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理念(通用19篇)

时间:2024-01-02 21:59:48 作者:雁落霞

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追求知识的灌输。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优秀的教学计划范文,下面是一些值得阅读的参考资料。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数学问题是源远流长,古代数学问题与现在数学的联系,有能力利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从而让学生从兴趣中掌握知识,热爱我国数学历史。

教学方法:利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用具:电脑软件,投影,存钱罐,5分与2分硬币教学过程:

导入:师:今天李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你们欢迎吗?

你们用什么方式表示对李老师的欢迎呢?掌声。

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大家想不想知道李老师带来的第二个礼物是什么呢?(拿出兔子的图片)。

一只兔子一个头,两只眼睛四条腿,还是加上动作,2只兔子呢?(加以评价)。

画数学画,就是用你们喜欢的图形来表示你们所画的东西,如:李老师喜欢圆,那我就用圆形来表示它们的头,我喜欢竖线,我就用竖线来表示它们的腿,画两竖的就是„,画四竖的就是„。下面就用你们最喜欢的图形分别表示动物的头和脚,画出两种动物各有多少?开始。(让学生到黑板上去画,打格,把学生的作品在幻灯片上比较,好的给予高度评价)现在观察:老师先画的都是什么?(鸡)。

动手画画试试,脚多了应该怎么办呢?(展示学生作品)。

我们看看到底是不是?(出示图片,几鸡几兔,订正黑板)。

这时候,数量增加了,我数了数有6个头,18只脚了,问问你有几只鸡几只兔?(提示巩固强化,如果有“多一个头,多四只脚就是兔”的想法,给予评价)。

这时,小兔子有个想法,你们想知道吗?(课件,配音“你是不是学累了啊,想不想和我做一个猜硬币的游戏啊?)。

叙述,一共有多少枚硬币?让学生摇一摇,然后放在实物投影上验证几枚,有2分和5分两种,共2角。你有办法知道到底有几个2分的,几个5分的?(学生动手,展示)。

你们玩得高兴吗?可是小兔子却发愁了,神州6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了,看看小兔子说什么?(放配音)。

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老师这里有几个要求,比比谁做的快。

1、先从学具盒里拿出7个小圆球。

2、再拿出18条小竖棒。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板书课题)它出自我国古代译本著名著作叫孙子算经,实际上鸡兔同笼问题在算经中的解法,更为巧妙!你们想知道吗?课下可以到图书馆,或是在网上查一查。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腿与个数(头)的关系,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机生成。

2、由浅入深带领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本质。在学生解决问题中,重点理解列表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实效性。

3、解决问题中通过师生互动,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合作、质疑、探究的学习品质。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迁移类推、尝试探究中解决问题。学习方法:通过想、说、尝试、讨论等形式参与课堂教学。教学过程:

一、游戏探路,理解头与腿的关系。

1、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儿歌。让我们来一起听听、唱唱。【ppt:儿歌《青蛙歌》】【ppt】:儿歌《青蛙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

设计目的:通过儿歌,唤起孩子们儿时的记忆,引起学习兴趣。

2、同学们唱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先来填填空:一只青蛙,()张嘴,()眼睛,()条腿。

3、同学们真是厉害,可是,咱们反过来说,不知你们行不行?敢不敢来比一比。回答的好的有奖哟。

【ppt】:

1、8条腿,()只青蛙,()张嘴.2、10只眼睛,()只青蛙,()条腿。

3、16条腿,()只眼睛,()只青蛙。

„„。

设计目的:通过游戏,使同学们了解头与脚的关系,同时通过比赛的设计,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

4、这青蛙真是有趣,不知谁发现了这里面有什么数学知识吗?

设计目的:回答不求答案的唯一性,同学们可以说,每增加一只青蛙,就会增加一个脑袋,两只眼睛,四条腿;也可说脑袋数=只数×1,眼睛数=只数×2,腿数=只数×4得到等。其目的只是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发散思维。

5、你们真厉害,看来青蛙难不住你们了,可其它动物就不一定了,想看看是哪些动物吗?投影出示:

1、2只兔子,()个头,()条腿。

2、4只鸡,()个头,()条腿。

3、20条腿,()只兔,()个头。

设计目的:通过逐步加深的引导,使学生初步形成如何去猜测正确的答案的方法。也使学生的探索兴趣不减少,以利于下一步的学习。

三、深化探究,总结规律。

1、同学们,真不简单。老师还有更难的问题,你们想不想接受挑战。

投影出示:7个头,18条腿,有()只鸡,()只兔。(请把你的探究过程,写在本子上,以便于下一步的交流。

2、学生自主交流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3、学生汇报,可以画图,可以列表,可以用算术方法,也可以用方程,教师相机指导,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越多越好,还是会一种就满足了。(生说)我们再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目的: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更让学生认为是自己想出来的,而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分别让学生展示:画图法、列表法、算术法、列方程等方法。

并让讲解算术法和列方程的同学详细的讲解一下,他们的思考过程,并请同学们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

设计目的:让一部分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引导学生,他们会更大胆,回答者使用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比专业的数学语言更容易理解。当然作为老师要及时的加以引导。

4、出示例题: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5、学生读题后,至少两种方法解答。

6、师巡视,相机指导。做完后展示典型错误,让同学们来说一说错在哪儿,为什么错了,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能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理解。

四、知识拓展,灵活运用。

1、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希望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我们掌握的方法。比如解决刚才的问题,如果题目没有要求,就选择最擅长的方法,这样就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如果题目有要求,就必须按要求做。用列表法除了能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生说)下面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这样的题。

投影出示:

(投影出示:)大小卡车往城市运29吨蔬菜,大卡车每辆每次运5吨,小卡车每辆每次运3吨,大小卡车各用几辆能一次运完?(这道题答案不唯一,如果学生没想到,要引导。)。

2、做完这两道题,同学们有什么感受。(生谈)。

四、全课小结,升华情感。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知识对话,和古人对话,探讨了鸡兔同笼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3、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也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像祖先一样为人类数学的发展留下辉煌的一笔。

五、作业设计(分层作业)。

1、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

设计目的:第一题,为基础题的变形,一般学生稍动脑筋就能解决;第二题,是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准备的,让他们能把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的更深入。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1、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枚举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3、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列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本书《孙子算经》,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谁来读一读,你见过这类题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鸡兔同笼)。

二、探索问题。

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有鸡、有兔、20个头、54只腿,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

现在同学们就来猜一猜鸡、兔各有多少只?

