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汇报(通用16篇)

时间:2023-12-24 15:17:13 作者:MJ笔神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工作方向。工作汇报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技能,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20xx年推进乡村振兴战实施方案》中我站承担的工作任务,我们以绿满郾城建设为工作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和“宜居宜业”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美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村庄绿化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xx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x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xx亩的防护林基地。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2.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质。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升档次,形成乔灌花结合、落叶与常绿相搭配的通道绿化景观。在沙河、颍河、吴公渠、幸福渠等4条河流两侧退耕还林,完成水源涵养林1000亩。龙城镇在坡大线单侧不低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500亩。

3.农田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美丽乡村道路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以区级道路、环乡道路、沟渠、田间已硬化生产路为重点,按照“一路(沟)两行树”标准,提升完善了农田林网防护功能。

4.镇村绿化美化有序铺开。以创建“市级园林式乡镇”、“市级绿化示范村”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绿化美化政府所在地及四周环境,并择优选择1—3个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其中7邓村在村庄周围营造生态观光林基地850亩,栽植水杉、青桐、雪松等16个品种6万多株;7和龙城镇7村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市政府各奖励1万元资金。

5.林业产业稳步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增扩猕猴桃、葡萄等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和提升乡土树种及珍稀名贵树种培育基地,做优、做强林业产业品牌,实现林业产业精品化、规模化、基地化。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000亩,主要集中在7等镇;如7佳程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龙城镇幸福村增扩猕猴桃种植面积400亩,李集镇李集、老集等村新发展猕猴桃255亩。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20xx亩,主要集中在新店、商桥、裴城等镇;如7等村新种植复叶槭、玉兰苗木400亩,旺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裴城镇胡刘村增扩白蜡、北美枫香等苗木培育面积220亩。

7月份,我站牵头,组织全区36户苗木花卉经营主体成立了郾城区花卉苗木产业技术联盟。组织联盟单位外出考察学习,建立微信群,积极搭建各种信息平台。目前正在筹备郾城花木网站,开展专业性生产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联盟的成立,为培育壮大我区特色林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1.工作思路。

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以“大绿化、大生态”为发展理念,以廊道绿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围村林,建设森林乡村,打造森林特色小镇。

2.工作打算。

完成造林面积1.65万亩。其中:廊道绿化规划面积1.53万亩。重点打造石武高铁、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孟平铁路、g107、s238、s220等7条省级以上道路,坡大线、后魏线等8条县乡道路,沙河、颍河等7条河渠两侧防护林带。

围村林规划面积0.12万亩。每个农业镇按照“集中连片新发展面积100亩以上”的要求,至少在2个行政村村庄外围建设围村林。

文档为doc格式。

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汇报范文

深入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是市委、市政府的一件大事,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群众满意工程,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武汉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和市工业控股公司党委《关于深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意见》要求。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结对共建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xxx任组长,工会主席xxx,团总支书记xx、教师xx担任组员的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使共建工作有了组织、队伍、人力保障。

20xx年12月15日开始驻村干部xxx、xx驻村开展工作。他们对农科村进行了认真全面细致的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挨户走访、召开各种会议、与村干部和村民交谈、查看资料等大量仔细的工作,全面掌握了农科村的耕地面积、农作物的种植、全村户数与人数、人口结构与人口分布、全村经济收入与人均收入、基础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以及主要制约农科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掌握了村情民意。调研情况如下:

(一)农科村的自然情况和问题:

1。73亩,没有多余土地。

第二、劳动力资源不丰富;有211户居户,有村民767人(20xx年统计),其中男401人、女366人、外出务工217人、60岁以上71人,低保12户、困难家庭17户、残疾8人,全村下属小组(自然村)7个。

第三、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多余土地少,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严重缺乏,农科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处在江夏区平均数以下。

(二)农科村党支部和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

村委会成员4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1人,委员3人(原党支部副书记20xx年选举新班子后已退休,闵家腾被增选为村委委员),其中:女委员1人;村现有党员25人(20xx年),其中男22人、女3人;农科村两委班子团结,敬业精神强,工作作风扎实,自觉执行规章制度,村“两委”成员在群众中威信较高。

农科村建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如:民主管理制度;;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村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计划生育制度;共青团工作制度;民兵保卫工作制度。

(三)农科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得益于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农科村村内全部通上了水泥公路,与法泗镇周边其他村也痛上了公路,自来水管全部进村到户,村里建有公共厕所、垃圾集中站等公共设施。国家土地税费减免和补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农民普遍得到了实惠。

但是,由于集体经营性收入少,村无力建文化活动学习场所、宣传阵地、村方位标志、无互联网平台等。村民缺乏文化知识和技能,缺乏科技信息,缺乏开放的思想观念,缺乏市场信息的指导。

按照上级精神的要求,共建工作要着力在“五个一”方面下功夫,即: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项目、一套好制度、一个好规划、一个好阵地。根据“五个一”并结合农科村实际情况,学校及时制定了《武汉机电工程学校与农科村“结对共建”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发挥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的优势实行文化扶贫,将农科村及周边村的初、高中毕业生招入学校进行学历教育,减免学费和住宿费,100%推荐就业,实现“一人读书、全家脱贫”,“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帮助村委会建立文化宣传栏、宣传橱窗,赠送办公电脑;为村民建活动场所等,培训村干部学会使用电脑,帮助搭建网络平台;加强农科村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帮助建立团组织,完善农科村各项制度;在两年内投入资金修建改造该村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帮助减少农业灾害,提高增收能力。

