调研报告是对特定主题或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的一种书面资料,它包括背景介绍、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结果等内容,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调研报告的经典案例,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写作的思考和讨论。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__县位于__、__、__三省(区)交界处,幅员面积4737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7个国有农林牧渔场。全县人口298301人,其中__族12364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4.14%。有__和__两个__族乡,其中__乡有人口13760人,__乡有人口5170人,两乡共有__族人口8026人,占两乡总人数的42.4%。目前,全县有__中、__学校、__小学、__中学等4所民族中小学;民族学校有学生2229名,其中__学生531名;民族学校有教职工425名,其中__教师162名;有__语文教师25名,其中小学__名,初中__名,高中5名。
一是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及其家长对学习民族语言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认为耽误学习基础课,因此将__语文学习视为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__生的学习负担。
二是“知识性学习”负担过重,缺乏。
“实践性学习”。这既不利于激发我县民族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他们创新素质的培育。
一是要求学校提高对__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受社会“英语热”影响,普遍加大了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其实,__语也是一门外语,也有它的发展前景,__生家长及少数民族群众希望学校处理好__语文与英语、与基础课的关系,给__语文以足够的重视。
二是多组织__语文竞赛活动。自20__年6月份教育局联合教师进修学校举办首届__生“三语”基本功竞赛活动以来,对小学、初中学习__语文的学生无疑是件大好事。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很高,很多家长及少数民族群众强烈要求这项活动要持续搞下去,要逐年扩大规模,用以促进学生学习__语文的兴趣。
20__年以来,我们把加强民族学校管理、改善民族学校办学条件作为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认真抓好、抓实。一是将__并入__中,使用原四中教学楼。__中迁到新校后,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师资力量得到增强,办学规模得以扩大。目前,__中教学楼建筑面积5742平方米,可容纳30个教学班。食堂宿舍楼30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0名学生就餐、住宿;室外运动场地和设施配备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二是充分利用国家拉动内需项目,抓好____族乡中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原教学楼投资279万元,建筑面积2__0平方米;20xx年,投资698万元,为__学校新建教学楼3700平方米、食堂420平方米。20xx年,争取国家资金315万元,启动了建筑面积为2__0平方米的__中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目前周转宿舍已交付使用。20xx年投资650万元新建__中心幼儿园,面积3240平方米;投资490万元新建__教师周转宿舍楼,面积2450平方米。另外,争取省教育厅资金__万元为__小学购置电脑__台,为__小学新建的少年宫装备了马头琴和民族服饰;三是对民族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有序整合。20xx年暑期,将__中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__学校,以集中使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这是全县第二个九年一贯制学校;四是为进一步改善__族学校教学环境,我们积极与省教育厅和民委协调,近几年来共向省、市争取民族教育资金__0多万元,全部用于改善民族学校的办学条件。
一是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将__并入__中,使用原四中教学楼。__中迁到新校后,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师资力量得到增强,办学规模得以扩大。目前,__中教学楼建筑面积5742平方米,可容纳30个教学班;食堂宿舍楼30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0名学生就餐、住宿;室外塑胶跑道、篮足排球等运动场地一应俱全。
二是注重抓好__中招生工作。近几年__中高中部学生逐年减少,原因是基础课教学不如一中、三中质量高,很难招来学生。针对这一实际,20__年,我们提出__中与三中联合办学的措施,把原来学籍在__中的__生班设在三中,__中负责__语课教学,三中负责基础课教学。同时,我们要求__中相关教师定期到三中听基础学科教学课,以提高业务水平。在时机成熟、形成规模后,再把学生收回到__中。经过努力,20__年为__中七年级招收__生38人,高一招收__生45人;20xx年三中__班生源较好,其中高一52人,高二31人,高三__人;20xx年__班招生又呈增多趋势:其中高一54人,高二57人,高三61人。
三是要加强__中高中部建设,逐步提高考取对换指标大学的数量。近几年,__中高中学生数量少,考取对换指标大学的数量更是微乎其微。我们加强了__中高中部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适当充实,强化培训,严控外流,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合格的高中教师队伍。
四是抓好两个民族乡中心校建设,增加食宿功能,逐步撤并村小,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我们将____族乡全部村小五、六年级以上的学生集中到乡中心校上课,从村小抽掉7名教师到中心校任教。将____族乡__村小撤并到乡中心校。
五是动员社会力量,集资出力,保留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我县__族干部职工及教职员工自发捐款3.6万元,成立马头琴乐队,购置20把马头琴,聘请外地专业教师为指导。在第十七届东北三省__族教育教学研讨会上,马头琴乐队首次演出即获得省市专家的好评。
选派3名教师参加__族学校音乐教师培训;选派2名校长参加省级校长培训。在此期间,还将__中的__老师派往著名__族歌唱家德德玛开办的艺术学校学习,将__中副校长代__到__学习等。
我县民族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办学经费缺乏,民族学校用于民族教育的经费所占学校整体支出的比例还比较低,应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学校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大民族学校用于民族教育资金的比例权重;民族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民族学校的特色还不够明显,需加大投入予以装备;民族教师老龄化严重,近三年每年分配的“特岗教师”,新教师专业侧重于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本来特岗教师数量就不多,__语文专业的教师更少,新旧教师衔接出现“断流”现象;__语文教师的待遇有所改善,但幅度不大,不足以吸引外来双语人才;双语师资缺乏,能教学__语文的教师屈指可数,给双语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困难;教辅材料数量少,缺乏系统性。
为提高我县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民族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民族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全县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一是要加大力度,确保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在落实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布局调整、贫困学生助学等项目时,要优先安排民族教育项目。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助学制度,重点补助少数民族住宿生和生活贫困学生,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核定教师编制、职称时,对民族中小学校适当放宽。
二是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优化民族教师队伍。加强民族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教研工作方式方法,促进民族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衔接省内外民族院校,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现有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一方面,每年选送一批在职教师到外地院校培训,也可以请外地少数民族师资力量不定期地到__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采取定向、委培等方式,尽快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少数民族学科教师,确保少数民族教师资源得到接续。
三是要进一步做好推广__族语言文字工作。我县大部分__族群众仅限于听说或仅能书写辨认个别__文,__语应用不足也是导致我县民族氛围不浓的一个原因。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民族学校的__文教学。
四是要提高民族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重点抓好__中、__和__乡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教育设施建设扶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创建规范化学校。充分利用域外教育资源,探索与外地大专院校联合办学的路子,进一步提高民族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努力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鼓励民族学校在完成国民教育的基础上,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办出特色,培养多方面人才。积极推进民族学校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加快民族学校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的发展,加快普及信息技术。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已经从建管并重阶段转入集中力量抓学用和资源开发阶段,终端站点的管理维护和学用活动开展直接影响到远教工作的大局,我们组织专人对全县远教站点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群众座谈、现场查看等方式对6个站点进行了重点解剖。按照不同的建点类型随机抽样,选择了学校站点2个,分别是张公中心小学和涔南乡文家完小,建在村部的站点2个,分别是大坪乡东岳村和如东乡驰马岗村,建在农户的1个,即闸口乡花园湾居委会,建在乡镇站所的1个,即雷公塔镇涔北村。
一、当前全县远教工作的现状分析。
从调研的情况分析,当前全县远教工作呈现出四个方面的良好态势。
1、群众对远教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比较高。在重点解剖的6个站点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130多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组织群众座谈6次,参加座谈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共计38人,走访群众21户。据统计,所有被调查对象都知道村里正在开展远程教育;认为中央开展远程教育非常有用的占95.8%;对远程教育兴趣很浓的占80.8%。这说明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对远程教育这一新鲜事物已经基本接受,而且非常欢迎。
2、站点学用活动开展基本正常。学用活动的开展情况是此次调研的重点。问卷统计显示,经常参加远程教育的群众占80%,偶尔参加的占16.7%;认为远程教育对自己来说已经有了效果的占31.7%,认为是自己致富好帮手的占60.8%;参加远教学用活动10次以上的占83.3%,参加6-9次的占15%。我们认真查看了各站点的学用记录、计划制度等文字资料,并深入到学用基地了解实际情况,张公中心小学作为全县的示范性村校站点,重点采取分组学习和结对帮扶的方式开展学用,效果十分明显,涌现出了花卉栽培大户陈高清、生猪养殖大户丁才华、机车维修乡土专家黄明贵等一大批远教学用标兵,有效地带动了周边群众参加远程教育的兴趣和致富积极性。
3、站点管理及运行情况基本达标。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终端站点的设备运行基本正常,故障发生率与排除率基本持平,其中有5个站点的操作员都能单独排除一些常见的故障,管理制度也比较严格,能够保证干部群众的正常学习。大坪乡东岳村站点建在要村部,村党支部对远程教育和非常重视,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干部管站”的管理机制,在完善县远教办统一制定的四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建立了“远教学用活动季度通报制度”,即每季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时向群众通报村里的远教学用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收集群众的学习需求和对远教工作的意见建议,这一办法很好的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在远教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用活动的开展。雷公塔镇涔北村站点是与镇水电站联建共享的,水电站发挥干部的技术优势为村里党员干部开展培训,对终端设备搞好日常维护,自站点建成以来还未出现过一次因设备故障影响学习的情况。
4、站点效益的发挥比较充分。各站点基本上都能按照县远教办和乡镇党委的安排,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参加学习培训,较好的发挥了终端站点的综合效益。在今年年初的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如东乡驰马岗村、盐井镇和平居委会、闸口乡花园村都利用远教设备进行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其中驰马岗村还利用电脑软件进行了公开计票,让群众大开眼届。两个学校站点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所在村党支部搞好技术培训,查询市场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东岳村在发挥站点功能上注重“两化”,一是实现了村级办公自动化。将村里的公务文件、资料报表等全部用电脑打印,由站点操作员负责将村里的计划生育统计表和会计帐目等逐步存入电脑硬盘,使用专门的电子财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群众进行查询和监督,真正做到了村,更多精彩,务和财务公开。二是做到了学习服务人性化。村党支部把远程教育作为服务群众的一种先进手段,要求村支两委干部都做远教工作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倾听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随时收集有助于远教学习的资料,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学习内容。村妇女主任每个月都召集育龄妇女到站点进行妇幼保健、计生政策、妇科疾病防治知识的学习,还将准妈妈们召集起来学习新婚、孕期、产后保健常识,以及对新生儿常见疾病防治等知识。
二、目前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远教工作开展两年多来,我们总结出了不少的工作经验,但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和困难。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目前主要有四个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努力改进和提高。
1、远教培训的普及不够,群众的接受水平有待提高。在此次调研的群众座谈中,我们发现远教工作虽然已经开展两年多,但仍有部分群众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远教工作过于超前,与当前农村现状不符,还有3%的人没有参加过学习,有15.8%的人认为远教对自己没有什么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农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新事物的接受水平各不相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远教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群众的学用兴趣,提高他们的接受水平。
2、站点运行的保障不够,管理机制的完善有待提高。如何保证终端站点长久运行是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探讨的重点问题之一,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总结出了目前制约站点正常运行的三个主要因素。一是运行经费难保障。重点解剖的6个站点中有4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费保障问题。闸口乡花园湾居委会站点建在党员大户孙圣军家,属于一期宽带上网的站点,无村办企业。试点工作第一年,村里在经济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筹措了640元上网费、200元的电费,但是第二年由于种种原因就只能暂时采取外借和干部自筹的方式勉强维持。二是设备维护难度大。由于我县站点分布线长面广,各地环境差异较大,不便于统一安排使用和维护。同时维护力量有限,反应不迅速,目前商家并未按照市委远教办规定成立技术力量充足的专业维护队伍,虽然有一两名技术员采取打游击的方式轮流作业,却远远无法满足维护要求。三是培训力量不充实。为保证大学生志愿者离开后各乡镇远教工作力量不减,我们及时选配了一批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担任远教专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部分乡镇还存在“专干不专,技术不硬”的现象,少数乡镇的远教专干因为业务知识不足、工作精力不够或者自身水平有限等原因,还不能真正担负起操作员技术培训、终端设备维护和教学资源开发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亟待克服和改进的。
3、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教学内容适应性有待提高。群众座谈和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当前远教学习内容丰富,对生产生活帮助很大的只占72%,是因为学习内容对自己有吸引力才参加远教学习的只占65%。这说明目前教学资源开发工作的力度不够,内容的适应性和吸引力还有待提高,我们应该尽量开发基层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积极引进群众最需要的、最能见到效果的优质课件,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开发,努力充实县级远教资源库。
4、站点功能的拓展不够,综合效率的发挥有待提高。远教终端站点不仅能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培训,同时还具有很多相关的功能,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站点都只停留在组织集中学习和电脑培训。所调研的6个站点中,只有张公中心小学和雷公塔涔北村站点在村级换届选举和党员春训中运用了远教设备,其它几个站点还没有在拓展功能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站点的综合效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建议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1、加大操作技术培训力度。为把操作员培训工作抓落实抓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去着手。一是明确专干抓。针对志愿者走后乡镇没有从事远教工作的专职人员这一状况,应该给各乡镇配备一名远教专干,由县远教办组织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组织部下文任命,主要负责培训村级操作员和乡镇远教方面的日常事务。二是包村干部抓。由包村干部负责组织所包村的党员干部参加技术培训,督促他们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并把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包村干部的一项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协助抓。充分利用教育战线的师资力量,鼓励乡镇中小学电脑教师在假期协助乡镇搞好操作员培训。四是组织志愿者帮助抓。由团县委组织具备一定电脑操作基础的青年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下到各远教点开展义务培训活动。
2、加大运行经费的统筹力度。确保各个站点正常运行,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目前维护费和上网费都是采取各点自主筹措、自主支配的方式,远教部门无法对各个站点进行有效监管,不能保证站点每年开通宽带网、设备随时运行正常,因此可否由县、乡财政对运行经费进行统筹,然后由县、乡远教部门及时地落实各项工作,合理地支配运行经费。
3、加大办点示范力度。远教工作面大内容广,做到各个站点齐头并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最好采取办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来开展此项工作。首先是从典型推介入手。随着远教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类个人典型和集体典型就会不断涌现出来,要充分发挥这些典型的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宣传。其次是从模式推广入手。远教站点类型较多,它们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运行及管理模式,要将其中一些先进的模式及时地大面推广。
4、建立教学资源交流平台。拥有适用、高效的教学资源,是从事远教工作的一个必备条件。而现有的一些教学资源往往与党员干部们的需求有些脱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教学资源需求交流平台。远教部门应该通过调研、网上征询等各种方式收集基层所需求的课件类型,然后结合他们的要求开发出新的教学资源或将已有资源加以改进。
5、县、乡成立应急小分队,提高设备维护效益。实践证明,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对于学用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并直接影响到学用活动的开展和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但正常耗损和设备障碍又是经常发生,因此县、乡两级应成立设备维护应急小分队,对于一般性障碍就由乡级应急分队负责受理,他们不能解决的上报后由县级应急分队处理。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泉州张知县:
您好!