把你猜想的结果跟你的同桌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后:请学生汇报猜想的情况。

教师随机板书。

看到这么多种猜测,你知道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吗?你又想说什么。

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看就很清楚。

师:对,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列在表格里那会看得更清楚。

那么列表先做什么。

生:

(1)画表。

(2)填写第一行。

师:请你们把猜测的结果按一定的顺序填在表格中,并验证,哪种猜测正确。

出示学习要求。

1、先独立尝试猜测。

2、把尝试的数据在表格中表达出来。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尝试列表。

展示学生的表格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师:一共尝试了几次。

生:13次,尝试出了这道题的答案。

师:我发现刚才同学们在写腿的只数时特别快,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头数相同的情况下,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腿就少2只。

师:给这种列表法起个名字。

生:起名字。

师:在数学上也有一个名字逐一列表。

师: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一列出,肯定能找出答案,但有些麻烦。

师:那还有什么列表方法。

展示学生第二种列表方法出示表格。

生:说这种列表的方法。

师:观察这个表格,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种列表,先几个几个的数,再逐渐调整。

师:先几个几个数,再往回调,在数学上也有个名字跳跃式列表。

展示学生第三种列表方法出示表格。

生:说这种列表的方法。

师:观察这个表格,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种列表,先假设鸡兔各占一半,再调整。

师:这种列表有直接特点,我们称这种列表方法为取中列表。

想一想,为什么用列表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简单,能准确计算结果。

师:你更喜欢哪种列表方法,你们在不知不觉中找到解决问题策略,是什么。

生:列表。

师:首先根据信息尝试猜测,再计算验证,最后合理调整。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计算。

师: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这道题吗。

课件出示资料。

师: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三、实践运用,巩固深化。

四、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1、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特殊规律,使学生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2、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从而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再认识,再分析,将列表的过程更优化。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1、谈话:“同学们,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周,你们可以称呼我?今天需要我们共同配合,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为了表达谢意,我为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快来猜一猜,有多少?(5只)太少了?(50只)多了,(40只)少了(45只)差不多了,(46只)恭喜你,答对了,下课就由你发给同学们。

2、喜欢数学吗?数学不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你们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向你们推荐一种有趣的问题,鸡兔同笼。

1出示问题:“鸡兔同笼,有5个头,1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1)你从中获取什么信息?

(2)请你们猜一猜将鸡、兔可能是几只?

(3)把你猜的过程给大家说一说。

(4)板书学生的过程。

鸡123。

兔432。

腿181614。

(4)评价:从尝试简单的开始,一个一个的试,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方法多么简单啊?如果我们再横竖加上几条线,就成了美观的表格。看来,列表来解决这类问题还确实简单,如果现在将鸡兔的数量增加,还能解决吗?(重点引入列表)。

2、出示:“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几只?”

(1)自己先想一想如何利用列表来解决?

(2)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3)独立完成列表。

(4)汇报想法和过程。

小组1:逐一列表,假设鸡有1只,兔子有19只,那么就有78条腿,(腿多了,说明什么?兔子多了,怎么办?)鸡有2只,兔子有18只,那么就有76条腿,一只一只地试,学生把试的结果列成表格。

通过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每多一只鸡,少一只兔子,相应减少2条腿。)。

小组2:跳跃式列表,假设鸡有1只,兔子有19只,那么就有78条腿,要比54条腿多的多,因此,兔子的只数也可能多了很多,但是鸡的只数可以不用一只一只依次递增,而是从猜一只到猜5只(或者其它几只),当腿的条数在50到60之间,(提出问题:兔子可能是几只?到底是谁估计的更加接近呢?)。

引导发现:这样就减少举例的次数。并通过数据的调整来优化解题策略。

小组3:取中列表,假设鸡兔各有10只。

小组4:方程。

小组5;奥书班中学习过算术方法(让孩子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1、观察三种列表的方法,比较异同?

2、谈一谈;你们有什么感受?

1、课后练习1、2、3(比较不同,答案是否唯一)。

2、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尝试通过列表枚举、假设、画图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假设、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方法。

3、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游戏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解读问题。

师:看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问题呢?(媒体出示课题:鸡兔同笼)师:“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啊?生:就是把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

生1:鸡和兔共有8个头,26条腿。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信息啊?

生2:还有1只鸡有2条腿,1只兔有4条腿。三.解决问题。

(一)列表法1.猜测列举。

生:鸡和兔的只数加起来应该是8才行。

师:说的对。那您先猜一个。鸡多少只?兔多少只?生:1只鸡,7只兔。生2:4只鸡,4只兔。生3:2只鸡,6只兔。

师:要知道猜的对不对,需要怎么样?生:验证。师:怎样验证?

生:根据猜测的鸡和兔的只数算算腿的条数,看是不是等于26。

师:说的太好了!您听明白了吗?