在共建工作中,共建双方紧紧围绕共建方案,,重点突出“五个一”,按照涂勇书记提出的“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而开展工作,收到了实效。

1、制定了项目和规划,提高了农民增收创收的能力。农科村地处法泗镇的西北边,由于是国家规定的粮食种植基地和农田保护基地,只能以种粮食为主。为了搞好共建工作,学校于20xx年1月20日邀请农科村村委会全体成员,来校进行参观交流,相互达成共识:即共建项目以修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提高粮食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为主。

两年来,学校先后投入近30000多元修建了农科村水利灌溉设施和水渠205米、修建垮塌体积50多立方的水泵机台,工程于20xx年3月18日修建完工,保证了近300亩农田正常灌溉,避免了村民的经济损失。在这项工作中,校党委书记xxx经常到村检查敦促,驻村干部xxxx常到工地现场检查施工质量。在立项初期,农科村村民就提出建一口水塘,供村民浇灌、洗衣。20xx年5月,学校出资四万元,帮助农科村新挖修建了一口2000多平方水塘,解决了二队村民长期盼望解决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在对村情民意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与农科村共同制定了农科村《20xx—20xx年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规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原则、组织领导、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事业建设、民主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等。

2、建立了一个好班子,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素质。驻村工作注重抓好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教育,帮助农科村党支部开展党员“争先创优”活动,建立了《村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制定了《农科村党员干部学习计划》,完善农科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

驻村工作组深入到全村,了解党员干部的基本情况,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和人员结构情况,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建设的方案。工作组参加了全村“两委”班子的各项会议,积极讨论“两委”班子建设的办法措施,做到每月开展一次全村党员干部学习活动,由驻村干部苏发翔同志讲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农村党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等内容,使全村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创新了观念,增长了知识,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得到了全村党员干部的一致认可。

农村要致富,主要看干部。20xx年8月11日,农科村进行了班子换届选举,驻村干部自始自终参加了选举全过程。使选举在民主、平等、公开的氛围中进行,顺利地选出了新村长,使当选的两委班子、素质高、能务实、年轻化、群众信得过,为新一轮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建设一个好阵地,改善了村委会办公条件。

按照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村委会规范建设的统一要求,我校与农科村共同建立了文化宣传栏、宣传橱窗,修整理村委会办公室,建立了民主管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服务便民等工作机制,实行了干部值班制,并向村委会赠送了办公电脑、电视机等办公用品,帮助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提升了农科村党支部、村委会服务群众的能力。

20xx年学校又投入10000多元资金在村头新建了村民娱乐活动场所,安装了健身器材、石椅石櫈、文化知识宣传栏,供村民休闲健身,改善村民精神生活条件。

4、建立一套好制度,推进了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按照建设“五好”的要求,驻村干部帮助建立和完善了《党员干部学习制度》,《组织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监督制度》、《计划生育制度》、《民兵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共青团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三资管理制度》、《五议五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12项基本制度。提升农科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使农科村工作有章可循,民主治村。同时坚持制度上墙,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

5、落实“三万”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为村民服务的意识。

20xx年3月,市委、市政府发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简称“三万”活动)号召后,学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及时成立党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三万”活动方案,驻村干部按照市委提出的宣传政策、走访民情、兴办实事、促进发展的要求,坚持做到“三宣传”,与村干部一道开展“三进三访”即:进每一户农家,访每一位村民生活状况;进每一个村湾,访每一村组的收成状况;进村委会,访党的政策落实状况。学校驻村干部共走访了全村的7个小组,走进了171户村民家庭,200多位农民,驻村干部走破了鞋、磨破了脚,全村一户都没有漏掉。学校还编印了《武汉市强农惠农政策汇编》发到全村村民人手一册,完成了171份问卷调查和50份抽样表,建立了农户家庭档案,在“三万”活动中学校坚持五出,即:出干部、出思想、出资金、出措施、出办法,解决了该村村民多年期盼解决的实际困难,使农科村党员干部面貌焕然一新,坚定了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

近两年来,学校在与农科村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中,做实事、求实效,取得了成果。

1、领导亲自走访慰问困难村民。武汉工业国有控股公司党委文书记、高经理、组织部齐副部长、校长肖鸿光、党委书记邱桂芬、学校部分中层干部以及驻村干部在抗洪救灾和春节等期间,实地考察了当地农业生产状况和村民的生活状况,多次走访慰问农科村困难家庭、五保户和残疾家庭,慰问达60余人(户)次,发送慰问金和慰问品共计20000余元,使村民们感受到共建单位给予的温暖。20xx年7月,连续暴雨导致法泗地区洪涝灾害,农科村为支援抗洪,派出了劳力上堤抢险,学校领导得知情况后,公司领导、校党委书记带队立即组织慰问,并送去2000多元的物资和慰问品,对法泗镇抗洪抢险给予了支持,也得到全体村民的一致好评。