您的提问非常好!确实,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有类似这样家庭教育方面的疑问,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培训机构、学习教材和教育方法,培养好孩子的习惯,让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达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目的。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切实搞好家庭教育比在外面哪里找教育机构都显得重要。然而孩子终归是孩子,身上总有些性格和行为上的缺点、偶尔犯一些小错误,的确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实有利于教育他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细考虑和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教材、建议也可选择观看适合自己的家教视频节目,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对症下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荐的视频资料,相信您就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答案,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好孩子了。
同时,您的提问涉及到广大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和渴望解决的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行为语言和学习成绩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诚挚推荐各位家长和孩子们观看陈大惠老师策划监制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论坛系列纪录片《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又名《弟子规说明书》),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关于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免费网络资源,能在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认识灾难事故因何发生,能做到趋吉避凶,真实不虚!能针对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是一剂治疗良方!当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们做家长长辈学习的有力教材,的确是难得的家庭教育经典节目!这个节目里有许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讨解决孩子教育的种种方法,真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网络资源,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帮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现没有恒心、悭贪、叛逆不听话、上网成瘾、早恋、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是能从某个简单方法或措施就能从根本上教育改正过来,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小孩,而是需要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家庭教育,从根本处下手才能治标又治本。这部片里面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亲身说法、以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向大众汇报,启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从小接受的家教会影响小孩子的终生,从中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可以在百度视频或者优酷土豆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衷心祝福您!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为协助常委会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我市学前教育向着规范、优质、普惠性发展,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工作室先后到高青、沂源对学前教育情况进行了前期调研。9月29日,又组织部分委员实地察看了市直、xx区学前教育情况,并召开委员会会议听取了市、区教育部门相关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xx—xx年)》等文件精神,市政府编制下发了《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xx—xx年)》。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以推进《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xx—xx年)》任务落实为主线,集中做好学前教育专项督导与整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办园质量和办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市现有幼儿园802处,在园幼儿2.22万人,教职工332人,其中专任教师932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学前一年毛入园率00%。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为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市政府下发了《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了市、县、乡三级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二是建立学前教育工作协调机构。市政府成立了由政府牵头,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学前教育工作,研究制定幼儿园经费投入、园所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健全了学前教育管理机构,配备了学前教育管理和教研人员,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调度和指导。三是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及表彰奖励制度。建立了学前教育督导制度,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和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对区县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学前教育表彰奖励制度,对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二)积极推进园所建设,办园条件明显改善。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实施幼儿园园舍标准化建设工程,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xx年新建幼儿园57处,改扩建幼儿园26处。目前已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8处;已完成8处贫困村幼儿园改扩建任务,对个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工程项目和9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实施奖补,财政奖补资金7475万元;全市有45处镇中心园通过了省级认定;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437处,占幼儿园总数的54%,比xx年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省标准化的幼儿园259处,占幼儿园总数的32%,提前完成学前三年任务目标。
(三)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教师配备,有计划的补充幼儿教师,加强教职工配备。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所有进幼教系统的教师都必须接受岗前培训。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幼儿教师水平。目前已组织5283名专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98人参加了省级培训,29人参加了全国培训。有力促进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四)加大经费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进一步增加。全市xx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为33968.2万元,占总支出的比例为4.39%,比上年提高2.3%。xx区建立了学前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按照每年生均xx年,全市共安排专项经费xx年8月,清理整顿无证办园422处,其中取缔360处。严格实施学前教育机构审批注册制度、年检和动态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二是加强幼儿园保教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指导各幼儿园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无小学化、保姆化现象。重视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大多数幼儿园建立了规范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食堂管理较为规范,食品进货、饭菜留样等符合规定要求,食谱做到每周更换。三是加强园舍使用及安全工作的监管。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健全了幼儿园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园舍维修改造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一)学前教育投入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幼儿园收费仍需进一步规范。一是学前教育投入还需进一步增加。部分区县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增长不明显,园所建设专项资金安排不足。幼儿教师培训经费偏少,满足不了教师培训需要。二是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全市约有30%的非公办幼儿教师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的教师未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幼儿园收费还需进一步规范,存在无证收费现象。
(二)乡镇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农村幼儿园缺乏专业幼儿教师。农村幼儿园,持有国家认可的幼儿教育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较低,部分乡镇缺少教师培训制度及规划。二是农村幼儿园园长及教师配备不足。
(三)幼儿园的规划建设、设施配套尚需完善。一是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比例偏低。全市幼儿园802处,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437处,占幼儿园总数的54%,纯公办幼儿园只有34处。二是居民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政策尚未落实到位。据统计,全市5000人口以上的居住区应配套幼儿园3所,已建xx年提高;增加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加大向农村倾斜力度,为幼儿园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增加幼儿教师培训经费,满足教师继续教育需要。认真落实儿童资助政策,确保资助标准和比例均达到省定要求。继续提高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确保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切实做到持收费许可证、按标准收费,按规定使用。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按照省编办、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断扩大公办教师比例。按照基本办园条件要求,配足配齐教职工。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加快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大计划和规划的落实力度,尽早建设一批符合省规要求的乡镇中心园和标准园,提高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的比例。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历史遗留问题,要由政府牵头,加大清理整顿力度,确保城市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流失,切实缓解入优质园难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在每个乡镇建设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在镇域内起到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按标准配齐配足室内、外教玩具及各类教学设施,配足适应儿童兴趣,开发儿童智力的优秀读物,确保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对全市各类幼儿园的园舍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鉴定,排查隐患,保证安全使用。
(四)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积极鼓励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举办上等级、上水平的幼儿园,要在建园用地、师资配备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加大对规范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扶持力度。要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业务培训、教科研活动、职务评审、评先评优等方面享受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菏泽能化公司赵楼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职工大部分由本部矿井划转职工组成,新入矿的青年职工又占全矿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人员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基础差等因素给矿井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在菏泽能化公司党委的指导下,赵楼矿切实把安全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一)构架安全教育体系。在结合新建单位特点和区队安全教育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安全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安全教育计划、专题安全教育制度和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在基层区队全面展开。把班前班后会、支部书记安全谈心、“三违”讲评、安全培训等日常工作纳入安全教育工作范畴,党组织的教育保证监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二)突出安全氛围营造。充分利用矿区内部宣传栏、公开栏、广播等,开辟安全教育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安全生产典型事例,推动了全员安全教育。精心组织开展“安全科技周”和“安全生产月”等系列宣教活动。以安全1号文、质量标准化、红黄牌规定等内容为重点,每月组织干部职工进行考试,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排查安全不放心人,落实“一帮一”帮扶措施。推行“30秒安全隐患确认法”,超前消除人和设备的安全隐患。基层区队坚持班前会必讲安全,让职工参与其中充当“主角”,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三)拓展安全教育内容。每季召开安全教育会议,具体指导基层单位安全教育工作。实行管理干部安全知识“月考”制度,成绩与收入相挂钩。利用安全办公会、安全活动日等途径分析总结、剖析兄弟矿井严重违章事故,自身查找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汲取事故教训的大讨论,形成安全压力人人担,人人头上担责任的互动格局。
(四)重抓新职工安全教育。20xx年针对500名新工人和350名本部置换划转职工陆续进入赵楼矿。针对新工人思想多样化、安全意识差和置换职工情绪不稳的特点,提前制定安全教育方案,组织师资力量,多种形式展开安全教育。重点讲解专业安全知识、安全法律法规等内容,让新职工掌握应知应会的安全工作要点和避灾自救安全常识,尽快具备上岗前的安全基础知识。
(五)持续整治“三违”现象。持续开展支部书记安全谈心和“三违”讲评工作。职工发生“三违”后,支部书记当天进行安全谈心,当班进行“三违”讲评,帮助“三违”职工认识错误。根据情况分类制定帮教措施,“三违”人员纷纷写出书面认识。指定专人帮教,并按照闭环式管理及时跟踪,确保了“三违”职工转化效果,达到“一人违章、全班受教育”的效果。20xx年赵楼矿杜绝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二级以上非人身事故。
(六)严格监督考核机制。考核能否严格到位,直接关系到安全宣传教育的成败。为把安全教育工作长久推进下去,成为区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安全教育的内容列入“五好支部”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考核标准中增加所占分数的比例,每季度对各单位考核一次。每次考核采取到区队了解情况,查看记录,现场提问等形式,全面深入地考核安全宣传教育的真实情况和实际效果,形成动态考核的良好机制。
(一)个别基层单位存在安全教育的内容单一、形式呆板现象,安全教育工作仅仅是停留在念念文件,传达传达上级安全工作精神的层面上,导致安全教育说来说去一个样、说多说少一个样、说与不说一个样。
(二)部分单位的支部书记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安全教育工作的要领理解不深、理解的不透,导致个别单位安全教育工作没有创新、没有思路。
(三)少数基层区队工作方法欠缺。个别单位只注重对违章人员的罚款,忽视了罚款后的思想工作,管理人员工作方法粗糙,对“三违”职工处罚后,未能举一反三,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激起基层一线工人的不满情绪。
(一)安全教育工作要突出主题。本着“围绕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的主题要求,利用职工班前班后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教育培训等方式方法,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每一个环节,对职工安全意识的动态把握和对安全隐患的超前防控,使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认知、动态把握和超前控制状态,达到本质安全型的内在要求。
为转变,提升综合素质,激发了职工队伍的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安全教育工作向“精、细”的转变。
(三)安全教育工作要因人施教。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安全教育的主体。赵楼矿职工成分复杂,既有经验不足的年轻职工,也有安全意识淡薄的不放心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等因素,客观分析各种因素给各种类型职工带来的不同感受和心理影响,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保证安全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安全教育工作要齐抓共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全方位的努力。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坚持安全教育工作大格局原则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要求,党政一起抓安全抓教育,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强大合力,推动安全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基层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也需科学发展。主要表现为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需进一步更新,教学方式需进一步改进,培训质量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的培训保障机制需进一步加强。
1.1以人为本理念继续教育要坚持从全院和战略的高度,结合基层工作的实际和现实需求把提高医务人员的能力素质和实现全科发展作为继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科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医院发展建设的实际,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着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理论运用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1.3适度超前理念坚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认真分析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注重增强继续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2.1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在资金、学习时间、奖励措施等方面着手,不断激励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2完善训用结合机制落实不参加继续教育完成规定的学分不得评定、晋升相应的职称,形成培训—考核—使用的正确导向,使参训人员真正学有所用和学有所盼。
2.3完善质效评估机制把继续教育的评学贯穿于继续教育的始终,对每位医务人员的学习态度、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等进行综合评定,确保学有所获。
3.1选准教学内容注意从医务人员的实际出发,灵活设置教育内容,让每位医务人员能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急需知识,增强吸引力。
3.2选优教学方式探求能充分激发教学双方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效果,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3.3选好渠道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同时加大必须的经费投入和物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采用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手段激发学习动力,增强教学效益。
3.4选强师资采取到三甲以上大医院及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聘请一批理论功底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来讲课。
4.1建立培训档案为每一位医务人员建立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培训情况,切实强化培训纪律。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及出勤情况,并记入档案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
4.2推行积分管理对医务人员的学习科目、达标要求和时间规定进行细化。要求每位医务人员按职称相应完成一定的年学分,不达标年底不能评为优秀。
4.3强化自主管理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加强岗位自学及科研工作,按相应职称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论文。
以考促学每年根据大纲要求及时组织考试包括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不符合要求一定要进行补考。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广大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和灵魂,党的历史任务要靠广大基层党员来实现,党员素质的高低、党员教育工作的顺利与否,制约着党的先进性建设,尤其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如此严峻,更考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应变能力及拒腐防变能力。”所以,在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1、少数农村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
思想教育是党员教育的重中之重,而目前农村党员思想状态并不稳定,一部分党员觉悟不高、党性不强,对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2、农村基层党组织学习制度落实不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普遍存在“走过场”的问题。党员理论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以及组织监督制度不够健全,落实不力。并且只有部分基层党组织制定了以上制度,有些党组织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从学习制度上看,党员自我学没学、学多少没有一个相应有效的考评机制,难于管理;大部分党员对民主生活会更是应付差事一般,无法发挥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的实效和先进性。
3、少数党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
在农村地区,党员自学能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除了参加少量的集中学习外,基本上不会主动的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主要在于部分党员对党建理论知识水平及党性修养的提高上不够重视,存在重工作而轻理论学习的倾向。
4、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内容不深入。
学习教育内容存在滞后、零散的现象,学习流于形式,过于随意,一般都是在应付差事,不能与当前的实际密切联系,对所学知识仅限于表面,不能深层次的分析问题,并且学习的方法不灵活,一般都是先读文件再轮流发言的方式,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对于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无法起到明显的作用。
5、农村外出务工党员数量多、流动性大,给教育管理带来困难。
近年来,农村年轻党员外出务工的较多,且流动性强,流出地不固定,有的无详细的联系地址和固定的联系方式,给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一定难度。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当代意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加强党员作风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廉洁自律、洁身自我,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历史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时政热点的了解和把握,提高党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开放式教育。一是要坚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的原则,根据新形势下党的任务科学谋划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将教育工作同党员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突出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新颖性,提高广大党员学习积极性。二是要灵活多变教育方式,从发言式到互动式,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可以采取个别谈话、民主生活会、组织培训、典型教育、党的知识竞赛及民主评议党员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3、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学习不走形式。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到制度不落空,监督出实效。一是紧密联系实际及党员个体的需要,指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教育计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切实将党员教育活动落实到实处。二是确保充足学习教育时间。学习时间可由基层党支部、党小组自由掌握,根据本支部的实际情况,确定几个时间进行集中学习,保障每位党员都可以接受到教育。三是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建立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档案,为每位党员建立学习档案,每季度进行党员大会汇报,详细汇报本支部思想学习等多方面情况,便于党员大会监督评比。还可以通过举办党员知识竞赛的方式,从而调动党员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四是优先考察优秀党员,每年一度评选优秀党员,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从而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考虑因素。
4、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首先由党支部、党小组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制定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和流动党员联系卡,如我镇在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的“四联系三问候”制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重而势在必行,在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农村党员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认识到学习教育的重要性,真正把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做到实处,使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目录。
根据x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3月29日至4月2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费晗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县人大代表,深入等教育教学单位进行调研。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听取汇报等,调研组对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认真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夯实教育基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5所,其中教师进修校1所,普通高中5所,中职学校3所,单设初中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8所,纯小学38所,公办幼儿园3所,较大规模民办学校2所,拥有民办学前教育办学点72个。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高中3所,示范初中1所,示范小学3所。在校学生80000余人,其中高阶段11000余人,初中25000余人,小学4xx余人,在园幼儿1xx余人,在职教师4800人,其中中学教师1105人,小学教师3497人,幼儿教师198人,形成了以义务教育为主体,以高中教育为侧重,以学前教育为铺垫,以成人教育为补充的普、职协调,公办、民办互补的大教育格局,全县教育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狠抓机遇争投入,教育硬件建设成绩斐然。