小结:根据鸡和兔的总只数,列举出一些可能,然后根据题目的条件进行适当地调整,总能找到一种情况符合题目要求。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的方法可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且一目了然,但当总只数成千上万的时候,就显得太麻烦了,所以列表法不适合数据大的鸡兔同笼问题。

(二)假设法。

1、师:今天,老师教给你们一种解决鸡兔同笼的新方法,你们想学吗?生:想。

2、播放微课。

师:刚才的视频中,老师教给大家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画图法,就是用圆圈表示头数,少了加上,多了去掉。当数字较大时,这种方法也是不可用的。另一种方法是把所有的鸡看成兔,也可以把所有的兔看成鸡,这种方法叫作假设法,假设法才是解决鸡兔同笼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我们发现如果假设全是鸡,先算出的是兔的只数。如果假设全是兔,先算出的是鸡的只数。为了大家能够记得更牢,老师把这个过程编了一个顺口溜,“鸡兔同笼并不难,设鸡算出兔,设兔算出鸡,设鸡设兔全由你,正确计算你第一”

过度:那现在我们用学到的假设法来解决一下《孙子算经》中的问题吧。学生解答并集体讲评。

3、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吗?打开书认真阅读105页的小资料。

三、延伸、应用1.课件出示“做一做1”

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时就变成了“龟鹤问题”,你认为“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有什么相似之处?课件出示(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展示学生作业,并抽生说说思路。

四、课后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用到了什么方法?其实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我们还有别的方法,如方程法。下面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个爱思考,善于发现的孩子。

五、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杨海涛。

教学目的:、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使学生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来看看是哪面朝上,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我们是猜的)同学们真会猜,这节课,同学们就大胆的猜一猜(板书课题:鸡兔同笼)。请看大屏幕。

2、课件出示。

二、新课教学: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景图及例题)师: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有鸡、有兔、16个头、42只腿,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

现在同学们就来猜一猜鸡、兔各有多少只?

师:我们来验证他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验证)。

师:与条件中的42条比怎么样?(多或少了)(说明什么问题?兔多了鸡少了,那么又该怎么办?)。

生2:猜测鸡是19只,兔是1只。腿:40条。(总腿数少了,又该怎么办?)。

看来同学们还是不能猜出来,想想我们还能用学过的什么方法来找出鸡和兔的只数?(列表的方法)。

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用列表的方法,表中应该有哪些项目呢?(头﹨个;鸡﹨只;兔﹨只;腿﹨条)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这样的表,请各组的组长拿出来,和你的伙伴用老师发的这张表完成你们的猜想。(课件出示要求)。

2、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说你们是怎样想的。(有意识的选取几张表,小组代表发言)。

第一张表。

师:谁来解释一下第一栏的各个数字各代表什么意思?谁来说说第二栏的各数的意思?

师:你们认为第一张表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找到正确答案的?(第一张表,它是先假设鸡有一只,则兔子有19只,看腿的总数是不是54条,腿多了,说明兔子多了,然后依次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就这样依次用一只鸡换一只兔,再算腿的总数符不符合条件,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最后经过了13次计算,终于找到了答案。)。

师:孩子们请你们再观察表,当把一只兔换成一只鸡时,总的腿数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小结: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每减少一只兔增加一只鸡,腿的总数都减少2只。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张表。

第二张表。

师:第二张表的第一栏与第一张表的数据是一样的,为什么第二栏数据就发生很大变化了呢?(引导学生得出,当假设只有1只鸡,19兔时,总腿数与条件中的54条相差太远,由此判断兔子的只数太多了,所以可以把鸡与兔多换一些)。

师:你们看第一次换了鸡只?(4只)你知道总的腿数减少了多少只?为什么?

第三张表。

师:谁来解释一下第三张表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得出:先是假设兔子数和鸡的只数各一半,发现总腿数偏多,于是肯定兔的只数多了,应该减少兔子的只数来增加鸡的只数。你能不能很快知道减少几只兔增加几只鸡?怎样想的?)。

4、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教材第80页和81页,请大家打开书看看。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你会利用表格解决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吗?(81页练一练的题单)。

第1题:学生完成后,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制表的过程和想法。在投影仪上出示学生的列表并请学生在全班交流。

大家已经会用表格解决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请大家思考,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其他方法来解答刚才的例题呢?(学生讨论交流:假设、列方程、画图等)。

第三题,难度要大点,可以让学生说说这道题与前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不同,谁有办法来确定需要车辆的总数范围。(先估算一下如果全部用大车要用多少辆?如果全部用小车要用多少辆?)。

四、拓展解决问题的方法。

刚开始有同学说用“画图的方法”,还有的说“用假设的方法”

现在请说说怎么用这些方法解决80页这个问题。

五、课内阅读:我们一起来看看“鸡兔同笼”问题的来历。

头:

鸡2条腿:

兔4条腿:

总腿数:

(列表)。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生1:鸡一个头,两条腿。

生2:兔一个头,四条腿。

(学生游戏,体验鸡兔同笼)。

师:谁来说说你们刚才是怎样数出有多少只脚的?

生:用鸡数乘以2,用兔数乘以4。

板书:鸡数2+兔数4。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发现?

生:当头数相同,而鸡和兔的只数不同,脚数就会发生变化。

师:如果头数和脚数都不变,鸡兔同笼,数头20个,数脚54只,你能猜出有多少只鸡和兔吗?现在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讨论)。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把你们刚才猜测的过程记录下来。

生发言:可以用画图或制成统计表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用统计表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师:谁来说说,统计表中每栏要表示什么?

师:现在请同学们独立地把你们猜测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方法。

(小组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记录的?

反馈总结:同学们记录的方法大致可纳成三种情况;逐一列举法、跳跃列举法、取中列举法。谁能说说这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学生发言)。

生:我们可以采用取中列表法,再结合跳跃列表法进行调整。

师:如何调整?

生:当发现在尝试过程中所算出的腿数比已知的腿数多,那么腿多的小动物要减少,当尝试过程中所算出的腿数比已知的腿数少,腿多的小动物要增加。

板书:猜测列举调整。

师:刚才我们通过了猜测列举调整等过程,解决了鸡兔同笼的问题,你们学会了吗?