市xxxx公司党委书记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深入农科村走访了解情况,定期专题研究部署结对共建工作;学校也定期召开办公会研究共建方案;校党委书记xxx定期到农科村了解情况、商量工作;校长xxx也亲自下村参加调研,共同研究制定方案,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共建工作;法泗镇党委、扶贫办林主任对农科村的共建工作给予了极大帮助。各级领导的重视,为结对共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2、购买粮食帮助村民增收创收。近两年来,为帮助农科村增加收入,学校投入54800元,三次购买了农科村粮食共计13700多斤,帮助农科村村民增加收入。

3、村校互动共同商讨共建工作。学校四次将村委会成员请到学校进行交流互动,校领导与农科村班子成员达成共识:村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教师资源优势和剩余劳动力优势开展培训,帮助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将为在我校就读的农科村村民子女减免学费。通过村校交流,村班子成员开阔了视野,为进一步推进共建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条件以及双方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共建工作还存在不足的方面,如:集体性经济发展缓慢、土地资源匮乏、村民文化素质不高、视野不开阔、双方经济实力的局限等等,制约了该村的致富之路。

尽管共建工作即将告一段落,我们希望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学校也将继续发展村校情谊,继续发扬共建精神,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

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汇报范文

2020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力打好乡村振兴攻势2.0版,牢牢守住“三农”战略后院。有2个区市入选省部共建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3个区市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2个区市入选山东省农村改革试验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莱西大花生获评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一统领三融合”乡村治理经验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0)、全国首届畜禽种业高峰论坛、中国国际农业投入品博览会等在我市成功举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为重点,推进“重中之重”“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四个优先”等重要要求落实落地,乡村振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一)全面建立“顶格协调”领导机制。依托“1(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5(五大专班)+n(n个攻坚小分队)”组织领导体系,全力攻坚乡村振兴攻势2.0版105项重点任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乡村振兴推进会4次,分管领导主持召开28次,通过“云视频”,直连48个镇街党委书记,协助镇街解决问题73个;市人大召开乡村振兴攻势质询会,组成小分队,每季度开展一次现场督导调研,倒逼任务落实;市委农办牵头组织暗访督查11次,一对一下达提醒函77次,条块结合抓落实,形成了“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统筹推进格局。

(二)全面健全“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突破十大行动”方案(2020-2022年)》《打造农业“国际客厅”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2020-2022)》《关于在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打造齐鲁样板中更好发挥镇(街道)作用的指导意见》《青岛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清零行动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细则,进一步巩固拓展“1+1+5+n”乡村振兴制度体系。

(三)全面强化“四个优先”政策导向。整合涉农资金34.37亿元,发行支农专项债9.3亿元,推动设立2支总额33亿元的乡村振兴产业基金,打造“金融宝”等银企合作新平台,涉农贷款余额超过3000亿元、增长15%。在全国率先创设乡村振兴英才奖,探索涉农职称“民企直评”,连续7年将农民培训列入市办实事,培育高素质农民13.5万人。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流转土地经营权318万亩,带动100多万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分享增值收益。稳步试点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平度市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工作。

以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服务专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为引领,纵向延长产业链,横向拓展新业态,乡村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一)守住稳产保供“基本盘”。面对疫情冲击,迅速出台稳产保供12条,粮食总产稳定在300万吨以上、蔬菜总产稳定在600万吨以上,生猪产能基本恢复正常年份水平。对319家民生农企“一对一”定点包保,发放近5000个“战疫”通行证,牵线277家生产基地与121家阳光采购单位直采直销,组织了50多场“直播销货”“网红带货”,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过70亿元。大力推进科技兴农,获市级以上科技奖项69项,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4处,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010个,发布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78项,实施绿色防控406万亩、统防统治450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

(二)抓牢项目投资“牛鼻子”。把“双招双引”作为第一战场,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农业“国际客厅”,打造青岛“国际种都”,引进新希望、益海嘉里、正邦等亿元以上涉农大项目15个,欧洲第一的claas农机巨头落户我市,32家田园综合体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29亿元,新增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整镇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10个,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倍以上。推动20多个涉农项目“走出去”,中非棉业入选中非经贸合作典范项目,荣获联合国表彰。

(三)下好规模经营“先手棋”。综合运用“平台公司+”“大项目+”“土地整治+”等“组合拳”,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建成特色农业精品园区1028个,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2.8万家,实施政府购买生产性社会化服务33万亩,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9%,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达68%。新建畜禽标准化规模场30处,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8.5%,争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3处、占全国1/9,在近海放流重要经济渔业苗种2.3亿多单位。

(四)打造融合发展“全链条”。牵头推动与潍坊、威海等胶东五市签订胶东经济圈农业一体化发展协议,联动发展、提质增效。围绕培育头部企业,遴选培育新一代“青岛金花”农企1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13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2个,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围绕补齐薄弱环节,建成363家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46个产地批发市场年交易农产品1520万吨、547亿元。围绕构建质量品牌提升体系,开展标准化提升行动,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0项,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263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率达到70%;开展“利剑护农”行动,组织农产品快速检测40万批次,查办违法案件992起、罚没款699万元,地产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超过99%;开展“青岛农品”推介行动,以展会、节会、媒体等为载体,扩大“青岛农品”品牌影响力,打榜“中国区域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第二位,全市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912个,马连庄甜瓜等5个农产品入选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名录。