县政府及县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争取港澳援建项目,打造了x中学和龙蚕小学,使两校的环境更为优美,教育教学条件更加完善,成为学生读书的好去处。利用灾后d级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三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教师周转房建设,厕所改造、食堂新(改扩)建,校园维修改造,校安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全县所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按国家标准重点打造了实验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和东城幼儿园。大力实施“数提升工程”,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本站域网为依托的教育系统网上办公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高考考生身份验证系统正式运行,以电子白板为标志的数化教室覆盖率达50%。持续加大资金和项目的投入,全面实施校园环境治理,坚持不懈地打造校园文化,促进了学校功能的上档升级,“洁净校园,秩序校园,优美校园”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二)教改课改力度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我县于xx年在全县推行高效课堂建设,坚持“行政主推,校长主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特色主线”的推进机制。目前共打造课改基地校30所,课改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尤其是杨家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和学生自主管理搞得有声有色,四年多来,通过对课改试验班级的跟踪考核和随机抽样调查,课改班级的教学成绩均有大幅度提升。实践证明课改对优化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引起了外界对我县教育的关注和肯定。xx年底和xx年初,市教科所、市教育局先后在我县召开全市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和推进会,全市教育同行深入到课改学校和班级,零距离了解和感受,作出了充分的肯定。xx年11月,我县“区域构建234高效课堂研究”课题获省政府“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科教所将其列入xx年度全省现场推广的四个项目之一,定于今年10月24日在我县举行全省推广活动。随着教改课改的深入,全县完善了中小学招生政策,采取签订。
责任书。
控制大班额规范招生秩序优化高中招生政策考核优生留存率等多项措施吸引优生稳住中等生提升巩固率。组织召开“强管理重过程提质量”大讨论征求教学质量提升意见暑期举办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提升培训班对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差的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领导、教师进行提升培训不定期检查学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的听课笔记。通过教改课改和相关措施的施行xx年高考我县本科上线811人成为我县高考历史上第三次超过800人的好成绩。xx年全市摸拟高考我县名列全市第二。
(三)强化领导责任,确保学生资助金优惠政策全面到位。
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县教育主管部门与各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鼓励学校实行食堂供餐自主经营模式,为各校解决了人员和经费,配备工勤人员119名,落实了每人每年10000元的工资补助,县财政落实了营养餐计划办公经费,运行保障经费共235万元。xx年全县春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含教学点)共105所,其中食堂供餐学校49所,“蛋奶加餐”校点56个,享受学生34260人。
为管理落实好有关补助资金,确保补助金真正发放到困难学生手中,采取了学生、班级、学校“三级评审”制度,同时征求学生所在社区或村上意见,最终交由学生资助中心终审备案。近年来一是免除了学前教育阶段孤残儿童和特困家庭儿童的保教费。二是中职生的国家助学金受助覆盖率达22%,额度为每人每年1500元,同时为中职生全部免除学费。三是普高方面的国家助学金,受助覆盖率已达28%,每生每年的受助额度为1500元。四是义务教育阶段住校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达到住校生的60%以上,住校困难生每年享受的补助金标准初中生达1200元,小学生达1000元。为有效杜绝截留、挪用、违规分解资助金的行为,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将资助金的发放作为学校财务内部审计的重点,确保了各种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到位。
1、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倾向。表现在一方面农村教育“萎缩”,农村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导致部分教育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城市教育急剧“膨胀”,现有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三是农村学校师资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加之教学设备差,教学质量远低于城市学校。
2、高中教育滞后。一是投入不足。少有国家项目支持,单位自身发展,高中学校普遍存在校舍陈旧、设施设备老化问题。二是经费缺乏,运转困难。既限制学校收费,又要学校自行承担30%的教师绩效工资,高中学校普遍存在负债运行现象。高中教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
3、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一是认识偏见导致职教招生难。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现实性认识不够,普遍存在重普教,轻职教思想,家长不愿送、学生不愿读,职教招生难。二是教学条件差。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训基地,学习理论多,实际操作少,教学效果差。三是现有职中都远离城区,交通不便,学生上学难,家长管理难。
教育承载着全县人民的追求与梦想。县人民政府要以更为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要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一是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合并公办的小学、初中校,逐步撤并村级教学点,减少工勤管理人员,充实教学力量,空出的校舍用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合理调配农村学校师资,逐步解决教非所专的问题;规范教师借调程序和手续,减少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三是加快发展城市教育,顺应城镇化潮流,满足社会对城市教育的需求。
2、加强高中教育,培养更多人才。高中是人才的熔炉,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期,要重视和加强高中教育,增加财政投入。加快校舍建设改造,更新配齐教学设备,夯实教学基础。逐步降低教师绩效工资学校自筹比例,让学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而不是“找钱上”。切实兑现高考奖励政策,让老师教有所获,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加强职业教育,适应现实需求。职业中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把职业教育摆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位置,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整合现有职教资源,将济渡职工、巨龙职工撤并在县城(实验中学旧址)设立县职教中心,推进职业教育。县财政要加大对职教的投入,购置配齐必备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职教中心要依托工业园区建立实训基地,做到学实结合,提高职教水平,方便学生就业。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一是要强化师德教育、教育广大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奉献精神;二是开展丰富多样的业务技能培训和知识竞赛,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专家授课,把年轻教师送入专业学校深造,努力提高教学、导学水平;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一个老教师带一个新教师,实行一带一,快速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对小学、初中毕业班设置具体的目标任务,纳入全县目标考核范畴。完成目标任务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学校和教师实行重奖,资金来源在教育附加费中列支,由教育主管部门具体考评,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返回目录。
一、 调研目的。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改革,让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可持续、均衡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们对全镇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的开设、体育艺术群体活动的开展、场地设施、器材、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旨在全面分析我镇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应采取的促进策略与措施,全面提高学生体育艺术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
(一)调研对象。
冷水镇各中小学、教学点。
(二)调研方法。
1、问卷法:
调查体育艺术教师师资队伍状况;经费投入;未来7年发展规划。
2、访谈法:
与体育、艺术教师、校领导、办事处教研干事及学生面谈。
3、观察法:
看档案资料;看场地、设施设备;看器材。
三、调研综述。
(一)我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发展成绩。
1、开齐开足了课时,严格组织管理。
调查发现,全镇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教学管理的依据完全来源于上级下达的指导性文件,各校体育艺术工作由校长亲自负责,下设由主管副校长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安排和实施。各校均开齐开足了体育艺术课时,并把体育艺术活动在学校。
工作计划。
中做了细致认真的安排,并得以落实,组织领导与管理体制健全。
2、因地制宜落实群体活动,竞技成绩、艺术成果喜人。
全镇各校积极开展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了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两操”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克服场地、器材、经费的限制,因地制宜搞好学生群体活动,做到有时间保障,有训练内容、方法,有训练记载,充分调动了义务教育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以体促智,以体育美,以体育乐的目的。“课外一小时锻炼活动”开展率达100%。
各校体育艺术兴趣小组及运动队训练达98%,俱乐部式的体育艺术教学法模式营造了生动、活泼、友善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集体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各校坚持举办1—2次春季或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展月或季体育艺术活动,如“三大球”、“三小球”、广播操、拔河、踢毽子、歌咏比赛、美术作品展等小型多样的比赛活动,在参加各级体育、艺术比赛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体育艺术教育设施简陋,但成果喜人。
3、体育艺术教师素质迅速提高,稳定教师队伍。
冷水办事处积极响应国家、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争取指标先后组织体育艺术教师到武汉等专业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为体育艺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创建平台,落实体育教师服装等有关待遇,并在评先晋级中优先考虑。真正提高体育艺术教师地位和待遇。
(二)我镇学校体育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育艺术教师地位不高,编制不足。
调研中发现,我镇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教师人均每周上课在14—18节不等,但额外工作量大,按照21世纪课改的要求,义务教育学校1—2年级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保证每班每周4节体育课,其它年级3节体育课。目前体育艺术教师编制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村小师资严重匮乏,学生只知道上体育课就是玩。
从教师年龄和职称结构看,中年教师居多,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仅占5%,而高级职称为零。从社会舆论看,虽然近年来反复提倡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可实际落实还是远远不够,存在的差距还很大,轻视体、音、美和对体育艺术教师的偏见依然存在,多数学校在评先评职时不能够考虑体、音、美学科的特殊性和艰苦性,晋级评优存在偏重文化课教师的现象,体育艺术学科教师评高级职称更是可望而不可及,部分体育艺术教师被迫转岗或下海,造成体育艺术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2、资金投入不足,场地、设施失修。
冷水镇义务教育经费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由于经济比较落后,财政困难,尤其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经费严重短缺,致使学校体育艺术不能很好开展。调研发现,许多学校体育艺术经费所占比例不到学校教育经遇的1%。有的学校每年甚至零投入。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艺术工作不够重视,在资金筹措方面存在等、看、靠的思想,没有积极主动地想办法给予解决。
部分学校体育艺术场地设施建设不够科学,部分设施被占用,体育艺术设施存在着极大的浪费现象。由于养护不善,大大降低了器材设施的使用寿命,致使器材频繁损坏,甚至报废,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春、秋、冬多风季节,各校体育场地扬尘现象严重,很大程度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给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
(三)促进体育艺术教育持续、均衡发展的策略与措施建议。
1、加强体育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狠抓师资培训。
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体育艺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新时期学校体育艺术的开展给体育艺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艺术,更要有突出的学识和引人注目的人格风范,还要充分认识学校体育艺术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法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求知精神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因此必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加大体育艺术教师培训的力度,教育部门应把体育艺术教师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一方面要抓住“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培训工作,制定政策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充实到我镇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采用多种形式,对现有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开展本校教学改革试验、校际相互观察、交流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派出部分兼职体育教师和有兴趣的富余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培训和函授状大队伍。提倡校际之间教师相互聘任。促使他们更新知识,增进专业教学能力。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使体育艺术教师享受与其他教师相同的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调动积极性,稳定体育教师队伍。
2、不断加大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严格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件》中规定的体育经费,努力达到全国平均,在经费的使用上,每年应有大致的固定比例,切实解决有些领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计划但难以落实的问题。
在教育经遇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艺术经费增加创造了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不断加大对学校体育艺术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同时也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集经费,迅速改变学校体育艺术遭遇严重短缺的局面。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学校体育艺术场馆设施不被侵占,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艺术活动场地和器材设施的配置,从制度上保证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的正常运行,创造一个卫生、安全、整洁、舒适的现代化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翠绿的草坪、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运动场景中,去奔跑、去跳跃、充满生机和活力地成长发展。
3、重视群体教育,促进良好的校园体育艺术文化氛围形成。
实现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不仅重视体育艺术课程教学而且还应重视群体活动和兴趣小组的训练等群体教育,坚持每年举办两次田径运动会制度,积极组织“六一”、“五四”、“元旦”及“三八”师生体育、艺术汇演活动。因此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校的群体活动。建立青少年业余体育艺术俱乐部,组织多种运动项目的课外训练运动竞赛,并以“体育与艺术”“积极生活”为主题,有计划的开展体育艺术节等活动。建立群体教育的评估标准,把体育艺术群体活动作为对学校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要从提高学生的体育艺术认知水平、体育艺术素质、体育艺术能力和意识着眼,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新体系。将体育艺术教育的实施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形成课内、课外、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育模式。采用教育部门、体育艺术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多边互动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艺术文化氛围。
4、加大体育艺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力度。
体育艺术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为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艺术的目标,国家教育部把体育课改变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是我。
国学。
校体育艺术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面临新的教育观念、新的环境、新的要求,体育艺术课程必须加大改革和建设的力度,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修订体育艺术课程计划,使体育艺术教学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内容要多样化、弹性化符合学生兴趣和爱好,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艺术实践能力和体育艺术素养,使学生的终生体育艺术思想形成和发展。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间互动为原则,改革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的体育艺术教学环境。
返回目录。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经主任会议研究,3月25日至4月6日,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虹任组长,带领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县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委员组成视察调研组,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视察调研。视察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全县2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课堂、宿舍、餐厅、活动场所和学校各部室,实地调查了解了学校管理和各项设施建设情况。发放xx多份调查问卷,广泛征集了各界人士对全县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在化子坪、砖窑湾、招安三个乡镇和县高级中学召开有乡镇和教育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还邀请我县教育工作方面资深老领导、老专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加快我县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门座谈汇报会,听取了县教育局局长王建军代表县政府作的工作汇报。高树杰主任对这次视察调研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参加了视察组在县城学校的视察调研活动,参加了县高级中学和资深老领导、老专家座谈会,以及县政府的专题工作汇报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次视察调研,县政府和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政府副县长霍爱英和教育局局长王建军全程陪同了视察调研活动,并现场解决了一些具体事项和问题。所到学校和单位都能积极配合视察调研工作。这次视察调研,关注热点问题,深入工作实际,在全县上下引起广泛关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一、总体评价。
近年来,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围绕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目标,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办学行为规范化、课堂教学高效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和育人环境优良化建设,各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顺利通过省级“双高普九”评估验收,xx年以来,县教育局先后荣获省级、市级、县级各类奖项34个,全县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教育的公平性、普惠性初步体现。
(一)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县政府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点,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将教育工作列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检查督导,提高了各级抓好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深化改革创新、突出精细化管理、狠抓内涵提高,促进了全县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推动了全县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县政府在地方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下大力气狠抓校舍和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高级中学新建工程,学校规划建设、功能配置达到省级标准化普通高中标准。建成了县职教中心综合实训楼,为发展职业教育奠定基础。将全县23所初级中学和小学后勤服务设施列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对餐厅、灶房、供暖、住宿、办公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学校后勤服务功能得到极大提升。按照“双高普九”工作要求,对学校“四楼”、围墙、操场、厕所进行统一规划实施,校园硬件建设基本都能达到标准化要求。新建和完善了各类实验室,逐项更新教学仪器设施,现代化教学设备基本能够满足学校教学需求。实施了安塞县教育信息城域建设网络工程,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建成了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开通了校园网,信息网络教育覆盖全县各乡镇,实现了县内通、校校通、班班通。
(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按照“设施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要求和“小学打基础、初中抓巩固、高中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相结合,注重加强常规管理、注重提高教科研水平、注重提升管理绩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我县初中“三合一”考试一直位列全市前列;xx年起,高职(大专)上线突破千人大关;xx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是xx年的5倍。
(四)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按照“缩短战线、扩大规模、优化配置、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工作思路,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基本形成了“中学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社区集中”的办学格局。有效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采取独立办园和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办法,部分乡镇办起了公立幼儿园,有力促进了乡镇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立了一系列学校激励竞争机制和责任考核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校长和教师责、权、利相统一,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创新管理取得了新的突破。高度重视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以建设全省基础设施教育改革实验县为目标,加强现代化教育资源运用和转化,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围绕“小学愉快教育、中学创新教育、高中研究学习教育”三大教改实验,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一些课题已经通过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认定,目前,全县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验课题。
(五)教师素质普遍提升。健全和完善了师德师风各项建设制度和考评机制,开展了以“为人师表”为主要内容的多项主题实践活动,广大教师良好形象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信赖。组织开展教师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送教下乡、联片教研等工作,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得到加强;大力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支持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学历进修,教师业务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全力实施“3151”工程,全县各级骨干教师网络基本形成。每年教师节,通过奖励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学校、校长、教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学校管理创新发展。突出“优教、减负、保质”目标,围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开展了各类优秀学校创建活动,有力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通过开展“阳光体育”、“四进课堂”、经典诵读等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与山东潍坊、广东增城、西安市新城区的一些名校建立友好学校,开展名优教师支教、校长论坛、县内校际带课题互访研讨等活动,极大的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安装了监控设备,招聘了校警,为学生创造了安全的成长环境。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稳步实施中小学生“蛋奶工程”,建立健全贫困学生救助机制,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近几年,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客观的讲安塞教育的发展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与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与安塞广大干部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从深入全县各级学校实地调研、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了解掌握到的情况,以及通过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看,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城幼儿园、小学校舍建设,高中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重点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足。虽然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不断促进教育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均衡配置,但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区小学校舍不足,大班额现象严重,县第一小学35个教学班学生平均人数超过80人,最大的达到86人,远远高于教育部规定小学生班额应在45人至50人之间的国家标准;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县城只有1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班均幼儿50人以上,在校幼儿达到1100人,尽管如此,公办幼儿园入园人数仅占城区学前儿童的30.8%;县城11家私立幼儿园办学场地狭小,设施简陋,环境较差,大多达不到办学要求;化子坪、建华、沿河湾、招安、砖窑湾五个未撤初中的大镇没有公办幼儿园;基层私立幼儿园办学设施和条件更差。
二是高中教育质量亟待提高。xx年至xx年,我县高职(大专)上线都突破了千人大关,但是一本上线不足20人,二本上线虽然接近200人,主要得益于这两年外返考生人数的大量增加,高级中学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形成很大反差。当前我县教育最大问题就是高中教育质量不高、家长对高级中学的信心不足,因为不信任,造成优秀生源流失,也造成高中教育质量滑坡,导致目前质量低、生源差的恶性循环。
三是职业教育办学效益差。“双高普九”期间,县政府将原来真武洞中学的校舍和场地全部划归职教中心,新建了综合实训楼。职教中心的教学设施和配置相对较好,但是因为缺乏专业老师、没有形成特色专业,我县职业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办学不灵活,多种形式的办学机制没有形成。
四是部分学校教育经费不足。按照当前的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大部分学校只能满足学校的基本需求,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正常运转都难以维系。高级中学和安塞县初级中学水电暖等费用大,学校经费严重不足。