师:鸡兔同笼的问题很有意思吧。早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里这记载着这样问题,后来传到日本,演变成龟鹤算。古代人真值得我们骄傲,可是今天你们是老师的骄傲,你们想出这么多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的方法,甚至有的同学还会自己设计问题,实在是了不起,希望同学们要把这种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发扬下去,将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对于我班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本人本想以游戏为开端想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本班学生学习基础差,参与意识不强,因此本人对本堂课不是很满意。

我认为我做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是,在这节课当中我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再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与猜测,去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师生共同经历了和得出三种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

1、在创设完情景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解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参与意思被动,是我没有预想到的。如果把前一部分改成让学生动手画图,可能效果会更好。情景创设上有漏洞,需进一步完善。

2、我在假设之后怎么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分析得较细,但对怎么假设觉得没有引导好,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只假设了鸡的只数,然后根据腿的数量去推算出兔的只数,误解了题意。

3、在总结规律是我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多动嘴说一说,也许课堂效果会更好。

4、由于时间练习量不多,最后一个练习题应有多种结果,也没有一一罗列。今后教学中要紧凑课堂结构,要少讲,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于练习。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

1、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师:大家同意吗?

(电脑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全班齐读)。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2、分析并理解题意:

(1)从上面数,有8个头就是说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也就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

(2)从下面数,有26只脚就是说鸡脚和兔脚总数一共是26只脚。

(3)问题是什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随学生猜想板书并验证。

4、介绍列表法:

师: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其实我们还可以有顺序的猜。“(电脑出示空的表格)。

小结:这种按顺序列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列表法。这样我们也就用列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5、介绍假设法:

当数字较大时,列表法就太麻烦了,能不能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1、)假设全是鸡:在鸡兔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的只数就会增加2只。同学们,想想看我们应该增加几只兔,脚的只数会变成26只脚。同学们这个过程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着用算式表示看看。

小结:刚才通过列表法我们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是假设全是鸡,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把这两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假设法)。

6、介绍孙子算经(抬脚法)。

课本做一做“龟鹤问题”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3105页内容。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

1、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师:大家同意吗?

(电脑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全班齐读)。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2、分析并理解题意:

(1)从上面数,有8个头就是说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也就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

(2)从下面数,有26只脚就是说鸡脚和兔脚总数一共是26只脚。

(3)问题是什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随学生猜想板书并验证。

4、介绍列表法:

师: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其实我们还可以有顺序的猜。“(电脑出示空的表格)。

小结:这种按顺序列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列表法。这样我们也就用列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5、介绍假设法:

当数字较大时,列表法就太麻烦了,能不能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1、)假设全是鸡:在鸡兔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的只数就会增加2只。同学们,想想看我们应该增加几只兔,脚的只数会变成26只脚。同学们这个过程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着用算式表示看看。

小结:刚才通过列表法我们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是假设全是鸡,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把这两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假设法)。

6、介绍孙子算经(抬脚法)。

课本做一做“龟鹤问题”。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的过程,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体会用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教师:这道题是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述的,雉就是野鸡,哪位同学看懂它的意思了?

教师:从题中获取信息,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既然“鸡兔同笼”问题能流传至今,就应该有它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

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2.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大家在刚才猜了好几组数据,经过验证都不正确,为什么猜不对呢?

数据大了不好猜,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把数字改小些,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你还能说出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1:鸡和兔共8只,鸡和兔共有26只脚。学生2: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

【设计意图】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隐藏条件,帮学生初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3.猜想验证。

教师: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先来猜猜,笼子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猜测需要抓住哪个条件?学生:鸡和兔一共有8只。

教师:是不是抓住这个条件就一定能马上猜准确呢?好,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大家来填一填,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来,开始。

学生汇报。

小结:这个方法挺好,能帮我们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预设:学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2:因为数字比较简单,所以列表法还可以用,但是数字变大时,列表法就会比较麻烦,会浪费很多时间。教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来尝试研究一下更简洁的方法吧。同学们再来观察自己刚才列的表格,看看这些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数学规律,请将你的想法跟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1:鸡的数量每减少1只,兔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也跟着增加2只。

学生2:兔的数量每减少1只,鸡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反而减少2只。

【设计意图】列表法虽然烦琐,但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习假设法的基础,因此也是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让学生以填表的方式初步体验鸡兔同笼情况下随着鸡或兔只数的调整,脚的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4.数形结合理解假设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我们一起继续来看这张表格,通过分析表格来将同学们的想法表述得更加清晰。(1)假设全是鸡。

教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学生:不是,我们是把一只4只脚的兔当成一只2只脚的鸡来算的。

教师:这样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学生:每少算一只兔就会少算2只脚。

学生:每只鸡比兔少2只脚,少了10只脚说明笼子里有5只兔。教师:你们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算式。教师以画图法进行演示:

8×2=16(只)。(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只脚。)。

26-16=10(只)。(把兔看成鸡来算,4只脚的兔当成2只脚的鸡算,每只兔就少算了2只脚,10只脚是少算的兔的脚数。)4-2=2(只)。(假设全是鸡,就是把4只脚的兔当成2只脚的鸡。所以4-2表示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只脚。)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只脚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也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2)假设全是兔。

教师: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有0只鸡和8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教师:笼子里是不是全是兔呢?这个时候是把什么当什么算的?学生:把里面的鸡当成兔来计算的。

教师:那把一只2只脚的鸡当成一只4只脚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学生:就会多算2只脚。

教师:请同学们像老师那样画一画,算一算。学生汇报:

8×4=32(只)。(如果把鸡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只脚。)。

32-26=6(只)。(把鸡当成兔来算,2只脚的鸡当成4只脚的兔算,每只鸡就多了2只脚,6只脚是多算了鸡的脚数。)4-2=2(只)。(假设全是兔,就是把2只脚的鸡当成4只脚的兔。所以4-2表示一只鸡当成一只兔,多算了2只脚。)6÷2=3(只)鸡。(那要把多少只鸡当成兔来算,就会多算6只脚呢?就看6里面有几个2,也就是把几只鸡当成了兔来算,所以6÷2=3就是现在鸡的只数了。)。

8-3=5(只)兔。(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鸡的只数就是兔的只数,8-3=5只兔。)(3)提出假设法概念。

刚才我们通过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来解决例1的,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算术方法中较为普遍的一般方法。

(板书:假设法)【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假设法的算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采用画图法,数形结合地引导学生根据图较为完整、准确地说明算理,学会思考,学会解释,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假设法的优越性。

(三)知识运用学生独立完成古代趣题。

【设计意图】运用已学的技能去解决古代“鸡兔同笼”问题,创设课堂教学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用列表法和假设法研究了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你学会了吗?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猜想列表法和假设尝试法使全体学生初步感知两种方法从数到形的转化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与解答过程,使全体学生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1:活动名称:初步感知猜想列表。

活动意图: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不断验证,使全体学生初步建立头和腿的联系。由于猜想的局限性,让学生通过列表法有序进行列举,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活动组织过程:(10分钟)。

1、出示例题:鸡兔同笼,有6个头,共16条腿,几只鸡,几只兔?