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点,统筹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把美丽宜居乡村打造成国际大都市“后花园”。

(一)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建立“区市统筹、镇街监管、村级收集、市场化服务”的“3+x”城乡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新增13处镇级农村垃圾处理终端,形成“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链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村庄(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统筹改厕提质和污水治理,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300户以上村庄公共厕所实现全覆盖,涉农区(市)改厕智能管护平台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占比达到60.9%,莱西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县域连片集中治理。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守护好“绿水青山”,在全省率先出台农业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5%,化肥农药连续5年保持负增长。充分激发农民主体作用,推行星级评定等6项制度,促进农民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村容村貌全面提升,国家级卫生县城、卫生镇比例均超过8%,省级卫生村比例达到30%。对890个村庄进行绿化质量提升,全市村庄平均绿化覆盖率达到30%。

(二)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实施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6个、市级示范村100个、省级美丽村居10个,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28个,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率达到27.08%,传承乡村文化、带动农民增收的美丽载体日益壮大。依托1056个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推动职能下沉、干部下沉、服务下沉,构建群众身边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三)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完成了10座中小型病险水库和11座大中型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工程。1322个单村供水村庄实现净化水设施安装全覆盖。完成9万农户的清洁取暖任务、累计达19.27万户,镇(街道)建成区实现天然气管网全覆盖,完成现有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农村基本实现村内道路“户户通”,行政村通光纤率达到100%、4g覆盖率达到99%以上。

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乡村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组织振兴统领乡村振兴的新格局日渐成型。

(一)进一步提升“一统领三融合”质量水平。出台《青岛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指导标准》,高质量筹备召开纪念“莱西会议”30周年座谈会。多元化多渠道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组织108名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体悟实训,选派20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党组织成员,43名商协会企业家会员到村担任党组织副书记,121名乡村金融助理服务乡村振兴,整顿转化59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培育113个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出台《关于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西海岸新区全省村“两委”换届选举试点。

(二)进一步健全抓镇促村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在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打造齐鲁样板中更好发挥镇街作用的指导意见》,推进“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下放161项公共服务事项,推动6800多名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实现镇街干部收入高于同职级区市直干部20%以上。制定《关于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级议事决策机制的指导意见》,创新推行党员议事代表制度,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村级议事决策全过程。

(三)进一步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深化128个乡村振兴工作队联镇帮村、839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工作,引导村党组织领办3800多家合作社,镇党委领办78家合作社联合社,打造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升级版”。高质量推进中央财政资金扶持90个村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庄超过80%。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99.1%的村庄完成了改革任务,483.4万农民成为集体经济股东,量化集体资产449.5亿元、分红14.4亿元;实施“一巩固三强化”行动,清收集体债权8.4亿元,纳管闲置资产3亿元。

(四)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新改扩建农村幼儿园10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5%,新增中小学优质学位1.7万个,全市90%的普通中小学校达到高水平现代化学校标准。新创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00个,选派382名医师参加卫生支农工作,实现123家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8处,农村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47%。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保障城乡低保对象8.9万人,发放低保金5.8亿元。

以平台承载、示范引领、文化传承为三大支撑,统筹文化资源、协同攻坚推进,乡村文化兴盛氛围日渐浓厚。

(一)引领乡村文明风尚。全面启动、全域展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部建成,创建镇(街)文明实践所135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49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82.93%。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成结婚礼堂115处,为460多对新人举办新式婚礼,推行生态文明安葬方式,全市重点区域散乱坟墓整治率达到100%。

(二)巩固乡村文化阵地。建成文化馆分馆153个、图书馆分馆208个、基层服务点5000多个。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首届地方戏展演、乡村广场舞大赛、首届乡村歌手大赛,组织各类农村文化活动4.7万场,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演出4682场,开展“希望的田野”等志愿服务活动600多场。

(三)加强乡村文化传承。新建2家“乡村记忆”博物馆、总数达20家,评审第四批青岛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到180项,开展非遗展演展示、传承人讲座等系列文化活动50多场,受益群众20多万人。胶州市“多彩非遗上合有约”项目获评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

以外引内培、机制创新、政策保障为工作重点,久久为功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人才下乡留乡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一)加强涉农人才引进。协助中国农机研究院在即墨蓝谷设立了山东分院,引进7名专家学者;推动青岛农业大学创建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引进涉农博士70余多人;举办2020年青岛市人才政策进高校暨招才引智名校行,引进涉农人才2万人;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招募“三支一扶”人员117名、较去年增加46名;实施乡村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定向委培涉农区市就业公费师范生105人、基层医疗机构公费医科生27名,首批接收公费农科生6名。