五是专业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目前,我县教师队伍总体水平达到编制标准,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是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音体美等专业教师每个学校都达不到规定的编制要求。按照县政府工作规划,今年下半年我县将全面实现幼儿免费教育,这样,县城和一些乡镇缺的不仅是幼儿园,更缺幼儿教师。私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低,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以上这些问题,是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有的需要县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有的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还有的需要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这些问题虽然凸显于教育领域,如果不尽快着手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到我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快速发展,进而制约着全县建设科学发展先进县和“农业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兴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几点建议。
(一)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教育是国家最根本的事业。教育优先发展,必须先在思想,先在行动,先在机制。县政府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领导力量、资金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向教育倾斜,切实夯实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一是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要优先考虑教育。制定和出台关于加快教育发展、学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一些制度和措施,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财政投入优先考虑教育。财政支出要始终向教育倾斜,财政预算优先安排教育,经费拨付优先考虑教育,经济发展、城建、国土、物价等部门和乡镇要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支持教育发展。三是制定人才激励政策优先考虑教育。把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列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向教师倾斜,提高人员工资优先考虑教师,出台和落实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和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奖励制度,人员配置教育最好,教师职业人人羡慕。四是年度工作安排优先考虑教育。要将教育事业发展列入全县的“民生工程”优先安排,县、乡两级政府每年都要召开1-2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行县级领导包联学校制度,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五是加大教育工作宣传力度。要加大对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工作的经验、事迹以及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宣传,积极倡导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形成教育优先发展的舆论环境和时代风尚。教育部门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教育发展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强化学校建设与管理,力争到“”末,使我县教育在总体水平、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建成教育强县。
(二)切实加大校舍规划建设力度。
当前,解决重点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足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按照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末县城人口将达到7万人以上,以此测算,到xx年,城区在校小学生人数将达到9000人、幼儿将达到5500人。根据生源预测,我县城区小学和幼儿园分别达到5所左右,且新建小学规模在xx人左右、幼儿园在600人左右,才能基本满足小学生(幼儿)正常入学(入园)。县政府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设校,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是配合县第一小学,县幼儿园更名为县第一幼儿园;二是配合县第二小学布局,在马家沟小区规划建设县第二幼儿园;三是城东区规划在建的小学、幼儿园,命名为县第三小学、第三幼儿园;四是现真武洞镇小学更名为县第四小学,改建原真武洞镇小学为县第四幼儿园;五是根据县城人口居住分布情况,逐步规划建设县第五小学、第五幼儿园。这样,县城将形成五所小学和五所幼儿园的配置格局,学校布局结构将更加合理。县政府在县城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中,要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落实部门责任和领导责任,力争通过2到3年时间,让县城每一名儿童和少年都有学上,都能享受基本均等的教育资源。要通过加快实施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逐步淘汰或取缔设施环境差的私立幼儿园。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尽快解决化子坪、建华、沿河湾、招安、砖窑湾5个重点镇幼儿园规划建设选址征地难问题,力争使这5所幼儿园今年建成,明年投用。县政府实施县城和重点镇综合开发,要优先配置和安排公共教育设施。全县推进示范社区、中心社区、重点村建设过程中,要一并做好幼儿园的规划建设。
(三)千方百计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高中阶段教育是衡量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中教育,不仅能留住我县很大一部分初中毕业的优秀生源,而且将给更多的家庭节省大量的物力、财力、精力;办好高中教育,就是在为更多的家庭谋利益,也是当前我县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办好高中教育,质量是关键。视察调研组在高级中学召开座谈会后,学校高度重视,认真开展自查工作,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措施。希望高级中学以此次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为契机,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教育质量这个核心上,认真研究除生源以外,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对班主任和授课教师考核制度,考核要与岗位聘用、福利待遇挂钩,形成“能上能下”、“能者上,庸者让”和“优质优酬”的学校用人机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入手,分类推进,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全面优化育人环境。针对我县高中教育的实际,县政府要出台引进高中优秀教师政策,不惜重金高薪招聘高级中学学科把关教师,以优质的师资力量,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要制定高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通过重奖高考成绩突出教师,激发教师队伍竞争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制定高考成绩优秀学生奖励政策和高中招生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性奖励激励措施,增加家长对高级中学的信任度和关注度,引导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到高级中学就读。设置高中招生分数线,限制和引导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到职教中心去学一技之长。要把高级中学水、电、暖等一些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县教育局要制定高级中学考核评价机制,指导高级中学健全和完善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制度,全力提升高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
(四)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必须充分认识办好职业教育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优化高级中学生源、提高高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县职教中心要抓住就业导向是办好职业教育的这一关键,设立家政、驾驶、汽修等就业面广、群众易接受的职教专业,让一部分初、高中毕业生通过职业教育学习技术和本领,提前就业。要突出抓好围绕工业园区直接面向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订单培养,做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要注重打造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县政府要明确职教中心管理主体,加强对职教中心的领导,打破相关部门各自为战的体制弊端,把劳务外输人员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等各类培训统一纳入职教中心集中培训,推动职业教育良性发展。要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五)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素质是关键。要真诚关心教师特别是基层一线教师,对符合条件的教师,优先安排投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出台一些具体政策措施,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生活环境,提高教师生活质量,这是稳定教师队伍特别是基层教师队伍的关键。要按照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教师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要求和希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严把教师入口、出口关,制定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有志青年到基层、到安塞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为全县教育事业建功立业。尽快出台学前幼儿教师的引进转化培训措施,解决当前幼儿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并为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提前做好教师储备。要对私立幼儿园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强化监督检查,提高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促进私立幼儿园规范化建设。
(六)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之间的差距主要是教育质量的差距,教育质量的差距主要是学校管理的差距,要紧紧抓住办学质量这个学校发展的核心,切实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学校的考评机制,考评一要体现公平性,二要突出竞争性。要按照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素质能力一流、具有创新意识的标准和要求,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长的培养、选聘、流动和奖励机制,实行学校教育质量校长负责制,调动校长队伍工作积极性,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完备的学校、教师、学生管理体系,狠抓“三风”建设,做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实施规范化、过程常态化,保证教育教学程序高效有序运转。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加强对学生宿舍、餐厅的管理。公安、工商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学校,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采取得力措施,严厉打击为中小学生上网提供便利、在学校门口摆摊设点等行为,给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方净土。
(七)突出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墙壁文化、宿舍文化、班级文化以及全校性的阳光体育、诵读经典、民间艺术“四进课堂”等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素和我县的腰鼓、剪纸、民歌、农民画“四大民间艺术”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打造独具安塞特色的民间艺术“四进课堂”校园文化品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返回目录。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为进一步了解和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工作,2月28日-3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学前教育工作调研组,在柳国发副主任的率领下对我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深入到浔阳区、庐山区、都昌县、湖口县进行实地检查和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并邀请相关人员座谈,广泛听取和收集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实地查看了18所各级各类幼儿园,对所到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幼师队伍建设以及幼儿园的园舍、校车、饮食等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同时委托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同步在各自行政区域内开展了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比较全面了解了我市学前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思想观念的改变,加上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队伍扩大、留守儿童增加,我市的学前教育需求旺盛,规模在不断发展。目前我市共有幼儿园732所,其中公办园46所,民办园686所(不含无证办园)。绝大部分县(市、区)均建有至少一所公办幼儿园,全市幼儿园教职工8992人,其中专任教师5119人,保育员1665人。在园(在班)幼儿数为128033人。其中公办在园幼儿15360人,民办在园幼儿112673人。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为83.6%和60%。从视察调研的情况看,在目前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的迅猛发展为弥补公办幼儿园的不足,缓解儿童入园压力,满足城乡不同层次幼儿入学需求发挥了的积极作用,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多元发展的办园格局。我市快速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了对学前教育工作领导。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我市明确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范提升、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xx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九江市贯彻〈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实施意见》(九发〔xx〕5号),今年又出台了《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和《九江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按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到xx年,每个县、区必须有两所以上省定标准的公办幼儿园,60%以上的乡镇建设一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小学附设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应逐步实行剥离,独立建园。调研组所到的浔阳区、庐山区、都昌县、湖口县均制订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初,我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等16个单位为成员的九江市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和职责要求,加强了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
2、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我市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xx年全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2.03亿元,全市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3535万元。近两年,各县区结合本县实际和城区发展规划要求,均不同程度加大了对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新建、改扩建上规模、上等级幼儿园。如湖口县投入资金xx万元在教育园区新建了一所高标准的公办幼儿园,德安、星子、永修、武宁县分别投入xx万元、1000万元、700万元、260万元在县城新建和改扩建了公办中心幼儿园。与此同时,为改善农村办园条件,各县区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按照“一镇一中心、一村一园”的原则,利用农村富余教育资源举办幼儿园,积极推进乡镇幼儿园建设。永修县现有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0所,湖口现有乡镇公办幼儿园4所。
3、逐步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审核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进行审批,严格准入。一方面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尤其是积极支持小区幼儿园的建设,鼓励幼儿园办大办精办出特色;另一方面严格限制规模小、隐患大、质量低的幼儿园畸形发展。针对我市部分非法幼儿园屡禁不止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办园行为,我市加大了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市民办幼儿园规范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无证办学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对各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办园情况进行逐园现场核查并作记载。结合民办幼儿园换证、年检契机,以县区为单位全面开展无证办学清理整顿。xx年对全市经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批准创办的686所民办幼儿园进行了集中统一公示,通过建立民办幼儿园公示制度,极大方便了广大市民辨别选择正规民办幼儿园。
4、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监管。我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幼儿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幼儿园安全的紧急通知》和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专门的学校安全检查,督促幼儿园严格按照各项规定要求到位,认真落实幼儿园安全制度和工作的各项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切实保障幼儿园、幼儿和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每年不定期地对幼儿园消防、交通、饮食卫生、校舍安全等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并予以通报。
xx年下半年,为贯彻落实全国校园安全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精神,我市及各县(市、区)集中开展了学生接送车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集中排查学生接送车辆及驾驶人,严格整治超员、超速、酒后驾驶、假牌假证、无牌无证以及报废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辆搭载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xx年3月,修水县聘用94名中小学、幼儿园接送车辆社会协管员并进行岗前业务培训,补充到该县交警大队及各中队上路执勤,为校车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5、注重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高。在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中,注重保教并重,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示范,监督纠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和“小学化”现象。我市还建立了各级各类幼儿园评估机制,鼓励幼儿园积极申报省级、市级示范幼儿园,通过示范园的评估工作,从管理上有效的促进幼儿园上等级、创品牌。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0所,市级示范幼儿园16所,在全市学前教育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从xx年起,我市启动了示范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薄弱幼儿园“爱心拉手”结对帮扶活动,构建了省级带动市级,市级带动县级,县级带动乡级的覆盖全市的结对帮扶网络模式。市中心幼儿园与湖口、永修、庐山区等县区十多家公办、民办幼儿园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名师送课下乡、讲座、课题指导等活动,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园的示范辐射作用。
6、注重了幼师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幼儿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切实加强园长和幼师队伍的管理。二是开办市本站站,搭建幼师培训、交流平台。三是组织幼儿园园长和幼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近两年共选派园长122名、幼师412名参加国、省培训。四是各县区都以示范园为培训基地,不断组织乡镇幼儿教师到示范园参加随堂听课、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研讨等活动,充分发挥了省、市、县各级各类示范园的带动引领作用。近几年,我市幼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有明显提高。幼儿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由xx年的17.4%提升到xx年的46%。湖口县每年为公办幼儿园招聘大中专师范类毕业生任教,近三年已累计招聘了21名。星子县近三年累计招聘了22名大中专幼教毕业生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今年县政府又决定招聘16名幼儿教师。浔阳区xx年公开招聘了幼师10名,今年拟再招聘10名,以缓解幼儿教师不足的矛盾。
我市学前教育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就全市教育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市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筹规划,优质幼儿园资源不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学前儿童数量急剧增加,但是我市幼儿园网点布局整体缺乏规划,多数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一些大型小区配套幼儿园又因权属管理等问题无法无偿交付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公办幼教资源严重不足。目前,我市大部分县城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且大多是七、八十年代所建,园舍破旧,条件简陋,班额普遍过大。而民办幼儿园由于布局随意,办园规模小,条件差,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园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公办幼儿园。
2、政府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紧张。由于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因此容易成为教育投入“盲区”。加上各级政府财政困难,基本上只解决公办幼儿园的在编教师工资,其他无编人员的工资以及园舍维修、设备添置、日常办公等都靠幼儿园自筹自支,入不敷出的问题日趋严重。公办幼儿园收费偏低,一直执行97年的收费标准即省级示范幼儿园每生每月120元的保教费和每生每年400元的事业发展费,市级示范幼儿园每生每月90元保教费。而幼儿园办公经费、水电费、外聘人员工资、医保社保、教师培训等费用由幼儿园自支,资金缺口大,运转困难。我们调研中看到的农村幼儿园,收费普遍偏低,一个学期包括午餐、校车接送总费用也在600-800元左右,造成大多数农村民办幼儿园低工资聘用低学历人员任教师或保育员,教职工社会福利得不到保障,工作环境条件艰苦,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3、民办幼儿园监管难度大,执法力度不够。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不断加大整顿规范民办幼儿园力度,一些无证幼儿园被取缔或自我淘汰,但新的民办园不断涌现,多数民办幼儿园以居民居住用房和其他非教学用房作为教学用房,活动场地狭小,消防隐患严重,消毒措施不到位,在园舍、饮食、交通等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一些幼儿园之间为争抢生源相互压价竞争,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不正常心理,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现象,“小学化”倾向严重。不少乡镇农村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家庭“作坊式”民办园针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整治活动经常采取“游击战术”,有的甚至置之不理。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无执法权,取缔难度大,无证办园现象屡禁不止。
4、幼师缺编严重,待遇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绝大多数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是开办之初核定的,有的是参照中小学教师标准进行核定,人员配备不齐。教师年龄老化。按1987年公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规定,每班需配两名幼师一名保育员,师生比为1:6至1:7。而我市农村幼儿园多数是每班配一个老师,有些园所甚至师生比高达1:20以上。由于编制不足,目前,我市公办幼儿园普遍采取聘用老师和保育员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大部分公办幼儿教师还未落实绩效工资,多数民办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工资待遇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制度难以到位,在职教师也很难享受中小学教师同等地位(绩效工资、退休人员待遇),影响了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不少幼儿教师改行从事其他工作。教师队伍的稳定无法保证。由于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没有纳入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总体规划,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和民办幼儿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费用多数需幼儿园和教师自行解决,造成幼师培训经费缺乏,再教育难,影响幼师整体素质提高。
5、城乡发展不平衡、幼儿园布局(尤其是农村)不合理。从调研情况看,幼儿园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园际之间在园所管理、服务功能、教育保育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均衡,好的幼儿园投入成本高,教学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教育理念先进,符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规律,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除了用来教学的一间狭小的民房和几张不整齐的桌凳外,其他设备几乎没有,幼儿活动空间小而聚集密度大,有的楼层高,上下楼梯陡峭,紧急疏散困难,存在安全隐患,完全是一种“圈养式”的教学环境。国家规定需设置的相关功能室,如活动室、卫生间、音乐舞蹈室等相关配套活动室基本没有。二是师资力量不均衡,好的幼儿园幼师无论从年龄、文化程度、教学能力都要优于条件差的幼儿园。三是选点布局不均衡,农村幼儿园都是民办园,大多也建在人口比较集中的集镇或大的行政村,而对于地广人稀的边远村,幼儿园却是空白,给孩子就近入学带来不便。这也是造成学前三年入园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6、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难以规范。近年来,全国各地校车安全恶性责任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危害了幼儿的生命安全。我市幼儿园接送车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不少农村幼儿园接送车辆是前几年城里淘汰的用于出租的“黄包”车,为节约成本,争抢生源,超速超载,有的幼儿园接送车辆没有按规定喷涂校车标识。据交警部门统计,截止xx年12月底,我市共有接送儿童车辆1093辆,其中只有458辆属于办理了相关手续的专用校车,合格率仅为42%,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未来。因而,最大限度地普及学前教育,为更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总量不足和发展不均衡是我市学前教育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更好地推动我市学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领导重视,科学规划,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当前我市的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做到“三个纳入”:即将学前教育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硬性指标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进行检查考核;将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新城开发、新住宅区建设、旧城改造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优先保障幼儿园建设用地。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不得批准建设规划。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三年行动计划中的各项任务目标,整体部署,分年度安排,分阶段推进落实,确保到xx年底,完成新建、改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150所,每个县区有两所以上达标城区公办幼儿园,60%乡镇实现“一镇一园”的目标。鉴于我市目前有幼儿园700多所,在园幼儿12万多人,且还在不断扩大,建议市(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幼教管理机构,做到有专门机构、有专职管理人员。
2、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增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并做到逐年增长。各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提高。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学前教育经费保障的各项要求。市、县级财政每年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并做到逐年增长。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农村家庭困难和城镇低保户家庭子女、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