2、读题,审题,学生先猜测。

3、怎么确定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4、用列表法进行验证。

5、像这样把数字一一列举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6、那如果对大的数据来说,猜测或列表法会有什么问题?

7、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新的方法。

问题:会有重复或有遗漏。

活动2:活动名称:假设法尝试。

活动意图:让学生在猜测列表的基础上,运用假设法使全体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假设。在列表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以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形式,用课件动画的模式进行辅助学生,让学生了解算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活动组织过程:(20分钟)。

1、出示例题:鸡兔同笼,有8个头,共26条腿,几只鸡,几只兔?

2、假设全是鸡一共有多少条腿,比实际多还是少了多少条腿,多或少了谁的腿呢?

3、把上面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4、计算出结果,怎们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5、假设全是兔,又该如何解决呢?

6、小组交流,汇报结果,自我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7、说一说学习方法。

问题:假设中多或少的部分学生会有疑惑。

活动3:灵活运用。(10分钟)。

活动意图:通过鸡兔同笼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国古代数学的魅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鸡兔同笼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正确理解与运用,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活动组织过程:。

1、出示例题: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总共有26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几辆?

2、读题,审题,独立尝试。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汇报。

问题:本题的难点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联系不够。

:谈谈你的收获与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如何调控才能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如时间的把握、学生合作过程的控制、合作学习的效果等;要想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在课堂中注重培优辅困,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使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真正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有意义的练习及作业的设计要考虑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练习内容的层次性,手段的灵活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特殊规律,使学生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2、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从而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再认识,再分析,将列表的过程更优化。

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流程:

1、谈话:“同学们,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周,你们可以称呼我?今天需要我们共同配合,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为了表达谢意,我为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快来猜一猜,有多少?(5…)太少了?(50…)多了,(40…)少了(45…)差不多了,(46…)恭喜你,答对了,下课就由你发给同学们。

2、喜欢数学吗?数学不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你们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向你们推荐一种有趣的问题------鸡兔同笼。

1出示问题:“鸡兔同笼,有5个头,1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1)你从中获取什么信息?……。

(2)请你们猜一猜将鸡、兔可能是几只?(……)。

(3)把你猜的过程给大家说一说。

(4)板书学生的过程。

鸡123。

兔432。

腿181614。

(4)评价:从尝试简单的开始,一个一个的试,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方法多么简单啊?如果我们再横竖加上几条线,就成了美观的表格。看来,列表来解决这类问题还确实简单,如果现在将鸡兔的数量增加,还能解决吗?(重点引入列表)。

2、出示:“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几只?”

(1)自己先想一想如何利用列表来解决?

(2)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3)独立完成列表。

(4)汇报想法和过程。

小组1:逐一列表------假设鸡有1只,兔子有19只,那么就有78条腿,(腿多了,说明什么?兔子多了,怎么办?)鸡有2只,兔子有18只,那么就有76条腿,一只一只地试,学生把试的结果列成表格。

通过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每多一只鸡,少一只兔子,相应减少2条腿,)。

小组2:跳跃式列表------假设鸡有1只,兔子有19只,那么就有78条腿,要比54条腿多的多,因此,兔子的只数也可能多了很多,但是鸡的只数可以不用一只一只依次递增,而是从猜一只到猜5只(或者其它几只),当腿的条数在50到60之间,(提出问题:兔子可能是几只?到底是谁估计的更加接近呢?)。

引导发现:这样就减少举例的次数。并通过数据的调整来优化解题策略。

小组3:取中列表------假设鸡兔各有10只。

小组4:方程。

小组5;奥书班中学习过算术方法(让孩子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1、观察三种列表的方法,比较异同?

2、谈一谈;你们有什么感受?

1、课后练习1、2、3(比较不同-----答案是否唯一)。

2、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鸡兔同笼》一课作为我们教研组的展示课。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说实话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我们对与提高课堂效率的理解不一样,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段方法的应用自然也不一样。最后我们在组内研讨决定提高课堂效率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习题的处理。高效课堂的体现在一节课中应该是无处不在,他应该分布在教学的每一个坏节,如:重难点的解决,巩固新知的教学活动,例题变式题型的出示等。另外所教学的年级、教学内容不同也应该存在区别。

《鸡兔同笼》这一课我决定把突破重难点作为高效课堂的手段。课本介绍了3种解题方法,既: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列表法麻烦计算量大;假设法相对来说计算量小,但不容易理解;方程法容易列式不容易解方程教参中说这三种方法都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方法并没有提出方法优化。那么,克服三种方法的弊端就成了这节课的难点。于是课上在提出猜测法后解决问题的朴素解法(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后,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在汇报中三种方法都出现了,列表法由于数据小没有出现计算量大的问题,这时我引而不发。继续探究第二种方法——假设法。

学生汇报完后,我问其他学生有没有什么疑问,没有学生提问这时我问汇报的学生:“你为什么用6除以二?”让学生结合画图演示。说明多出6只脚,应再添6只,每只动物添2只,6只里面有几个2只就够添几只动物,所以用6除以2等于3,这三只动物添了2只脚就变成4只脚所以是兔子。在方程法的汇报中(由于这节课不是新授所以没有出现设鸡的只数为未知数的情况)自然避免了不好解的情况。紧接着回过头来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这时在汇报列表方法中出现了数据大的问题,学生的方法出现了我预想的“取中列表”也出现了“脚数找规律法”,在“取中列表”中接着算下去是难点,学生在汇报中用不同的方法(尝试法和根据脚数决定鸡和兔谁的数量增加谁的数量减少)解决了这个难点。