(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优先保障涉农镇街用编进人计划,为涉农镇街下达机关用编196名、事业单位用编225名、卫生院用编395名;推行乡镇专技人才直评直聘、特岗评聘政策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高级专技职称制度,完成首次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509人、首批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319名;出台《青岛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扶持返乡入乡创业人员3233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技能培训2.38万人,省级服务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培训超过6000人。

(三)构建示范引领体系。在莱西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市场化配置试点,在全市开展乡村人才振兴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从发掘的56个典型中遴选出马铁民、耿琪超、王伦世等一批新时代高素质乡村人才,在cctv农业农村频道、“凤凰网”凤观青岛栏目等国家媒体宣传推介,引领带动广大人才扎根乡村、建功立业。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汇报

优秀作文推荐!按照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八个推动"要求,湘潭经开区积极推进响水乡派驻村朝龙村乡村振兴工作,5月10日,朝龙村乡村振兴驻村队队长、第一书记组织支村两委、乡联点干部就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方案开展座谈会。

会上,大家积极出谋划策,村内环境卫生治理和环境美化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村集体经济壮大的问题和出路,村内水质污染治理的.问题,如何争取在2年内建成省级文明示范村,5年内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能成,我们要有计划的推动本村的发展,着眼全局,一年内能做成什么,两年内能做成什么,5年内能做成什么,有计划的积极推动,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中真正受益,收获幸福。”朝龙村乡村振兴驻村队队长、第一书记说道。

“朝龙村班子内部很团结,在工作上我们会做好坚强的后盾,为朝龙村乡村振兴工作一起积极努力。”响水乡联村干部为朝龙村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发声。

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汇报

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精心谋划、精致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02x年xx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卫规范作业,现有环卫人员xxx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按照集镇每千人配x名、每个村配x—x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xxxx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设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变“两步”,采取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管理模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xx%,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xx%以上。202x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xxx万元,较202x年相比增长率达xx.x%。大量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提供了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推进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镇率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覆盖,村民参与率达xx%。

强化宣传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圾分类实质运作为基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进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汇报

马蹄藏族乡黄草沟村属于纯牧业村,牧民群众随季节转场放牧,居住比较分散,驻村工作队立足实际,多点发力,凝聚合力,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有效助推了牧村变美、产业变强、牧民变富。

深入草场牧业点,让牧民群众“学”起来。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好每月的入户走访活动,借助牧民群众集中搞防疫时机,深入牧业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理论方针、惠民惠农政策、疫情防控知识等向牧民群众宣讲,将“文件话”转变为“家常话”,让老百姓不误牧业生产时知晓上级文件精神和惠民政策。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深入牧业点开展宣讲15次,覆盖群众300余人,并深入夏季牧场,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庆祝建党101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有效丰富了牧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营造形成了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丰富业余生活,让乡村氛围“活”起来。利用“元旦”“三八”“五一”等节点积极组织牧民群众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对全村涌现出的好婆婆、好媳妇、好青年和致富能手等先进典型进行表彰,为全村树立了正能量。在20xx年中秋节,驻村工作队共邀老百姓欢聚一堂,开展“民族团结话中秋,佳节共叙一家亲”主题活动,组织大家坐在一起唠家常,谋发展,话未来,进一步凝聚人心,让乡村氛围“活”起来,深受老百姓一致好评。

开展环境整治,让房前屋后“靓”起来。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指导员”的作用,组织村“两委”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保洁员管理和人居环境门前“三包”等制度。并依托固定党日活动,针对保洁盲区组织全体党员和保洁员进行彻底清理,对定居点牧民家房前屋后卫生开展集中整治,建立了村级卫生评比“红黑榜”,对评比为“红榜”的家庭在巾帼佳美积分超市中给予一定积分,并在其超市中兑换相应物品,村民对保持家庭干净整洁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营造了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点对点结对帮扶,让钱袋子“鼓”起来。发挥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桥梁纽带”作用,借助帮扶单位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帮助谋划主导产业的发展,以村内2个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强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带头示范+带动全村农牧户”生产发展模式,使党员示范引领嵌入到推进产业发展中,带领牧民大力发展舍饲喂养,全村特色畜牧养殖业呈现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20xx年上半年,全村羔子出栏1.1万只,牧民的收入持续上升。

文档为doc格式。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汇报

20xx年6月驻村以来,驻工作队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选派办”的精心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团结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为抓手,认真履行“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职责任务,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就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开展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是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固本强基工作,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驻村以来,我们多次组织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清自身职责任务,迅速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去。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力争快出成效,多出成效,我们虚心向村干部学习,向老党员学习,向群众学习,并认真查阅上届驻村干部移交的资料,梳理工作重点、难点,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驻村工作。