3、优化师资,稳定队伍,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提高幼教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各级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一是加大招聘力度,根据目前幼师资源短缺的实际,应在每年的教师招聘计划中适当增加幼师的招聘比例,解决我市公办幼儿园幼师严重缺编的问题。二是把幼儿教师列入“三支一扶”培养和招聘计划。三是鼓励九江职大办好幼儿教育专业,并对目前各类幼儿园在岗又没取得合格证的幼师分期分批送九江职大幼教专业进行培训。四是将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体系中,使其享有和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解决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和职称晋升中的困难和问题,稳定幼师队伍,明确规定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国家统一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中。
4、加强监管,依法规范,强化育人功能,坚决取缔无安全保障的非法办园。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监督指导,规范办园行为,依法治教、依规办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结合,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真正做到快乐身心,启发心智,健康体魄。要采取有力措施,禁止任何从事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教学和活动,坚决纠正目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要重视幼儿园安全管理,对园舍、消防、饮食、校车等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的幼儿园,要联合质监、卫生、消防、公安交警等部门进行排查整治,对整治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取缔,确保幼儿人身安全。
5、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在坚持政府主导、办好公办幼儿园发挥示范作用的同时,各级政府要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举办幼儿园,依法保护民办幼儿园举办者的投资经营积极性和管理权益,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确保民办幼儿园在建设规划、规费减免等方面享有与公办中小学同等的待遇,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儿园同等的权利。支持社会力量办普惠性幼儿园。通过政府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补助,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以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格局,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按照“深化改革、破解难题、转变方式、提升内涵”的思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改善教育民生,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基础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些难题得到破解,各类教育全面转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但同时,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与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仍然有着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教育理念亟待转变,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有学上”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但“上好学”却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映出教育质量与人们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相当多的学校仍然围绕应试教育打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孩子选择名校现象十分普遍。加之一些培训机构的炒作,许多人怀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紧张心理,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竞赛活动,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教育资源配臵区域性结构失衡,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且学生家庭获取这些优质资源的经济等成本也越来越高,经济薄弱地区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优秀骨干教师紧缺,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上有较大差距,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教育考核评价不够科学。由于教育管理、办学和评价。
-1量进一步提高。
首先,应对教育质量有正确的认识。评判教育质量好坏关键应有四条标准:一是能否塑造健全人格;二是是否尊重成长规律;三是能否拓展个性空间;四是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无论农村还是城市,要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进一步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和模式改革,正确处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关系,不光是发展智商,还应培养情商;不光学习成绩好,还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应尊重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适度、适量施加教育,不能拔苗助长。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秉性,要尽力搭建多姿多彩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获得自由发展。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使人人都能通过教育成长为不同领域的有用之才。
-3大投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资金投入方面,在加强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应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明确市县(区)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的责任、经费分担比例和具体的财政扶持政策,切实保障并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制定城乡学校统一发展规划,统一经费标准,统一人事安排,统一设备配臵,统一监测机制,统一评价办法,科学布点,均衡建设,深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行标准班教学,消除“大班额”现象,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逐步实现同一县域不同学校硬件设施配套基本无差异。
(四)不断激发强化教育正能量。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完善教师行为规范和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并加强督导检查,引导教师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坚守师德,增强教书育人责任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应自觉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基本价值追求,坚持专业学习并勤于思考,不断提升自身“软能力”,更新教学办学理念,从以往的教学生应对考试转变为培养学生终身技能,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现“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同时,应进一步重视留守儿童、随迁子女、隔代监护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教育,教育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应建立关爱这些群体的社会体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进行爱心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给其更多的精神关怀。学校更应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教育办法,如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力及的义务劳动,锻炼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分担;建立学生家庭和心理档案,确定教师当留守学生的“代管家长”,经常性与留守学生进行交流,掌握思想动态,给予心理疏导,并加强与家长联系、互动交流,为学生与父母开通视频电话,弥补亲情缺失,强化教育的正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全社会的呵护下追逐梦想、成人成才。
人事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县坚持以人为本,适应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的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老年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使广大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老年教育工作基础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适时调整充实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名誉校长,部分离退休县级老领导任校长、副校长,组织、老干、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校务委员会定期研究老年教育新情况,及时解决老年教育工作新问题,为老年教育事业的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经费落实到位。县财政把老年大学3万元办学经费纳入预算,按期拨付,临时性大型活动所需经费随报随,不断加大老年教育事业的投入,积极帮助解决办学场所、办学设施等问题。目前学校有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固定教室,安装有2台3匹柜式空调,配备了影碟机、录像机、电视机、卡拉ok等教学设施,设有保健室、阅览室、接待室、活动室等辅助设施。
三是师资配备到位。以学员接受不接受、满意不满意作为唯一标准,采取“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方式,不断扩展教师的选聘渠道,加强后备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先后从党校、县司法局、县中医院、县一中、县文体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等单位聘请26名有专业特长、热心老年教育、懂老年教学的同志担任老年大学教师,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教学水平高、专业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老年大学教师队伍。
二、强化工作措施,满足老年学员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老年教育工作,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做到“三个突出”,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教学内容突出多样性。一方面,坚持将政治理论作为老年大学的必修课,通过形势报告会、理论专题辅导等形式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突出老年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另一方面,根据老年学员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不断拓展文化知识、保健常识、娱乐活动等教学内容,突出老年教育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近年来,学校还通过在教室设立模拟法庭,用真实案例引导学员学法用法,效果甚佳。
二是课程设置突出合理性。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先后开设了时事政治、英语、老年保健、老年体育、书画、盆景、音乐等八个专业课程。其中,保健、书画、盆景等深受老年学员喜爱的专业,开设“提高班”课程,同时增设英语专修班、电脑专修班、文艺专修班,既满足了老年学员学习新知识的需要,又满足了老年学员“提升自我”的愿望。
三是教学方式突出灵活性。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先后组建了盆景、摄影、绘画等学习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以教学推进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学,激发老年学员的学习热情,促进老年教育由课堂教学向课外教学、社会教学的延伸,不断增强老年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学校每学期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学习1至2次。近年来,先后参观了县内重点工程白水峪电站、庙子头电站、北河农业科技示范园、石花镇参观了重点企业、五山镇参观小康村建设、承恩寺、襄阳古隆中、枣阳白水寺、二汽襄樊基地、河南内乡等20多处。
三、强化创新意识,促进老年教育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创新贯穿于老年教育的全过程。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形势报告会、理论辅导班,对离退休干部进行正规、系统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引导广大老同志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党的.*召开后,及时邀请理论专家进行辅导,发放*报告单行本和学习资料。
二是与老年社团建设紧密结合。注重发挥老年社团组织的带动作用,聘请各老年团体的负责人为老年大学兼职教师。积极发挥老年社团的组织网络优势,定期开展老年门球赛、老年书画展、歌咏赛等文体赛事,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扩大老年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县老年书协、老年门协、老干部艺术团等老年文体组织的领导班子及骨干成员中,老年大学毕业生占2/3。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人事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教育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依据局党组制定的.主题教育调研方案,x月xx-xx日,由教育局副主任科员赵洪宇同志带队,对部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随后会同县联通公司、县移动公司等单位人员座谈,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范围。
滨泉凤亭小学、第三中学、崇德学校;第一幼儿园、第五幼儿园。
二、调研方式。
听取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教育信息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xx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新增学生用计算机846台,教师用计算机675台,多媒体设备262套,光纤新接入12条。全县10个乡镇学校新装备了48台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目前,全县多媒体设备共496套,多媒体教室设备普及率达98%。宽带接入共26条,其中,带宽百兆及以上学校22所,宽带覆盖率达100%。
全县共建成录播教室2个,分别为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20xx年以来,为全县26所学校1765名教师录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程近2,000节。录播教室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的摄录平台,满足了全县教师公开课、优质课等课程视频制作需求。
目前我县师生主要依托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获取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计划未来2-3年建成xx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可管可控的网络资源学习空间建设,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
xx县高度重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提升全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手段教学积极性,20xx年以来,xx举办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依托国家省市等资源平台,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新型课堂模式建设。陆续组织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专题培训”、“电子白板应用专题培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等,共培训教师近2,500人次。全县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目前全县共有5所学校276名教师和652名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xx县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本次调研和近年来在工作中了解掌握的情况,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目前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实质仍是考试成绩,部分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工作不够重视,工作权责不清,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教育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各项工作效能较低。有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高,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性和水平不高。部分学校在多媒体设备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存在资源闲置现象。
2、基本保障难度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需要得到保障。目前,我县班班通、计算机教室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很大,但售后服务工作跟不上,没有建立售后维修基金或采取其它行之有效的措施,导致故障较多。一些设备老化、损坏无法及时更新,导致当初高价买来的设备因维护管理麻烦、电费负担较大而被束之高阁,这种现象在乡镇学校尤其严重。
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因学科专业技术性强,很多学校存在信息技术教师不足、专业不对口问题,使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五、今后的发展方向。
1、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先进科技的了解和认识,让信息化与业务工作的结合更紧密,更有实效。
2、推进“两平台”建设。
加快xx县教育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解决全县教研问题和资源建设问题,提高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
3、加强“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售后维护工作。
建立健全适合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和发展的相关机制,及时维修、更新硬件设备。
二一九年九月三十日。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本文目录。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已经从建管并重阶段转入集中力量抓学用和资源开发阶段,终端站点的管理维护和学用活动开展直接影响到远教工作的大局,我们组织专人对全县远教站点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群众座谈、现场查看等方式对6个站点进行了重点解剖。按照不同的建点类型随机抽样,选择了学校站点2个,分别是张公中心小学和涔南乡文家完小,建在村部的站点2个,分别是大坪乡东岳村和如东乡驰马岗村,建在农户的1个,即闸口乡花园湾居委会,建在乡镇站所的1个,即雷公塔镇涔北村。
一、当前全县远教工作的现状分析。
从调研的情况分析,当前全县远教工作呈现出四个方面的良好态势。
1、群众对远教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比较高。在重点解剖的6个站点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130多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组织群众座谈6次,参加座谈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共计38人,走访群众21户。据统计,所有被调查对象都知道村里正在开展远程教育;认为中央开展远程教育非常有用的占95.8%;对远程教育兴趣很浓的占80.8%。这说明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对远程教育这一新鲜事物已经基本接受,而且非常欢迎。
2、站点学用活动开展基本正常。学用活动的开展情况是此次调研的重点。问卷统计显示,经常参加远程教育的群众占80%,偶尔参加的占16.7%;认为远程教育对自己来说已经有了效果的占31.7%,认为是自己致富好帮手的占60.8%;参加远教学用活动10次以上的占83.3%,参加6-9次的占15%。我们认真查看了各站点的学用记录、计划制度等文资料,并深入到学用基地了解实际情况,张公中心小学作为全县的示范性村校站点,重点采取分组学习和结对帮扶的方式开展学用,效果十分明显,涌现出了花卉栽培大户陈高清、生猪养殖大户丁才华、机车维修乡土专家黄明贵等一大批远教学用标兵,有效地带动了周边群众参加远程教育的兴趣和致富积极性。
3、站点管理及运行情况基本达标。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终端站点的设备运行基本正常,故障发生率与排除率基本持平,其中有5个站点的操作员都能单独排除一些常见的故障,管理制度也比较严格,能够保证干部群众的正常学习。大坪乡东岳村站点建在要村部,村党支部对远程教育和非常重视,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干部管站”的管理机制,在完善县远教办统一制定的四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建立了“远教学用活动季度通报制度”,即每季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时向群众通报村里的远教学用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收集群众的学习需求和对远教工作的意见建议,这一办法很好的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在远教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用活动的开展。雷公塔镇涔北村站点是与镇水电站联建共享的,水电站发挥干部的技术优势为村里党员干部开展培训,对终端设备搞好日常维护,自站点建成以来还未出现过一次因设备故障影响学习的情况。
4、站点效益的发挥比较充分。各站点基本上都能按照县远教办和乡镇党委的安排,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参加学习培训,较好的发挥了终端站点的综合效益。在今年年初的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如东乡驰马岗村、盐井镇和平居委会、闸口乡花园村都利用远教设备进行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其中驰马岗村还利用电脑软件进行了公开计票,让群众大开眼届。两个学校站点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所在村党支部搞好技术培训,查询市场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东岳村在发挥站点功能上注重“两化”,一是实现了村级办公自动化。将村里的公务文件、资料报表等全部用电脑打印,由站点操作员负责将村里的计划生育统计表和会计帐目等逐步存入电脑硬盘,使用专门的电子财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群众进行查询和监督,真正做到了村务和财务公开。二是做到了学习服务人性化。村党支部把远程教育作为服务群众的一种先进手段,要求村支两委干部都做远教工作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倾听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随时收集有助于远教学习的资料,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学习内容。村妇女主任每个月都召集育龄妇女到站点进行妇幼保舰计生政策、妇科疾病防治知识的学习,还将准妈妈们召集起来学习新婚、孕期、产后保健常识,以及对新生儿常见疾病防治等知识。
二、目前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远教工作开展两年多来,我们总结出了不少的工作经验,但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和困难。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目前主要有四个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努力改进和提高。
1、远教培训的普及不够,群众的接受水平有待提高。在此次调研的群众座谈中,我们发现远教工作虽然已经开展两年多,但仍有部分群众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远教工作过于超前,与当前农村现状不符,还有3%的人没有参加过学习,有15.8%的人认为远教对自己没有什么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农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新事物的接受水平各不相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远教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群众的学用兴趣,提高他们的接受水平。
无法满足维护要求。三是培训力量不充实。为保证大学生志愿者离开后各乡镇远教工作力量不减,我们及时选配了一批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担任远教专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部分乡镇还存在“专干不专,技术不硬”的现象,少数乡镇的远教专干因为业务知识不足、工作精力不够或者自身水平有限等原因,还不能真正担负起操作员技术培训、终端设备维护和教学资源开发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亟待克服和改进的。
3、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教学内容适应性有待提高。群众座谈和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当前远教学习内容丰富,对生产生活帮助很大的只占72%,是因为学习内容对自己有吸引力才参加远教学习的只占65%。这说明目前教学资源开发工作的力度不够,内容的适应性和吸引力还有待提高,我们应该尽量开发基层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积极引进群众最需要的、最能见到效果的优质。
课件。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开发努力充实县级远教资源库。
4、站点功能的拓展不够,综合效率的发挥有待提高。远教终端站点不仅能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培训,同时还具有很多相关的功能,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站点都只停留在组织集中学习和电脑培训。所调研的6个站点中,只有张公中心小学和雷公塔涔北村站点在村级换届选举和党员春训中运用了远教设备,其它几个站点还没有在拓展功能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站点的综合效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建议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1、加大操作技术培训力度。为把操作员培训工作抓落实抓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去着手。一是明确专干抓。针对志愿者走后乡镇没有从事远教工作的专职人员这一状况,应该给各乡镇配备一名远教专干,由县远教办组织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组织部下文任命,主要负责培训村级操作员和乡镇远教方面的日常事务。二是包村干部抓。由包村干部负责组织所包村的党员干部参加技术培训,督促他们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并把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包村干部的一项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协助抓。充分利用教育战线的师资力量,鼓励乡镇中小学电脑教师在假期协助乡镇搞好操作员培训。四是组织志愿者帮助抓。由团县委组织具备一定电脑操作基础的青年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下到各远教点开展义务培训活动。
2、加大运行经费的统筹力度。确保各个站点正常运行,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目前维护费和上网费都是采取各点自主筹措、自主支配的方式,远教部门无法对各个站点进行有效监管,不能保证站点每年开通宽带网、设备随时运行正常,因此可否由县、乡财政对运行经费进行统筹,然后由县、乡远教部门及时地落实各项工作,合理地支配运行经费。
3、加大办点示范力度。远教工作面大内容广,做到各个站点齐头并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最好采取办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来开展此项工作。首先是从典型推介入手。随着远教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类个人典型和集体典型就会不断涌现出来,要充分发挥这些典型的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宣传。其次是从模式推广入手。远教站点类型较多,它们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运行及管理模式,要将其中一些先进的模式及时地大面推广。
4、建立教学资源交流平台。拥有适用、高效的教学资源,是从事远教工作的一个必备条件。而现有的一些教学资源往往与党员干部们的需求有些脱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教学资源需求交流平台。远教部门应该通过调研、网上征询等各种方式收集基层所需求的课件类型,然后结合他们的要求开发出新的教学资源或将已有资源加以改进。
5、县、乡成立应急小分队,提高设备维护效益。实践证明,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对于学用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并直接影响到学用活动的开展和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但正常耗损和设备障碍又是经常发生,因此县、乡两级应成立设备维护应急小分队,对于一般性障碍就由乡级应急分队负责受理,他们不能解决的上报后由县级应急分队处理。
返回目录。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给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参考,近日,县政府办公室组成专题调研组,就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县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到县职教中心、县开发区部分企业实地开展走访座谈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职教工作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跃上新台阶。
1、积极宣传引导,扩大职教招生。县教育育、人社局等部门认真宣传贯彻《职业教育法》,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职教、支持职教的良好环境。面对社会上对职业技术学校能否学到真本事,就业能否保证等种种疑虑,全县上下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优惠政策、人才需求形势、就业信息和劳务需求信息方面的宣传,使一部分群众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逐步改变观念。同时,各职校每年还组织教职工集中时间深入学校、学生家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动员职教对象参加职业教育,千方百计增加生源。