在习题中按照由易到难的层次安排了6道习题,我觉得提高课堂效率虽然不能单纯做习题,但是习题是不可缺少的。因为“鸡兔同笼”问题不是单纯的解决鸡和兔的问题还涉及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生能否灵活运用也是我担心的一个问题,例如:植树,坐船等。在坐船一题中我也安排了演示法加强理解假设法同时也总结规律多或少的只数、人数应该除以几。这样下来一节课看似解决了预想的难点,但是我也有一些遗憾例如因为不是新授所以没有出现第一次上课时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另外假设法没有出现类似假设全是鸡的形式,从这一点我也深刻的体会到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由于有些紧张在课堂结束时本想安排总结——同学们相互提醒做题应该注意的问题却忘记了。另外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语言比较生硬不自然。

课堂气氛不活跃。没有在新授中的探讨式气氛,如:新授时我问同学们喜欢那种方法,大多数学生说喜欢假设法,我说:“那好,我们来做一道题(植树、坐船问题)”做着做着,有的同学会问:”老师,接下来除以几呀?”没有类似这样的生成,整节课堂比较平静,平静像没有一丝涟漪的湖面,不活跃不生动。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同组的老师给我的一些建议,真的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是的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听取他人的宝贵意见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充实自己。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我把“鸡兔同笼”这个内容划分为两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个课时,在本节课中重点研究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我想通过本节课列表发现的规律为探索新策略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他们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对于列表策略有所体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多种列表方法,对于多种列表方法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优化,从而达到能灵活运用列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中我补充了其他的解法,但是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对列表方法这一常用方法的掌握。这是本节课的遗憾之处。

我觉得学习要让学生感兴趣地去学,发自内心的想去学,觉得学习是有用的。而鸡兔同笼问题来于生活。但它高与生活,它需要用一些数学策略去解决,而学习策略以后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课堂小结时我放手让学生对生活中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的举例,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此类问题是广泛存在的。进而凸显了本节课的价值。

结果是比较直接的,容易被大家重视,而过程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不仅要关注结果同时也需要关注过程。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一大亮点,有些学生想法很有创意但算错了,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表扬和肯定。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本节课主要是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这个题材,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重在研究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上。这节课上完后,自我感觉还不够理想,有些环节时间没把握好,更有一些细节未加重视,下面就谈谈我的反思:

一、在课始,我开门见山的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鸡兔同笼”问题;然后以一个数据比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来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法,探讨假设法和方程法等多种解题策略和方法,并加以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的理解解题方法,从而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二、由于“鸡兔同笼”问题在小学五年级时出现过,也有小部分学生可能在奥数书上见过,会做。大部分学生不是很会做,因此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到这个情况,所以在教学本课的重难点用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第一部分假设全是鸡时以老师引导进学生行分析,加以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然后学习假设全是兔时,以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和理解自己独立完成并说明对每步理解,再加以课件演示。通过这两步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应该基本能利用假设法来解答“鸡兔同笼”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学方程法,主要教给学生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从而让大部分学生能用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估计教学时间有些问题,所以只是简单提了下。

三、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都应该是在用假设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上,在这部分的设计上,我看了很多资料和课例。都说得较为简单,并有不同的说法。在假设全部都是鸡这里,用26-16=10条腿,这里应该说是“多10条腿”还是“少10条腿”呢,教材上只是简单的说“这样就多出了10只脚”,通过我和我们年级组其他教师的讨论,并看了很多教案和课例,我觉得以假设后的腿与实际比学生较容易理解,当说到这个问题时可以直接说“比实际少了10条腿,为什么少呢?是把兔当成鸡算了,”这里是把兔假设成了鸡,肯定应该是少算10条腿。如果说成“多10条腿,为什么多呢?”就不好给学生解释了。这样也便于同前面的把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就少2条腿联系起来。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我感觉多媒体课件虽然帮助学生非常直观的理解了“假设法”的这种思维过程,让复杂问题简单化了。但我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只是停留在直观、表象这一层面,只有少数同学将这一思考过程内化成成为了自己的一种解决这类知识的模型。

2、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够合理,导致本节课我并没有完成我预设的内容,导致最后没有时间来介绍古人的抬脚法。

3、应该在探究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所增强。

在经历这一次青年教师赛课的过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期望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这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而是能感悟到更多更广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研读与授课,我想我也收获了许多,这一个小小的广角,也给了我更大的视野,更大的世界。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开发。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

按照我对教材的理解,并遵照《新课程标准》中: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精神。首先以观察鸡兔的图片入手,让同学们发现动物身上隐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然后开门见山的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鸡兔同笼”问题;然后以一个数据比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来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法,探讨假设法和方程法等多种解题策略和方法,并加以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的理解解题方法,从而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接着引出《孙子算经》中的一个数据比较大的鸡兔同笼问题,先让学生用自己刚刚学到的方法进行解决,然后再激发学生“了解古人的解题方法”欲望,让学生自主的去阅读书中的一段阅读资料,了解古人的解题方法,并试着解释。老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古人这种独到的解题方法--------抬腿法。从而让学生受到古文化的熏陶,感受道古人的了不起。最后就是利用法学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同样也运用于生活。

“鸡兔同笼”在以前是属于奥赛典型题,如今编入新课程教材第十一册中。对学生尤其是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认为必须让学生经历从多种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展开讨论,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不断调整解题策略,逐步探讨出不同的方法,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灵活运用该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鸡兔同笼”问题。特别是用假设法解答,学生理解起来很难,为此我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先画8个圆圈代表8只鸡,每只鸡画2只脚,这样就有16只脚,缺了10只脚,再把其中的几只鸡每只添上2只脚就变成了兔子,所以有5只兔子。这样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了,学生很快理解了这种方法。