(一)虚心学习,了解工作特点。一是向单位领导请教。在驻村工作前后,主动向单位领导请教,向他们学习农村领导艺术、农村工作经验和办法,大大增强了做好驻村工作的信心。二是向基层干部请教。村干部长期从事基层工作,对农村最新情况比较了解,有非常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是学习从事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宝库。驻村以后,我们充分抓住各种机会,虚心向村干部请教,尽快熟悉和掌握开展农村工作的办法。三是向村民请教。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做好农村工作,深入了解农民的想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驻村以来,我们有意识地向村民了解他们对村“两委”干部及村内各项事务的意见、建议,做到心中有数,为日后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调研,了解村情民情。一是向村“两委”干部了解。村“两委”干部是农村工作最直接参与及管理者,对本村的各项事务比较熟悉。驻村后,我们与村“两委”干部逐一交谈,对本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范湾村位于方集镇东南,辖13个自然庄,25个村民组,904户,5003人,中共党员85名,耕地面积420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61人,20xx年已全部实现脱贫。边缘易致贫户30户、95人,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5万元。范湾村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种植、养殖和务工。种植业主要以种植花生、旱稻、小麦、中药材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殖黄牛、肉羊、生猪、肉鹅为主。近年来,在上级惠农政策和帮扶单位帮扶下,全村发展种植大户16户,养殖大户22户。种植大户种植西瓜、大棚蔬菜和中药材600余亩,养殖大户养殖肉牛500余头、肉羊2000余只、肉鹅10000余只。二是向村民了解。对本村的具体情况,村民最有发言权,驻村后,我们对全村村民逐户进行走访,通过入户走访,基本了解掌握了范湾村的村情民意。三是学习村规民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法行政,开展农村工作,除了需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了解村规民约。驻村后,我们全面学习了范湾村的村规民约,从而掌握了处理农村事务的.理论依据。

(三)明确思路,制订工作计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村“两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整理,结合范湾村实际,制定了《驻方集镇范湾村工作队20xx年工作计划》和《驻方集镇范湾村工作队三年工作规划》,依据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撰写了《方集镇范湾村调研报告》,明确了驻村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一)宣传教育党员群众。驻村以来,我们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推动村“两委”干部,深刻领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议事会等途径,宣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深入宣传教育群众,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切实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二)建强村党组织。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按照“政治过硬、能力较强、作风正派、清廉务实”原则,主持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目前,村“两委”正式选举产生,并正常运转;重点围绕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推动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拓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培育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吸引各类人才回村发展创业。20xx年,范湾村党组织共发展党员5名,为范湾村党组织输送了一批新鲜血液。

(三)推进强村富民。组织村“两委”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对191户已脱贫户和30户易致贫边缘户做好常态化监测和精准帮扶;大力发展范湾村种植、养殖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盘活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范湾村振兴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四)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驻村以来,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治理、新医保筹资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实际解决了范湾村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主要做了如下4件事。一是与县农业银行、县农商银行协调,为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协调低息惠农贷款160万元,解决了大户生产缺资金的燃眉之急。二是紧扣“乡风文明”主题,组织成立“方集镇范湾村文明健身队”,争取企业捐助资金10000元,为健身队购置演出服装50套,手套200双,照明设施1套,音箱1个,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资条件。三是多方筹资5万元,维修村内损毁太阳能路灯94盏,大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四是与肥西县花岗镇杨湾村开展结对共建,争取扶助项目和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造。

(五)狠抓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经常组织学习各种政策、涉农文件和各种农业科学知识,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当好帮扶政策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信息员、乡村振兴的战斗员、资金项目的监督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和乡村治理的指导员。

(六)严格遵守纪律,坚持专心驻村。严格遵守驻村制度,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岗;落实“五天四夜”要求,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做到事前请假,事后销假;严守财经纪律,涉及到的经费开支项目,一律上村“两委”会研究,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执行。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忙于自己家里的事,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85名党员中,年龄普遍偏大,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带头示范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外出务工党员较多,加之平时农活忙,党员会议组织不多,基层组织活力发挥不够到位。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范湾村为典型的农业种养村,集体收入来源狭窄,收入较少。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的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范湾村每年劳务输出2600余人,但一直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多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漠,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村民有成立村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村民文化生活开展的不够理想。

(四)热点难点问题。党建工作质量有待提升;村扶贫车间多年闲置,未能充分利用;因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太少,不能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范湾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真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驻村工作队的思路:一是帮助村党总支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党总支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一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20xx年,计划发展党员2一3名。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中药材,拓宽中药材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农田排灌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畜牧养殖示范户建设。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中药村种植和畜牧养殖,使范湾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展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组织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村室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三是经常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活动。五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树社会新风,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6月驻村以来,驻工作队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选派办”的精心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团结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为抓手,认真履行“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职责任务,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就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开展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是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固本强基工作,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驻村以来,我们多次组织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清自身职责任务,迅速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去。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力争快出成效,多出成效,我们虚心向村干部学习,向老党员学习,向群众学习,并认真查阅上届驻村干部移交的资料,梳理工作重点、难点,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驻村工作。