2、面向市场办学,拓宽发展空间。为了使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开始逐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开设具有市场空间、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目前县职教中心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电子电工、机械加工、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农村电器技术等专业。在省市中职技能大赛中,县职教中心有1人获得省一等奖、2人获得市一等奖、3人获得市三等奖,学校获得市团体三等奖。
3、开展短期培训,注重技能培养。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形式。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保部门统计,在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推动下,近三年职业技能培训达3000人次,培训工种涉及缝纫、电子电工、数控机床、黄酒酿造、焊工、钳工等,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服务支撑。
4、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县职教中心,借助原中学的教学资源,加快学校转型。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学校于xx年xx月通过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验收。民办职校自年创建以来,投入余万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校园面积已达万平米,校舍面积万平米。新的实训大楼和教学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县人力资源和社保局还积极向上争取万元实训器材为职校提供实训服务。在师资建设方面,职校通过脱产培训、自我转型、社会聘用等多种途径,着力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职教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职校先后有名教师参加了汽车维修、机械、工程、数控、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的国家级职业中学教师培训,名教师参加了省级教师培训,选聘名优秀技术员和工程师来校长期培养年轻专业教师和担当实训指导教师。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校招生难和企业用工难现象较为突出。据统计,我县每年初中毕业生余人,除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外,再加上外出务工、县外职业学校的争抢生源,实际进入县内职业学校就读不足xx人,普职比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年县职教中心和职校两所职校实际招生只有xx人。同时,随着开发区落户企业的迅速扩张,企业用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是:一方面企业用工在数量上缺口较大,招工难问题开始凸现;另一方面县内职校学生毕业后首次就业到县外占有较大的比例,加上所学专业、课程与企业不能有效对接,人才需求进一步脱节,企业在当地难以招到满意的技能工人。
3、职业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统筹。我县职业教育学校创办于世纪年代初期,虽然起步相对较早,但中途几经折腾,发展几乎停滞。目前,我县有公办、民办所职校,专业设置趋同,重复建设现象普遍,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降低了办学效益。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将我县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适用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为此,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1、更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效益。坚持对接产业,服务经济。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相结合,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堂对接车间、课程对接工艺。坚持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原则,全面推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和工作岗位“零距离”,促进校企、产教对接,实现校企双赢,合作共赢。建立职业教育与企业对接的信息定期发布机制、育人用工机制,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共建共享。
2、整合职教资源,打造职教品牌。建议建立由县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职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好全县的职业教育。对我县现有的职教资源和两所职校,建议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划转等形式,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打造精品、特色专业,形成规模发展、集约发展、优化发展的强大合力。大力扶持龙头职业学校,创造条件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的等级,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实验设施,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实训教学水平。要突出实践教学,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在积极推进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形成多元投资、共建共享、自主发展的新机制,实现教学和实训实习的链接,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专业实践,完善从企业聘请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的外聘教师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4、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使全县上下、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支持职业教育,办好职业教育,提高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学校在校生的比例,推动全县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
职业教育是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创新机制、加大投入,职业教育工作必将迅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县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返回目录。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经主任会议研究,3月25日至4月6日,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虹任组长,带领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县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委员组成视察调研组,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视察调研。视察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全县2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课堂、宿舍、餐厅、活动场所和学校各部室,实地调查了解了学校管理和各项设施建设情况。发放xx多份调查问卷,广泛征集了各界人士对全县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在化子坪、砖窑湾、招安三个乡镇和县高级中学召开有乡镇和教育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还邀请我县教育工作方面资深老领导、老专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加快我县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门座谈汇报会,听取了县教育局局长王建军代表县政府作的工作汇报。高树杰主任对这次视察调研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参加了视察组在县城学校的视察调研活动,参加了县高级中学和资深老领导、老专家座谈会,以及县政府的专题工作汇报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次视察调研,县政府和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政府副县长霍爱英和教育局局长王建军全程陪同了视察调研活动,并现场解决了一些具体事项和问题。所到学校和单位都能积极配合视察调研工作。这次视察调研,关注热点问题,深入工作实际,在全县上下引起广泛关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一、总体评价。
近年来,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围绕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目标,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办学行为规范化、课堂教学高效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和育人环境优良化建设,各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顺利通过省级“双高普九”评估验收,xx年以来,县教育局先后荣获省级、市级、县级各类奖项34个,全县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教育的公平性、普惠性初步体现。
(一)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县政府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点,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将教育工作列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检查督导,提高了各级抓好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深化改革创新、突出精细化管理、狠抓内涵提高,促进了全县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推动了全县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县政府在地方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下大力气狠抓校舍和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高级中学新建工程,学校规划建设、功能配置达到省级标准化普通高中标准。建成了县职教中心综合实训楼,为发展职业教育奠定基础。将全县23所初级中学和小学后勤服务设施列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对餐厅、灶房、供暖、住宿、办公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学校后勤服务功能得到极大提升。按照“双高普九”工作要求,对学校“四楼”、围墙、操场、厕所进行统一规划实施,校园硬件建设基本都能达到标准化要求。新建和完善了各类实验室,逐项更新教学仪器设施,现代化教学设备基本能够满足学校教学需求。实施了安塞县教育信息城域建设网络工程,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建成了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开通了校园网,信息网络教育覆盖全县各乡镇,实现了县内通、校校通、班班通。
(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按照“设施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要求和“小学打基础、初中抓巩固、高中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相结合,注重加强常规管理、注重提高教科研水平、注重提升管理绩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我县初中“三合一”考试一直位列全市前列;xx年起,高职(大专)上线突破千人大关;xx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是xx年的5倍。
(四)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按照“缩短战线、扩大规模、优化配置、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工作思路,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基本形成了“中学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社区集中”的办学格局。有效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采取独立办园和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办法,部分乡镇办起了公立幼儿园,有力促进了乡镇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立了一系列学校激励竞争机制和责任考核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校长和教师责、权、利相统一,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创新管理取得了新的突破。高度重视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以建设全省基础设施教育改革实验县为目标,加强现代化教育资源运用和转化,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围绕“小学愉快教育、中学创新教育、高中研究学习教育”三大教改实验,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一些课题已经通过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认定,目前,全县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验课题。
(五)教师素质普遍提升。健全和完善了师德师风各项建设制度和考评机制,开展了以“为人师表”为主要内容的多项主题实践活动,广大教师良好形象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信赖。组织开展教师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送教下乡、联片教研等工作,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得到加强;大力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支持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学历进修,教师业务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全力实施“3151”工程,全县各级骨干教师网络基本形成。每年教师节,通过奖励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学校、校长、教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学校管理创新发展。突出“优教、减负、保质”目标,围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开展了各类优秀学校创建活动,有力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通过开展“阳光体育”、“四进课堂”、经典诵读等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与山东潍坊、广东增城、西安市新城区的一些名校建立友好学校,开展名优教师支教、校长论坛、县内校际带课题互访研讨等活动,极大的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安装了监控设备,招聘了校警,为学生创造了安全的成长环境。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稳步实施中小学生“蛋奶工程”,建立健全贫困学生救助机制,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近几年,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客观的讲安塞教育的发展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与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与安塞广大干部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从深入全县各级学校实地调研、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了解掌握到的情况,以及通过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看,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城幼儿园、小学校舍建设,高中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重点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足。虽然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不断促进教育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均衡配置,但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区小学校舍不足,大班额现象严重,县第一小学35个教学班学生平均人数超过80人,最大的达到86人,远远高于教育部规定小学生班额应在45人至50人之间的国家标准;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县城只有1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班均幼儿50人以上,在校幼儿达到1100人,尽管如此,公办幼儿园入园人数仅占城区学前儿童的30.8%;县城11家私立幼儿园办学场地狭小,设施简陋,环境较差,大多达不到办学要求;化子坪、建华、沿河湾、招安、砖窑湾五个未撤初中的大镇没有公办幼儿园;基层私立幼儿园办学设施和条件更差。
二是高中教育质量亟待提高。xx年至xx年,我县高职(大专)上线都突破了千人大关,但是一本上线不足20人,二本上线虽然接近200人,主要得益于这两年外返考生人数的大量增加,高级中学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形成很大反差。当前我县教育最大问题就是高中教育质量不高、家长对高级中学的信心不足,因为不信任,造成优秀生源流失,也造成高中教育质量滑坡,导致目前质量低、生源差的恶性循环。
三是职业教育办学效益差。“双高普九”期间,县政府将原来真武洞中学的校舍和场地全部划归职教中心,新建了综合实训楼。职教中心的教学设施和配置相对较好,但是因为缺乏专业老师、没有形成特色专业,我县职业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办学不灵活,多种形式的办学机制没有形成。
四是部分学校教育经费不足。按照当前的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大部分学校只能满足学校的基本需求,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正常运转都难以维系。高级中学和安塞县初级中学水电暖等费用大,学校经费严重不足。
五是专业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目前,我县教师队伍总体水平达到编制标准,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是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音体美等专业教师每个学校都达不到规定的编制要求。按照县政府工作规划,今年下半年我县将全面实现幼儿免费教育,这样,县城和一些乡镇缺的不仅是幼儿园,更缺幼儿教师。私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低,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以上这些问题,是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有的需要县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有的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还有的需要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这些问题虽然凸显于教育领域,如果不尽快着手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到我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快速发展,进而制约着全县建设科学发展先进县和“农业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兴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几点建议。
(一)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教育是国家最根本的事业。教育优先发展,必须先在思想,先在行动,先在机制。县政府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领导力量、资金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向教育倾斜,切实夯实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一是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要优先考虑教育。制定和出台关于加快教育发展、学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一些制度和措施,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财政投入优先考虑教育。财政支出要始终向教育倾斜,财政预算优先安排教育,经费拨付优先考虑教育,经济发展、城建、国土、物价等部门和乡镇要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支持教育发展。三是制定人才激励政策优先考虑教育。把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列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向教师倾斜,提高人员工资优先考虑教师,出台和落实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和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奖励制度,人员配置教育最好,教师职业人人羡慕。四是年度工作安排优先考虑教育。要将教育事业发展列入全县的“民生工程”优先安排,县、乡两级政府每年都要召开1-2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行县级领导包联学校制度,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五是加大教育工作宣传力度。要加大对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工作的经验、事迹以及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宣传,积极倡导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形成教育优先发展的舆论环境和时代风尚。教育部门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教育发展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强化学校建设与管理,力争到“”末,使我县教育在总体水平、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建成教育强县。
(二)切实加大校舍规划建设力度。
当前,解决重点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足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按照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末县城人口将达到7万人以上,以此测算,到xx年,城区在校小学生人数将达到9000人、幼儿将达到5500人。根据生源预测,我县城区小学和幼儿园分别达到5所左右,且新建小学规模在xx人左右、幼儿园在600人左右,才能基本满足小学生(幼儿)正常入学(入园)。县政府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设校,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是配合县第一小学,县幼儿园更名为县第一幼儿园;二是配合县第二小学布局,在马家沟小区规划建设县第二幼儿园;三是城东区规划在建的小学、幼儿园,命名为县第三小学、第三幼儿园;四是现真武洞镇小学更名为县第四小学,改建原真武洞镇小学为县第四幼儿园;五是根据县城人口居住分布情况,逐步规划建设县第五小学、第五幼儿园。这样,县城将形成五所小学和五所幼儿园的配置格局,学校布局结构将更加合理。县政府在县城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中,要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落实部门责任和领导责任,力争通过2到3年时间,让县城每一名儿童和少年都有学上,都能享受基本均等的教育资源。要通过加快实施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逐步淘汰或取缔设施环境差的私立幼儿园。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尽快解决化子坪、建华、沿河湾、招安、砖窑湾5个重点镇幼儿园规划建设选址征地难问题,力争使这5所幼儿园今年建成,明年投用。县政府实施县城和重点镇综合开发,要优先配置和安排公共教育设施。全县推进示范社区、中心社区、重点村建设过程中,要一并做好幼儿园的规划建设。
(三)千方百计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高中阶段教育是衡量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中教育,不仅能留住我县很大一部分初中毕业的优秀生源,而且将给更多的家庭节省大量的物力、财力、精力;办好高中教育,就是在为更多的家庭谋利益,也是当前我县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办好高中教育,质量是关键。视察调研组在高级中学召开座谈会后,学校高度重视,认真开展自查工作,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措施。希望高级中学以此次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为契机,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教育质量这个核心上,认真研究除生源以外,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对班主任和授课教师考核制度,考核要与岗位聘用、福利待遇挂钩,形成“能上能下”、“能者上,庸者让”和“优质优酬”的学校用人机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入手,分类推进,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全面优化育人环境。针对我县高中教育的实际,县政府要出台引进高中优秀教师政策,不惜重金高薪招聘高级中学学科把关教师,以优质的师资力量,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要制定高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通过重奖高考成绩突出教师,激发教师队伍竞争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制定高考成绩优秀学生奖励政策和高中招生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性奖励激励措施,增加家长对高级中学的信任度和关注度,引导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到高级中学就读。设置高中招生分数线,限制和引导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到职教中心去学一技之长。要把高级中学水、电、暖等一些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县教育局要制定高级中学考核评价机制,指导高级中学健全和完善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制度,全力提升高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
(四)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必须充分认识办好职业教育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优化高级中学生源、提高高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县职教中心要抓住就业导向是办好职业教育的这一关键,设立家政、驾驶、汽修等就业面广、群众易接受的职教专业,让一部分初、高中毕业生通过职业教育学习技术和本领,提前就业。要突出抓好围绕工业园区直接面向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订单培养,做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要注重打造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县政府要明确职教中心管理主体,加强对职教中心的领导,打破相关部门各自为战的体制弊端,把劳务外输人员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等各类培训统一纳入职教中心集中培训,推动职业教育良性发展。要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五)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素质是关键。要真诚关心教师特别是基层一线教师,对符合条件的教师,优先安排投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出台一些具体政策措施,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生活环境,提高教师生活质量,这是稳定教师队伍特别是基层教师队伍的关键。要按照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教师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要求和希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严把教师入口、出口关,制定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有志青年到基层、到安塞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为全县教育事业建功立业。尽快出台学前幼儿教师的引进转化培训措施,解决当前幼儿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并为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提前做好教师储备。要对私立幼儿园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强化监督检查,提高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促进私立幼儿园规范化建设。
(六)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之间的差距主要是教育质量的差距,教育质量的差距主要是学校管理的差距,要紧紧抓住办学质量这个学校发展的核心,切实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学校的考评机制,考评一要体现公平性,二要突出竞争性。要按照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素质能力一流、具有创新意识的标准和要求,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长的培养、选聘、流动和奖励机制,实行学校教育质量校长负责制,调动校长队伍工作积极性,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完备的学校、教师、学生管理体系,狠抓“三风”建设,做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实施规范化、过程常态化,保证教育教学程序高效有序运转。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加强对学生宿舍、餐厅的管理。公安、工商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学校,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采取得力措施,严厉打击为中小学生上网提供便利、在学校门口摆摊设点等行为,给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方净土。
(七)突出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墙壁文化、宿舍文化、班级文化以及全校性的阳光体育、诵读经典、民间艺术“四进课堂”等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素和我县的腰鼓、剪纸、民歌、农民画“四大民间艺术”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打造独具安塞特色的民间艺术“四进课堂”校园文化品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返回目录。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广大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和灵魂,党的历史任务要靠广大基层党员来实现,党员素质的高低、党员教育工作的顺利与否,制约着党的先进性建设,尤其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如此严峻,更考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应变能力及拒腐防变能力。”所以,在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1、少数农村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