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的数学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数学家和经典的数学名著。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记载“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介绍古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巧妙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感受古人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文化的精髓,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结合本节课的数学内容,教师适当渗透了化繁为简、猜测验证、假设、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其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让学生了解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讲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安排了大量与“鸡兔同笼”有着类似数量关系的问题,让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周围世界,并且在这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存在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有意义的练习及作业的设计要考虑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练习内容的层次性,手段的灵活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虽然课已经上完,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也已经结束,但是我知道我们的教学工作并没有结束,我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自我反思、总结的时候了。

这一连串的疑惑多亏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语道破,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让我重新细细地、全面地解读教材,才明白其实假设法、画图法等与列表法并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几部分,而恰恰相反的,假设法、画图法与列表法一样都是在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教材将这一经典、传统的题目“鸡兔同笼”选编为“尝试与猜测”一节,其目的是借助“鸡兔同笼”这个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引导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即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和取中列表法。

让学生在参与观察、猜想、验证、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课初的随意猜想到表格中的有序猜想,从一般验证到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的发现,从列表法很快自然联想到画图法、假设法,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特殊到一般、从借鉴到创新、从肤浅到深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教师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如:用容易探究的小数量替代《孙子算经》原题中的大数量的“替换法”解决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用“列表法”、“画图法”等解决问题,渗透了假设的思想和方法。这些对于学生而言,无疑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鸡兔同笼问题是《孙子算经》中一道影响较大的名题,一直流传至日本等国,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众多数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教学中,教师把“数学文化”和《孙子算经》及其中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原题,用课件科学而生动地再现于课堂,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地传承和弘扬了经典的数学文化,较好地体现和提升了课堂的教学品味,也让“数学味”萦绕课堂,贯穿课堂始终。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同样的列表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层次。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交流时,有些学生用逐一列表的方法,也没去指责他们,而是肯定他们想出的方法有序且不遗漏。再引导学生从上往下看、从下往上看、从左往右看发现规律,体会鸡兔只数变化之间的置换关系。等待学生充分掌握规律,已经跃跃欲试了,教师再指引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变化规律在表格中调整验证过程,进行二次调整,快一点找到答案?学生不但可以应用跳跃列表法、取中列表法,来调整过程,而且部分学生已能把跳跃和取中的方法相结合起来列表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对解题技巧进行归纳与总结:做任何题目的时候,都要先认真思考、分析,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小窍门!

这样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来只要求从3道题中任选1道题进行解答,没想到一会功夫,已经一大部分学生把3道题都解答完了,就因为他们在自己亲身经历的调整过程中学会了将取中和跳跃的方法相结合,所以速度之快。这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学生学有不同的数学。

这是我教学这一课之前感到有困难的,也是我教学时做得不够到位的地方。比如:学生猜出鸡兔各几只后,有个别学生就开始用口算进行验证。此时,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觉需要列表的必要性不够明确。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上非常有名同时也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来看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

这是一道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要求鸡和兔各有几只,咱们不妨先来猜一猜,好吗?(学生猜教师板书)。

这几个答案到底有没有正确答案呢?谁有办法验证一下?

咱们班的同学就是聪明,就这么随便一猜就给猜出来了。给这个方法起个名字我们叫它什么好——猜测法(板书)在数学上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还常用到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等方法。(边说边板书)。

下面我想请大家通过自学教材来学习这些方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信心?下面请参照大屏幕上出示的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赛。

3、出示自学指导(课件出示)。

4、尝试应用。

自学时间到请看检测题(分三组用三种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1、同组对比纠错。

2、讨论提升。

(1)首先我们先来看列表法,请板演同学说思路,有不同思路可以补充。问:有比他列的数据少就找到答案的吗?是怎么想的?看老师的列法?有什么发现?(重点讨论可以从中间数据开始列)。

(2)请用假设法解题的同学说思路,说出两种假设方法。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从大家的眼神里我看到有些疑惑,这样我们在一起来整理整理思路。

学生说完老师转述结合课件出示图例分析两种假设方案,看两种假设方案下的到答案的式子分析每个数表示的不同意义从而总结出用总腿数的差除以单个差就得到其中一个的只数,得到的具体是那个要看假设与所得的规律。

(3)请用方程法同学说思路。教师结合学生出示课件。重点说依据(等量关系)以及设兔为未知数列方程在解方程时比较方便的原因。

1、巩固练习。

同学们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都能把问题解决了,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这个难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古代名题。在大约1500年前,我国有一本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书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道题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出示)“有若干鸡和兔,它们共有35个头,94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以前就是用这道题来测小孩子是否聪明,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

(1)学生解答后汇报(实物投影)。

问:多少人做对了?看来我们班上的孩子都非常聪明。有没有人用列表法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列表法的局限性。

有多少同学用“假设全是鸡”的方法?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呢?(计算简便)。

有多少同学用“假设全是鸡”的方法?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呢?(计算简便)。

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还没有完成,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图示)老师相信如果今天的时间足够的话,你们也一定能解决这道题。

2、今天我们喜欢用这种方法,在古时候古人也想了许多巧妙的方法。想不想了解一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古人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他假设每只鸡都抬起一条腿做“金鸡独立”,每只兔抬起两条腿做“玉兔拜月”。现在的总腿数就变成了原来的一半,这个思路非常新颖独特,我们把它叫做“抬腿法”。

这个方法被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想象成了更为美妙的动作,他假设看到:笼中的鸡和兔都在作一种古怪的动作,每一只鸡都用一条腿站着,而每只兔子都用两条后腿站着跳舞。这个不寻常的情况下,也只用了半数的腿,这种方法被称为“玻利亚跳舞法”“砍足法”和“玻利亚跳。舞法”解题思路是一样,他们都把鸡和兔的总腿数减半,使计算更加简便。这些都是古今中外数学家们的奇思妙想,为我们今后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策略。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课后对这个方法进行研究。

2、拓展练习。

3、大小钢珠问题问:你能找到这道题与“鸡兔同笼”问题相似的地方吗?

(在刚才的练习中选择任意二题完成)。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教学完《尝试与猜想》一课后,在一张综合练习的题卡上,出现了这样一道题。“鸡兔同笼,有17个头,2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这是课堂上练过的习题,并没有什么难度,我想孩子做起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个学生问我,“老师,这道题可以用“假设法”做。可是我已经忘了假设法怎么做了,你能告诉我吗?”我沉吟了片刻,回忆了一下我上“鸡兔同笼”的经过。

鸡兔同笼出现在“尝试与猜想”中,既然课题是《尝试与猜想》,那么编者的意图一定不再是让我们教给孩子做此类题的技巧,而是通过合理猜测和调整达到想要的结果。不管是枚举还是列表,都是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假设结果里正确结果更近。也就是要在一个合理区间中不断逼近正确的答案。我记得当时是通过一个幸运52的“猜价格”导入的。孩子在课堂中也展现了自己的很多思路,包括画图,有的孩子还在课外书上读过说让兔都抬起前腿,鸡都金鸡独立。这些有趣的解答方法虽然没有代表性,但也为课堂增添了很多乐趣。孩子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记忆还是很深刻的。后来我简要介绍了“假设法”。其实以前我们奥数内容是直接把这种方法教给孩子。这种方法孩子不易理解,也很难自己探索到,但老师教会后,这确实是解答此类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在新课改后,我们理解的是:让孩子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掌握一点知识更重要。所以再讲鸡兔同笼问题,课堂的主阵场交给了孩子,孩子自己先列举再调整,这样是费了一些时间。“假设法”的介绍时间相对就短了许多,孩子当时听懂了,过一段又忘了,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给他讲了一遍,他很快听懂了,高兴的走了。我实在不能保证他是不是过一段还会忘。

这件事过去了很久,我一直在想,新课改后,老师的许多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我们想给孩子最有价值的东西。最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方法。希望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伴随孩子的一生,即使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不做数学了,也可以用这些思路和方法来解决一些其他的问题。所以我们的价值取向就变了。当时间发生冲突时,我们更愿意让孩子多感受多经历,相对讲授和练习的时间就少了。象鸡兔同笼这样的问题学生掌握假设法,不反复练习是很容易遗忘的。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孩子的经历也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就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来取舍,我们选择了让孩子来自己体会尝试与猜测的快乐!可是,这个孩子的一句话却一直在我的心里回响:“老师,那样太麻烦了,请你告诉我吧”孩子有他自己的价值取向,他认为猜测再调整太麻烦,当他没有学到“假设法”时,他没有比较。但当他比较之后,他执着的选择了这个简洁的方法。虽然这个方法对于一个孩子的思维来说还是有点生涩难懂。但是,简洁明了不正是数学的魅力吗?我们总是想通过一些别的东西让孩子感受数学的美,当孩子感到数学的魅力去追寻时,我们还迟疑什么呢?对于课改,我们应以平常心去看待。我想,以后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一定不会迟疑。我会很高兴的告诉他:“孩子,你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老师乐意给你再讲一遍。”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课前我对我班的学生进行了估计。一小部分学生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但对于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节课当中,我决定主要借助教师引导探究这个手段,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合作中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鸡兔同笼》本来就是很抽象的课程,估计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也只能按照课本那样的列表法,再配合假设法,充分运用了动手操作这个手段,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师生共同经历了列表方法后,问:能用图形来表示鸡兔头和腿之间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画图的方法去试:先画8个圆圈表示8个头,再在每个鸡下面画两条腿,8只鸡有16条腿,还多出10条腿,把剩下的10条腿要给其中的几只鸡添上呢?(5只鸡分别添2条腿)。这5只就是兔子,另外的3只就是鸡。这时候有学生问能把动物都看成是兔吗?在师生们的共同操作下再把腿依次减少,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操作活动,但是,在画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这时候再介绍假设法就水到渠成了。也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生共同经历了二种不同的方法:列表法、假设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问题。学生很自然地选择假设法,自觉进行方法最优化。因为毕竟鸡兔同笼问题比较难。但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反思如下:

1、学生汇报时,可以多找学生汇报,其他学生可能会听得更明白。

2、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听不明白的及时向别人提问,及时解决不懂的问题。

3、学生比较喜欢假设法,但发现推理时思路不清,容易出错,如果及时指导学生写推导过程就会较好地避免问题的`出现。

本节课,在整个课堂中,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但在教学时间的控制上还略显紧张,一些环节的处理还应该在从主次的角度更好地进行设计。

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存在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如何调控才能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如时间的把握、学生合作过程的控制、合作学习的效果等。

2、要想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在课堂中注重培优辅困,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使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真正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

3、有意义的练习及作业的设计要考虑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练习内容的层次性,手段的灵活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 01-02 控烟宣传工作总结大全(19篇)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反思和总结自己在过去一个月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寻找解决办法和经验教训。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
  • 01-02 初一学生家长会发言稿(汇总21篇)
    家长会是家校合作的纽带,旨在加强双方的互动,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家长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可以对您的家长会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老师
  • 01-02 村委会宣传工作计划(实用20篇)
    工作计划书不仅可以用于个人工作,也可以用于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整体工作效能。工作计划书是为了规划和安排工作内容、目标以及时间等而编写的一种书面材料。一个完善的工
  • 01-02 意识形态领域研判分析情况报告(优秀14篇)
    对于工作中的情况报告,它可以帮助领导者了解团队的进展和问题,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的情况报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 01-02 高中期末考试总结(专业21篇)
    考试总结是一个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考试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01-02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精选17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一个月内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重要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提升工作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总结时提供一
  • 01-02 疫情影响停工报告范文(16篇)
    报告范文的写作不仅仅是一种任务,它还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请大家积极参考这些报告范文,有时候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观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
  • 01-02 肥胖调查报告格式图大全(22篇)
    调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趋势、消费习惯、社会问题等,对企业决策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01-02 购买物品合同大全(18篇)
    在合同协议中,各项条款应该明确具体,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同协议模板,供您参考和使用。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适应。甲方(供方):____
  • 01-02 安全管理个人年度总结不足(汇总23篇)
    个人总结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优化自己的行为和决策。面对这些个人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共性和个性,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避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