思想教育是党员教育的重中之重,而目前农村党员思想状态并不稳定,一部分党员觉悟不高、党性不强,对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2、农村基层党组织学习制度落实不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普遍存在“走过场”的问题。党员理论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以及组织监督制度不够健全,落实不力。并且只有部分基层党组织制定了以上制度,有些党组织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从学习制度上看,党员自我学没学、学多少没有一个相应有效的考评机制,难于管理;大部分党员对民主生活会更是应付差事一般,无法发挥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的实效和先进性。
3、少数党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
在农村地区,党员自学能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除了参加少量的集中学习外,基本上不会主动的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主要在于部分党员对党建理论知识水平及党性修养的提高上不够重视,存在重工作而轻理论学习的倾向。
4、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内容不深入。
学习教育内容存在滞后、零散的现象,学习流于形式,过于随意,一般都是在应付差事,不能与当前的实际密切联系,对所学知识仅限于表面,不能深层次的分析问题,并且学习的方法不灵活,一般都是先读文件再轮流发言的方式,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对于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无法起到明显的作用。
5、农村外出务工党员数量多、流动性大,给教育管理带来困难。
近年来,农村年轻党员外出务工的较多,且流动性强,流出地不固定,有的无详细的联系地址和固定的联系方式,给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一定难度。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当代意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加强党员作风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廉洁自律、洁身自我,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历史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时政热点的了解和把握,提高党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开放式教育。一是要坚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的原则,根据新形势下党的任务科学谋划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将教育工作同党员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突出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新颖性,提高广大党员学习积极性。二是要灵活多变教育方式,从发言式到互动式,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可以采取个别谈话、民主生活会、组织培训、典型教育、党的知识竞赛及民主评议党员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3、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学习不走形式。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到制度不落空,监督出实效。一是紧密联系实际及党员个体的需要,指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教育计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切实将党员教育活动落实到实处。二是确保充足学习教育时间。学习时间可由基层党支部、党小组自由掌握,根据本支部的实际情况,确定几个时间进行集中学习,保障每位党员都可以接受到教育。三是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建立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档案,为每位党员建立学习档案,每季度进行党员大会汇报,详细汇报本支部思想学习等多方面情况,便于党员大会监督评比。还可以通过举办党员知识竞赛的方式,从而调动党员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四是优先考察优秀党员,每年一度评选优秀党员,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从而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考虑因素。
4、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首先由党支部、党小组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制定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和流动党员联系卡,如我镇在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的“四联系三问候”制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重而势在必行,在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农村党员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认识到学习教育的重要性,真正把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做到实处,使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范文教育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根据xxxx县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安排,3月29日至4月2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费晗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县人大代表,深入xxxx等教育。
教学。
单位进行调研。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听取汇报等,调研组对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教育工作现状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认真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夯实教育基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5所,其中教师进修校1所,普通高中5所,中职学校3所,单设初中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8所,纯小学38所,公办幼儿园3所,较大规模民办学校2所,拥有民办学前教育办学点72个。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高中3所,示范初中1所,示范小学3所。在校学生80000余人,其中高阶段11000余人,初中25000余人,小学42019余人,在园幼儿12019余人,在职教师4800人,其中中学教师1105人,小学教师3497人,幼儿教师198人,形成了以义务教育为主体,以高中教育为侧重,以学前教育为铺垫,以成人教育为补充的普、职协调,公办、民办互补的大教育格局,全县教育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狠抓机遇争投入,教育硬件建设成绩斐然县政府及县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争取港澳援建项目,打造了xxxx中学和龙蚕小学,使两校的环境更为优美,教育教学条件更加完善,成为学生读书的好去处。利用灾后d级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三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教师周转房建设,厕所改造、食堂新(改扩)建,校园维修改造,校安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全县所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按国家标准重点打造了实验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和东城幼儿园。大力实施“数字提升工程”,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本网域网为依托的教育系统网上办公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高考考生身份验证系统正式运行,以电子白板为标志的数字化教室覆盖率达50%。持续加大资金和项目的投入,全面实施校园环境治理,坚持不懈地打造校园文化,促进了学校功能的上档升级,“洁净校园,秩序校园,优美校园”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级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尤其是杨家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和学生自主管理搞得有声有色,四年多来,通过对课改试验班级的跟踪考核和随机抽样调查,课改班级的教学成绩均有大幅度提升。实践证明课改对优化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引起了外界对我县教育的关注和肯定。2019年底和2019年初,市教科所、市教育局先后在我县召开全市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和推进会,全市教育同行深入到课改学校和班级,零距离了解和感受,作出了充分的肯定。2019年11月,我县“区域构建234高效课堂研究”课题获政府“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科教所将其列入20**年度全省现场推广的四个项目之一,定于今年10月24日在我县举行全省推广活动。随着教改课改的深入,全县完善了中小学招生政策,采取签订责任书,控制大班额,规范招生秩序,优化高中招生政策,考核优生留存率等多项措施吸引优生,稳住中等生,提升巩固率。组织召开“强管理,重过程,提质量”大讨论征求教学质量提升意见,暑期举办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提升培训班,对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差的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领导、教师进行提升培训,不定期检查学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的听课笔记。通过教改课改和相关措施的施行,2019年高考我县本科上线811人,成为我县高考历史上第三次超过800人的好成绩。20**年全市摸拟高考,我县名列全市第二。
(三)强化领导责任,确保学生资助金优惠政策全面到位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县教育主管部门与各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鼓励学校实行食堂供餐自主经营模式,为各校解决了人员和经费,配备工勤人员119名,落实了每人每年10000元的工资补助,县财政落实了营养餐计划办公经费,运行保障经费共235万元。20**年全县春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含教学点)共105所,其中食堂供餐学校49所,“蛋奶加餐”校点56个,享受学生34260人。
为管理落实好有关补助资金,确保补助金真正发放到困难学生手中,采取了学生、班级、学校“三级评审”制度,同时征求学生所在社区或村上意见,最终交由学生资助中心终审备案。近年来一是免除了学前教育阶段孤残儿童和特困家庭儿童的保教费。二是中职生的国家助学金受助覆盖率达22%,额度为每人每年1500元,同时为中职生全部免除学费。三是普高方面的国家助学金,受助覆盖率已达28%,每生每年的受助额度为1500元。四是义务教育阶段住校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达到住校生的60%以上,住校困难生每年享受的补助金标准初中生达1200元,小学生达1000元。为有效杜绝截留、挪用、违规分解资助金的行为,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将资助金的发放作为学校财务内部审计的重点,确保了各种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倾向。表现在一方面农村教育“萎缩”,农村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导致部分教育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城市教育急剧“膨胀”,现有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三是农村学校师资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加之教学设备差,教学质量远低于城市学校。
2、高中教育滞后。一是投入不足。少有国家项目支持,单位自身发展,高中学校普遍存在校舍陈旧、设施设备老化问题。二是经费缺乏,运转困难。既限制学校收费,又要学校自行承担30%的教师绩效工资,高中学校普遍存在负债运行现象。高中教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
3、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一是认识偏见导致职教招生难。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现实性认识不够,普遍存在重普教,轻职教思想,家长不愿送、学生不愿读,职教招生难。二是教学条件差。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训基地,学习理论多,实际操作少,教学效果差。三是现有职中都远离城区,交通不便,学生上学难,家长管理难。
三、
工作建议教育承载着全县人民的追求与梦想。县政府要以更为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xxxx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要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一是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合并公办的小学、初中校,逐步撤并村级教学点,减少工勤管理人员,充实教学力量,空出的校舍用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合理调配农村学校师资,逐步解决教非所专的问题;规范教师借调程序和手续,减少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三是加快发展城市教育,顺应城镇化潮流,满足社会对城市教育的需求。
2、加强高中教育,培养更多人才。高中是人才的熔炉,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期,要重视和加强高中教育,增加财政投入。加快校舍建设改造,更新配齐教学设备,夯实教学基础。逐步降低教师绩效工资学校自筹比例,让学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而不是“找钱上”。切实兑现高考奖励政策,让老师教有所获,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加强职业教育,适应现实需求。职业中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把职业教育摆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位置,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整合现有职教资源,将济渡职工、巨龙职工撤并在县城(实验中学旧址)设立县职教中心,推进职业教育。县财政要加大对职教的投入,购置配齐必备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职教中心要依托工业园区建立实训基地,做到学实结合,提高职教水平,方便学生就业。
育附加费中列支,由教育主管部门具体考评,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xxxx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二)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基础教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
一、调研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19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19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一)教育现状据2019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19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19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19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
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19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19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19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19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
总结。
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经主任会议研究,3月25日至4月6日,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虹任组长,带领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县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委员组成视察调研组,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视察调研。视察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全县2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课堂、宿舍、餐厅、活动场所和学校各部室,实地调查了解了学校管理和各项设施建设情况。发放xx多份调查问卷,广泛征集了各界人士对全县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在化子坪、砖窑湾、招安三个乡镇和县高级中学召开有乡镇和教育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还邀请我县教育工作方面资深老领导、老专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加快我县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门座谈汇报会,听取了县教育局局长王建军代表县政府作的工作汇报。高树杰主任对这次视察调研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参加了视察组在县城学校的视察调研活动,参加了县高级中学和资深老领导、老专家座谈会,以及县政府的专题工作汇报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次视察调研,县政府和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政府副县长霍爱英和教育局局长王建军全程陪同了视察调研活动,并现场解决了一些具体事项和问题。所到学校和单位都能积极配合视察调研工作。这次视察调研,关注热点问题,深入工作实际,在全县上下引起广泛关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近年来,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围绕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目标,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办学行为规范化、课堂教学高效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和育人环境优良化建设,各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顺利通过省级“双高普九”评估验收,xx年以来,县教育局先后荣获省级、市级、县级各类奖项34个,全县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教育的公平性、普惠性初步体现。
(一)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县政府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点,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将教育工作列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检查督导,提高了各级抓好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深化改革创新、突出精细化管理、狠抓内涵提高,促进了全县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推动了全县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县政府在地方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下大力气狠抓校舍和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高级中学新建工程,学校规划建设、功能配置达到省级标准化普通高中标准。建成了县职教中心综合实训楼,为发展职业教育奠定基础。将全县23所初级中学和小学后勤服务设施列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对餐厅、灶房、供暖、住宿、办公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学校后勤服务功能得到极大提升。按照“双高普九”工作要求,对学校“四楼”、围墙、操场、厕所进行统一规划实施,校园硬件建设基本都能达到标准化要求。新建和完善了各类实验室,逐项更新教学仪器设施,现代化教学设备基本能够满足学校教学需求。实施了安塞县教育信息城域建设网络工程,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建成了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开通了校园网,信息网络教育覆盖全县各乡镇,实现了县内通、校校通、班班通。
(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按照“设施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要求和“小学打基础、初中抓巩固、高中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相结合,注重加强常规管理、注重提高教科研水平、注重提升管理绩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我县初中“三合一”考试一直位列全市前列;xx年起,高职(大专)上线突破千人大关;xx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是xx年的5倍。
(四)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按照“缩短战线、扩大规模、优化配置、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工作思路,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基本形成了“中学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社区集中”的办学格局。有效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采取独立办园和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办法,部分乡镇办起了公立幼儿园,有力促进了乡镇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立了一系列学校激励竞争机制和责任考核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校长和教师责、权、利相统一,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创新管理取得了新的突破。高度重视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以建设全省基础设施教育改革实验县为目标,加强现代化教育资源运用和转化,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围绕“小学愉快教育、中学创新教育、高中研究学习教育”三大教改实验,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一些课题已经通过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认定,目前,全县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验课题。
(五)教师素质普遍提升。健全和完善了师德师风各项建设制度和考评机制,开展了以“为人师表”为主要内容的多项主题实践活动,广大教师良好形象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信赖。组织开展教师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送教下乡、联片教研等工作,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得到加强;大力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支持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学历进修,教师业务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全力实施“3151”工程,全县各级骨干教师网络基本形成。每年教师节,通过奖励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学校、校长、教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学校管理创新发展。突出“优教、减负、保质”目标,围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开展了各类优秀学校创建活动,有力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通过开展“阳光体育”、“四进课堂”、经典诵读等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与山东潍坊、广东增城、西安市新城区的一些名校建立友好学校,开展名优教师支教、校长论坛、县内校际带课题互访研讨等活动,极大的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安装了监控设备,招聘了校警,为学生创造了安全的成长环境。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稳步实施中小学生“蛋奶工程”,建立健全贫困学生救助机制,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总体来看,近几年,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客观的讲安塞教育的发展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与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与安塞广大干部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从深入全县各级学校实地调研、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了解掌握到的情况,以及通过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看,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城幼儿园、小学校舍建设,高中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重点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足。虽然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不断促进教育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均衡配置,但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区小学校舍不足,大班额现象严重,县第一小学35个教学班学生平均人数超过80人,最大的达到86人,远远高于教育部规定小学生班额应在45人至50人之间的国家标准;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县城只有1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班均幼儿50人以上,在校幼儿达到1100人,尽管如此,公办幼儿园入园人数仅占城区学前儿童的30。8%;县城11家私立幼儿园办学场地狭小,设施简陋,环境较差,大多达不到办学要求;化子坪、建华、沿河湾、招安、砖窑湾五个未撤初中的大镇没有公办幼儿园;基层私立幼儿园办学设施和条件更差。
二是高中教育质量亟待提高。xx年至xx年,我县高职(大专)上线都突破了千人大关,但是一本上线不足20人,二本上线虽然接近200人,主要得益于这两年外返考生人数的大量增加,高级中学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形成很大反差。当前我县教育最大问题就是高中教育质量不高、家长对高级中学的信心不足,因为不信任,造成优秀生源流失,也造成高中教育质量滑坡,导致目前质量低、生源差的恶性循环。
三是职业教育办学效益差。“双高普九”期间,县政府将原来真武洞中学的校舍和场地全部划归职教中心,新建了综合实训楼。职教中心的教学设施和配置相对较好,但是因为缺乏专业老师、没有形成特色专业,我县职业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办学不灵活,多种形式的办学机制没有形成。
四是部分学校教育经费不足。按照当前的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大部分学校只能满足学校的基本需求,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正常运转都难以维系。高级中学和安塞县初级中学水电暖等费用大,学校经费严重不足。
五是专业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目前,我县教师队伍总体水平达到编制标准,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是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音体美等专业教师每个学校都达不到规定的编制要求。按照县政府工作规划,今年下半年我县将全面实现幼儿免费教育,这样,县城和一些乡镇缺的不仅是幼儿园,更缺幼儿教师。私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低,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以上这些问题,是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有的需要县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有的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还有的需要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这些问题虽然凸显于教育领域,如果不尽快着手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到我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快速发展,进而制约着全县建设科学发展先进县和“农业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兴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教育是国家最根本的事业。教育优先发展,必须先在思想,先在行动,先在机制。县政府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领导力量、资金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向教育倾斜,切实夯实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一是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要优先考虑教育。制定和出台关于加快教育发展、学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一些制度和措施,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财政投入优先考虑教育。财政支出要始终向教育倾斜,财政预算优先安排教育,经费拨付优先考虑教育,经济发展、城建、国土、物价等部门和乡镇要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支持教育发展。三是制定人才激励政策优先考虑教育。把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列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向教师倾斜,提高人员工资优先考虑教师,出台和落实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和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奖励制度,人员配置教育最好,教师职业人人羡慕。四是年度工作安排优先考虑教育。要将教育事业发展列入全县的“民生工程”优先安排,县、乡两级政府每年都要召开1—2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行县级领导包联学校制度,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五是加大教育工作宣传力度。要加大对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工作的经验、事迹以及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宣传,积极倡导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形成教育优先发展的舆论环境和时代风尚。教育部门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教育发展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强化学校建设与管理,力争到“xx”末,使我县教育在总体水平、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建成教育强县。
当前,解决重点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足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按照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xx”末县城人口将达到7万人以上,以此测算,到xx年,城区在校小学生人数将达到9000人、幼儿将达到5500人。根据生源预测,我县城区小学和幼儿园分别达到5所左右,且新建小学规模在xx人左右、幼儿园在600人左右,才能基本满足小学生(幼儿)正常入学(入园)。县政府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设校,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是配合县第一小学,县幼儿园更名为县第一幼儿园;二是配合县第二小学布局,在马家沟小区规划建设县第二幼儿园;三是城东区规划在建的小学、幼儿园,命名为县第三小学、第三幼儿园;四是现真武洞镇小学更名为县第四小学,改建原真武洞镇小学为县第四幼儿园;五是根据县城人口居住分布情况,逐步规划建设县第五小学、第五幼儿园。这样,县城将形成五所小学和五所幼儿园的配置格局,学校布局结构将更加合理。县政府在县城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中,要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落实部门责任和领导责任,力争通过2到3年时间,让县城每一名儿童和少年都有学上,都能享受基本均等的教育资源。要通过加快实施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逐步淘汰或取缔设施环境差的私立幼儿园。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尽快解决化子坪、建华、沿河湾、招安、砖窑湾5个重点镇幼儿园规划建设选址征地难问题,力争使这5所幼儿园今年建成,明年投用。县政府实施县城和重点镇综合开发,要优先配置和安排公共教育设施。全县推进示范社区、中心社区、重点村建设过程中,要一并做好幼儿园的规划建设。
高中阶段教育是衡量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中教育,不仅能留住我县很大一部分初中毕业的优秀生源,而且将给更多的家庭节省大量的物力、财力、精力;办好高中教育,就是在为更多的家庭谋利益,也是当前我县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办好高中教育,质量是关键。视察调研组在高级中学召开座谈会后,学校高度重视,认真开展自查工作,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措施。希望高级中学以此次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为契机,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教育质量这个核心上,认真研究除生源以外,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对班主任和授课教师考核制度,考核要与岗位聘用、福利待遇挂钩,形成“能上能下”、“能者上,庸者让”和“优质优酬”的'学校用人机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入手,分类推进,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全面优化育人环境。针对我县高中教育的实际,县政府要出台引进高中优秀教师政策,不惜重金高薪招聘高级中学学科把关教师,以优质的师资力量,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要制定高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通过重奖高考成绩突出教师,激发教师队伍竞争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制定高考成绩优秀学生奖励政策和高中招生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性奖励激励措施,增加家长对高级中学的信任度和关注度,引导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到高级中学就读。设置高中招生分数线,限制和引导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到职教中心去学一技之长。要把高级中学水、电、暖等一些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县教育局要制定高级中学考核评价机制,指导高级中学健全和完善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制度,全力提升高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
必须充分认识办好职业教育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优化高级中学生源、提高高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县职教中心要抓住就业导向是办好职业教育的这一关键,设立家政、驾驶、汽修等就业面广、群众易接受的职教专业,让一部分初、高中毕业生通过职业教育学习技术和本领,提前就业。要突出抓好围绕工业园区直接面向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订单培养,做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要注重打造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县政府要明确职教中心管理主体,加强对职教中心的领导,打破相关部门各自为战的体制弊端,把劳务外输人员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等各类培训统一纳入职教中心集中培训,推动职业教育良性发展。要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素质是关键。要真诚关心教师特别是基层一线教师,对符合条件的教师,优先安排投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出台一些具体政策措施,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生活环境,提高教师生活质量,这是稳定教师队伍特别是基层教师队伍的关键。要按照xx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教师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要求和希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严把教师入口、出口关,制定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有志青年到基层、到安塞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为全县教育事业建功立业。尽快出台学前幼儿教师的引进转化培训措施,解决当前幼儿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并为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提前做好教师储备。要对私立幼儿园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强化监督检查,提高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促进私立幼儿园规范化建设。
学校之间的差距主要是教育质量的差距,教育质量的差距主要是学校管理的差距,要紧紧抓住办学质量这个学校发展的核心,切实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学校的考评机制,考评一要体现公平性,二要突出竞争性。要按照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素质能力一流、具有创新意识的标准和要求,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长的培养、选聘、流动和奖励机制,实行学校教育质量校长负责制,调动校长队伍工作积极性,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完备的学校、教师、学生管理体系,狠抓“三风”建设,做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实施规范化、过程常态化,保证教育教学程序高效有序运转。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加强对学生宿舍、餐厅的管理。公安、工商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学校,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采取得力措施,严厉打击为中小学生上网提供便利、在学校门口摆摊设点等行为,给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方净土。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墙壁文化、宿舍文化、班级文化以及全校性的阳光体育、诵读经典、民间艺术“四进课堂”等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素和我县的腰鼓、剪纸、民歌、农民画“四大民间艺术”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打造独具安塞特色的民间艺术“四进课堂”校园文化品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乡镇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和谐主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有所探索,有所规范、有所作为,有所进取,有所形象,认真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乡镇人大工作得到保证。
(镇)长分工负责制,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二)监督与服务并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我县经济比较落后,xx年全县生产总值才27亿元,县级财政收入1亿元。自从县委号召跨越式发展和“四个岱山”建设以来,各乡镇人大把招商引资、统筹协调、维护稳定、创建和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的大事来抓,努力寻求人大工作与经济建设的最佳契合点。
一是各乡镇人大对政府工作实行监督的基本做法:
1、召开主席团会议,适时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重点对政府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实事工程、民生问题等重要事项处于人大的监督之下,促进了政府有序、高效运作。
2、督促政府抓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落实工作,建立会议办理、现场办理、评估办理等制度,大多乡镇采用答复时面商和办结前面商的“二次面商程序”,使代表建议满意率和办理解决率逐年提高。
3、组织各种层次的视察活动。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生态绿化、转产转业、生产安全、农贸市场等方面开展视察。选择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对政府办事效率、政务公开、承诺服务的监督有针对性。如岱西镇人大把盐业享受柴油价补贴问题以建议形式,通过代表提交到省人代会和全国人代会上;还把盐业盐民生产问题的调查报告送到省人大、省政府和省盐业局后,引起省里对盐区生产建设的重视、达到原盐价格提高的效果。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卫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以下提供一篇。
给大家参考!
本站不是用建筑来支撑的而是用内涵,就是民勤人民心中教育的份量、地位。前期的建设中要通盘考虑,要紧紧围绕教育发展规划总体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加快施工进度,注重规划前瞻性,把民勤县城打造成省内外闻名的本站”
卫生部门要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和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县教育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困难和问题。发展卫生教育事业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要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和教育工作的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优化从业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引进高水平医务人才,创新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要以有效提升医务工作者涵养魅力和医疗服务水平为载体,以加强卫生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为核心,以全面展示卫生系统整理该文章由:精医重德、德技双馨的良好形象为平台,着力培养一支作风硬、业务精、效率高、留得住的医疗人才队伍,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对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要常抓不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到为人师表。
教育部门、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做到感情留人;要切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生态县情的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生态环保的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唤起更多人保护生态,建设家园的意识和决心。
同时要把师生的饮食质量安全和寄宿学生的住宿管理工作抓在手上,保证一日三餐的同时,要尽力提高饭菜质量,确保广大师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教育工作。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根据x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3月29日至4月2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费晗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县人大代表,深入等教育教学单位进行调研。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听取汇报等,调研组对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认真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夯实教育基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5所,其中教师进修校1所,普通高中5所,中职学校3所,单设初中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8所,纯小学38所,公办幼儿园3所,较大规模民办学校2所,拥有民办学前教育办学点72个。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高中3所,示范初中1所,示范小学3所。在校学生80000余人,其中高阶段11000余人,初中25000余人,小学42019余人,在园幼儿12019余人,在职教师4800人,其中中学教师1105人,小学教师3497人,幼儿教师198人,形成了以义务教育为主体,以高中教育为侧重,以学前教育为铺垫,以成人教育为补充的普、职协调,公办、民办互补的大教育格局,全县教育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县政府及县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争取港澳援建项目,打造了x中学和龙蚕小学,使两校的环境更为优美,教育教学条件更加完善,成为学生读书的好去处。利用灾后d级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三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教师周转房建设,厕所改造、食堂新(改扩)建,校园维修改造,校安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全县所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按国家标准重点打造了实验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和东城幼儿园。大力实施“数字提升工程”,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本站域网为依托的教育系统网上办公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高考考生身份验证系统正式运行,以电子白板为标志的数字化教室覆盖率达50%。持续加大资金和项目的投入,全面实施校园环境治理,坚持不懈地打造校园文化,促进了学校功能的上档升级,“洁净校园,秩序校园,优美校园”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我县于2019年在全县推行高效课堂建设,坚持“行政主推,校长主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特色主线”的推进机制。目前共打造课改基地校30所,课改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尤其是杨家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和学生自主管理搞得有声有色,四年多来,通过对课改试验班级的跟踪考核和随机抽样调查,课改班级的教学成绩均有大幅度提升。实践证明课改对优化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引起了外界对我县教育的关注和肯定。2019年底和2019年初,市教科所、市教育局先后在我县召开全市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和推进会,全市教育同行深入到课改学校和班级,零距离了解和感受,作出了充分的肯定。2019年11月,我县“区域构建234高效课堂研究”课题获政府“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科教所将其列入20xx年度全省现场推广的四个项目之一,定于今年10月24日在我县举行全省推广活动。随着教改课改的深入,全县完善了中小学招生政策,采取签订。
责任书。
控制大班额规范招生秩序优化高中招生政策考核优生留存率等多项措施吸引优生稳住中等生提升巩固率。组织召开“强管理重过程提质量”大讨论征求教学质量提升意见暑期举办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提升培训班对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差的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领导、教师进行提升培训不定期检查学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的听课笔记。通过教改课改和相关措施的施行2019年高考我县本科上线811人成为我县高考历史上第三次超过800人的好成绩。20xx年全市摸拟高考我县名列全市第二。
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县教育主管部门与各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鼓励学校实行食堂供餐自主经营模式,为各校解决了人员和经费,配备工勤人员119名,落实了每人每年10000元的工资补助,县财政落实了营养餐计划办公经费,运行保障经费共235万元。20xx年全县春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含教学点)共105所,其中食堂供餐学校49所,“蛋奶加餐”校点56个,享受学生34260人。
为管理落实好有关补助资金,确保补助金真正发放到困难学生手中,采取了学生、班级、学校“三级评审”制度,同时征求学生所在社区或村上意见,最终交由学生资助中心终审备案。近年来一是免除了学前教育阶段孤残儿童和特困家庭儿童的保教费。二是中职生的国家助学金受助覆盖率达22%,额度为每人每年1500元,同时为中职生全部免除学费。三是普高方面的国家助学金,受助覆盖率已达28%,每生每年的受助额度为1500元。四是义务教育阶段住校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达到住校生的60%以上,住校困难生每年享受的补助金标准初中生达1200元,小学生达1000元。为有效杜绝截留、挪用、违规分解资助金的行为,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将资助金的发放作为学校财务内部审计的重点,确保了各种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到位。
1、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倾向。表现在一方面农村教育“萎缩”,农村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导致部分教育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城市教育急剧“膨胀”,现有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三是农村学校师资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加之教学设备差,教学质量远低于城市学校。
2、高中教育滞后。一是投入不足。少有国家项目支持,单位自身发展,高中学校普遍存在校舍陈旧、设施设备老化问题。二是经费缺乏,运转困难。既限制学校收费,又要学校自行承担30%的教师绩效工资,高中学校普遍存在负债运行现象。高中教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
3、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一是认识偏见导致职教招生难。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现实性认识不够,普遍存在重普教,轻职教思想,家长不愿送、学生不愿读,职教招生难。二是教学条件差。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训基地,学习理论多,实际操作少,教学效果差。三是现有职中都远离城区,交通不便,学生上学难,家长管理难。
教育承载着全县人民的追求与梦想。县政府要以更为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要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一是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合并公办的小学、初中校,逐步撤并村级教学点,减少工勤管理人员,充实教学力量,空出的校舍用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合理调配农村学校师资,逐步解决教非所专的问题;规范教师借调程序和手续,减少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三是加快发展城市教育,顺应城镇化潮流,满足社会对城市教育的需求。
2、加强高中教育,培养更多人才。高中是人才的熔炉,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期,要重视和加强高中教育,增加财政投入。加快校舍建设改造,更新配齐教学设备,夯实教学基础。逐步降低教师绩效工资学校自筹比例,让学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而不是“找钱上”。切实兑现高考奖励政策,让老师教有所获,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加强职业教育,适应现实需求。职业中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把职业教育摆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位置,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整合现有职教资源,将济渡职工、巨龙职工撤并在县城(实验中学旧址)设立县职教中心,推进职业教育。县财政要加大对职教的投入,购置配齐必备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职教中心要依托工业园区建立实训基地,做到学实结合,提高职教水平,方便学生就业。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一是要强化师德教育、教育广大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奉献精神;二是开展丰富多样的业务技能培训和知识竞赛,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专家授课,把年轻教师送入专业学校深造,努力提高教学、导学水平;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一个老教师带一个新教师,实行一带一,快速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对小学、初中毕业班设置具体的目标任务,纳入全县目标考核范畴。完成目标任务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学校和教师实行重奖,资金来源在教育附加费中列支,由教育主管部门具体考评,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基础教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19年发表的。
调查报告。
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19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据2019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19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19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19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19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19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19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19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我镇各学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我们在全镇进行了一次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镇所有行政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我镇现有留守儿童224名。调查显示,他们的父母都是外出务工,至少半年、有的甚至一年回家一次。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我镇的224名留守儿童其中有185名是其祖父母监护,37名委托监护,2名无监护,其中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一般或。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较正常。
5、品性表现、学习态度、身体状况都很优良。
1、学习偏差。多半的孩子因为父母在外打工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在这些学生中,由于临时监护人对他们的学习介入较少,使得他们的学习无人过问,有的对学习持消极、被动、厌恶情绪,缺乏学习热情,形成了惧学心理,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就是经常拖拉作业,书写马虎,对学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逃学。即使有的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有主动性,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不注意规范,不遵守基本的学习规律,导致学习上的事倍功半。
2、性格缺陷。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在留守儿童中,有不少家庭对孩子放纵溺爱,临时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滋生蔓延。
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大多数留守儿童则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给予的多,在精神上关注的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解决方法不当,不及时,由于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代沟”问题更加明显,而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极易造成他们的心理障碍。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家庭方面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根据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安排,为进一步了解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教科文卫工委,于月日至日对我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县教体局、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到县职教中心、县开发区部分企业实地开展走访座谈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近几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坚持“”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积极宣传引导,扩大职教招生。县教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等部门认真宣传贯彻《职业教育法》,着力营造全社会重视职教、支持职教的良好环境。面对社会上对职业技术学校能否学到真本事,就业能否保证等种种疑虑,全县上下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优惠政策、人才需求形势、就业信息和劳务需求信息方面的宣传,使一部分群众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逐步改变观念。同时,各职校每年还组织教职工集中时间深入学校、学生家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动员职教对象参加职业教育,千方百计增加生源。
二是面向市场办学,拓宽发展空间。为了使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开始逐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开设具有市场空间、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目前县职教中心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电子电工、机械加工、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和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村电器技术等专业。在省市中职技能大赛中,县职教中心有人获得省三等奖、人获得市一等奖人获得市三等奖,学校获得市团体三等奖。
三是开展短期培训,注重技能培养。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形式。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保部门统计,在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推动下,近三年职业技能培训达人次,培训工种涉及缝纫、电子电工、数控机床、黄酒酿造、焊工、钳工等,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服务支撑。
四是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县职教中心,借助原中学的教学资源,加快学校转型。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学校于年月通过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验收。民办江南职校自年创建以来,投入余万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校园面积已达万平米,校舍面积万平米。新的实训大楼和教学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县人力资源和社保局还积极向上争取万元实训器材为职校提供实训服务。在师资建设方面,职校通过脱产培训、自我转型、社会聘用等多种途径,着力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职教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职校先后有名教师参加了汽车维修、机械、工程、数控、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的国家级职业中学教师培训,名教师参加了省级教师培训,选聘名优秀技术员和工程师来校长期培养年轻专业教师和担当实训指导教师。
(一)职校招生难和企业用工难现象较为突出。据统计,我县每年初中毕业生余人,除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外,再加上外出务工、县外职业学校的争抢生源,实际进入县内职业学校就读不足人,普职比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年县职教中心和职校两所职校实际招生只有人。同时,随着开发区落户企业的迅速扩张,企业用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是:一方面企业用工在数量上缺口较大,招工难问题开始凸现;另一方面县内职校学生毕业后首次就业到县外占有较大的比例,加上所学专业、课程与企业不能有效对接,人才需求进一步脱节,企业在当地难以招到满意的技能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