(一)虚心学习,了解工作特点。一是向单位领导请教。在驻村工作前后,主动向单位领导请教,向他们学习农村领导艺术、农村工作经验和办法,大大增强了做好驻村工作的信心。二是向基层干部请教。村干部长期从事基层工作,对农村最新情况比较了解,有非常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是学习从事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宝库。驻村以后,我们充分抓住各种机会,虚心向村干部请教,尽快熟悉和掌握开展农村工作的办法。三是向村民请教。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做好农村工作,深入了解农民的想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驻村以来,我们有意识地向村民了解他们对村“两委”干部及村内各项事务的意见、建议,做到心中有数,为日后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调研,了解村情民情。一是向村“两委”干部了解。村“两委”干部是农村工作最直接参与及管理者,对本村的各项事务比较熟悉。驻村后,我们与村“两委”干部逐一交谈,对本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范湾村位于方集镇东南,辖13个自然庄,25个村民组,904户,5003人,中共党员85名,耕地面积420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61人,20xx年已全部实现脱贫。边缘易致贫户30户、95人,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5万元。范湾村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种植、养殖和务工。种植业主要以种植花生、旱稻、小麦、中药材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殖黄牛、肉羊、生猪、肉鹅为主。近年来,在上级惠农政策和帮扶单位帮扶下,全村发展种植大户16户,养殖大户22户。种植大户种植西瓜、大棚蔬菜和中药材600余亩,养殖大户养殖肉牛500余头、肉羊2000余只、肉鹅10000余只。二是向村民了解。对本村的具体情况,村民最有发言权,驻村后,我们对全村村民逐户进行走访,通过入户走访,基本了解掌握了范湾村的村情民意。三是学习村规民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法行政,开展农村工作,除了需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了解村规民约。驻村后,我们全面学习了范湾村的村规民约,从而掌握了处理农村事务的理论依据。

(三)明确思路,制订工作计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村“两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整理,结合范湾村实际,制定了《驻方集镇范湾村工作队20xx年工作计划》和《驻方集镇范湾村工作队三年工作规划》,依据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撰写了《方集镇范湾村调研报告》,明确了驻村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一)宣传教育党员群众。驻村以来,我们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推动村“两委”干部,深刻领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议事会等途径,宣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深入宣传教育群众,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切实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二)建强村党组织。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按照“政治过硬、能力较强、作风正派、清廉务实”原则,主持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目前,村“两委”正式选举产生,并正常运转;重点围绕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推动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拓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培育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吸引各类人才回村发展创业。20xx年,范湾村党组织共发展党员5名,为范湾村党组织输送了一批新鲜血液。

(三)推进强村富民。组织村“两委”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对191户已脱贫户和30户易致贫边缘户做好常态化监测和精准帮扶;大力发展范湾村种植、养殖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盘活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范湾村振兴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四)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驻村以来,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治理、新医保筹资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实际解决了范湾村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主要做了如下4件事。一是与县农业银行、县农商银行协调,为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协调低息惠农贷款160万元,解决了大户生产缺资金的燃眉之急。二是紧扣“乡风文明”主题,组织成立“方集镇范湾村文明健身队”,争取企业捐助资金10000元,为健身队购置演出服装50套,手套200双,照明设施1套,音箱1个,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资条件。三是多方筹资5万元,维修村内损毁太阳能路灯94盏,大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四是与肥西县花岗镇杨湾村开展结对共建,争取扶助项目和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造。

(五)狠抓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经常组织学习各种政策、涉农文件和各种农业科学知识,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当好帮扶政策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信息员、乡村振兴的战斗员、资金项目的监督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和乡村治理的指导员。

(六)严格遵守纪律,坚持专心驻村。严格遵守驻村制度,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岗;落实“五天四夜”要求,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做到事前请假,事后销假;严守财经纪律,涉及到的经费开支项目,一律上村“两委”会研究,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执行。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忙于自己家里的事,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85名党员中,年龄普遍偏大,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带头示范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外出务工党员较多,加之平时农活忙,党员会议组织不多,基层组织活力发挥不够到位。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范湾村为典型的农业种养村,集体收入来源狭窄,收入较少。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的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范湾村每年劳务输出2600余人,但一直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多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漠,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村民有成立村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村民文化生活开展的不够理想。

(四)热点难点问题。党建工作质量有待提升;村扶贫车间多年闲置,未能充分利用;因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太少,不能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范湾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真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驻村工作队的思路:一是帮助村党总支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党总支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一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20xx年,计划发展党员2一3名。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中药材,拓宽中药材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农田排灌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畜牧养殖示范户建设。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中药村种植和畜牧养殖,使范湾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展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组织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村室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三是经常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活动。五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树社会新风,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文档为doc格式。

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一年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及“七一”建党100周年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格按照“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全村三类对象精准识别、人居环境巩固提升、疫情防控、农村低保识别认定等方面,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务实开展工作,继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衔接好乡村振兴工作,促进我村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户收入。现将驻村工作队一年来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布初村距苏甲乡人民政府19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1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小组,南至乐居新河村,东至本乡梨园村,西至鲁甸新街镇,北至本乡梨园村、现有耕地面积5100亩,林地22000亩,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为主,全村有农户零星种植核桃板栗,但均没形成规模,养殖以牛、马、羊、猪为主,人均有粮510公斤,全村人均纯收入5500元。居住有汉.彝.两种民族、全村共有住户1159户,户籍人口4971人,全村建档立卡户236户1089人,2019年实现全村人口脱贫;有党员47名。布初村两委专职人员7名,全村有1所完全小学,1个村级卫生室。

一年来,我们驻村工作队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紧紧围绕驻村帮扶职责,结合本村实际,其具体做法是:

(一)严格执行管理规定,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到位。

2.察民情,压实责任抓乡村振兴。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年初,我们驻村工作队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在体察民情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一是实行干部分工负责制,做到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头上有目标。工作队3名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蔡凤翔:履行驻村工作队员职责,联系第1、2、3、4、5、6、7村民小组;陈紫良:履行驻村工作队队员职责,联系第8、9、10、11、12、13、14村民小组;李涛:履行驻村第一书记职责,负责15、16、17、18、19、20、21村民小组。二是实行统分结合工作方法,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三是深入开展“户户走到”、“院坝会”“宣讲会”等活动,做到真乡村振兴、扶真贫。通过扎实开展“户户走到”和“敲门行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四是紧紧依靠村党支部,与“两委会”的工作形成合力。督促好干部每月开展一次遍访工作,及时了解低收入者家庭情况,防止规模性性返贫。

3.汇民智,落实政策抓乡村振兴。

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根据和准则。因此,政策是管总的。只有学习好政策、弄懂好政策、依靠好政策、落实好政策,才能把精准乡村振兴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一是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大力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的政策水平、法纪意识和思想觉悟。二是通过多方渠道大力宣讲党和国家政策,不仅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还提升驻村队员各方面的知识。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就地转换为驻村疫情防控工作队。一是广泛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防控知识和防控措施,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挂横幅标语5幅;二是上门摸排返人员及密接人员。全村汉返人员人、密接人员人。三是搞好全村的疫情管理。耐心做好广大群众思想情绪的疏导及稳控工作,主动为民服务。

(二)真抓实干,谱写新篇章。

1、对标创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驻村工作队积极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建工作,带头落实五项制度,抓好五个基本,积极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党史的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重温党的历史,学习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堡垒作用。严格按照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对标对表规范了布初村党支部建设。协助党支部寻找在发展集体经济上的突破口。

2.廉洁自律,筑牢拒腐防变思想。

在工作及生活中,驻村工作队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云南省“八必须、八严禁”、昭阳区“十要十不准”及工作队员管理等各项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重、自警、自励,丰富精神生活,洁身自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和权力。

3.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

(1)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走村入户为村民激活电子医保卡、安装国家反诈骗app、金钟罩、云南健康码、指导群众操作政府救助平台微信小程序、对村民宣传反诈骗、疫情防控等相关知识。

(2)到农户家中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亲自示范教会村民操家理屋。典型事例:为本村20组郭光富家清理房前粪堆、并帮助其整理屋内物品。定期同村“两委”共同整治村内人居坏境,重点整治村内、公共场所乱堆放、乱张贴小广告、公共厕所脏乱、沿道路边乱设广告招牌等影响村容村貌的现象。

(3)为村民调解村内邻里矛盾,定期查看本村道路塌方情况,及时上报乡级相应部门,请求及时疏通道路确保群众安全出行。

(4)排查、统计督促、汇总上报外出务工返乡情况及疫苗接种情况,并带领村民进行疫苗接种。

(5)入户开展本村户厕摸排并指导安装、开展“三类对象”精准识别工作、农村低保识别等工作。

(6)开展养老保险认定工作,两险收缴工作,为本村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养老保险认证,同时宣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收缴工作,并帮助农户在手机上缴纳两险。

(7)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走村入户工作,在村级人员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及时走村入户,入户走访了辖区内21个村民小组内居家家群众,并实行每月一走访,深入农户家中,体民情,察民苦。

(8)按时参加区、乡两级组织的各项培训及会议安排,并及时同村“两委”在村委会召开相关业务培训及工作部署会议,按时展开相应工作、并按时按质完成上级要求的各类信息、表册等各种资料的编制和报送,全力协助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临时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9)配合村“两委”开展贫困劳动力务工证明的收集及统计工作,进一步掌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及时开展研判并采取相应政策帮扶。

(10)按照区乡两级的要求按时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再走访再排查再化解工作,从十个方面深入了解农户住房、饮水、教育、产业、务工等基本情况,并将各包保责任人反馈问题统一反馈给村级,及时组织开展研判工作。

1、工作上不够主动、不够细致、不够全面缺乏争创一流的思想理念。

2、协调意识和能力不强。表现在主动争取领导重视的程度不够,争取部门支持的力度不够,对上汇报工作的速度不够。

3、工作仍存在不平衡,离广大群众的所期所盼还有差距。

今后,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聚焦工作重点,做到“扶上马、送程”,把因病返贫、因自然灾害返贫、因产业不稳定返贫和“弱势群体”作为关注重点,做到巩固乡村振兴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广大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同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将与村“两委”班子共同携手、并肩战斗,戮力同心、开拓创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善尽美把我村建设成为:万寿菊产业建设示范村,民风民俗淳朴村,人文环境优美村,社会和谐稳定村,生活幸福宜居村。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作为xx镇青年人才党支部书记,我将以这次推进会为契机,充分认识做好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用“五好五强化”的过硬举措,建强建优xx镇青年人才党支部,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为蒲县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一是建好班子,强化领导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全面挑选、择优遴选讲政治、敢担当、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党员充实进党支部队伍中;坚持精干高效工作原则,组建支委班子,委员由熟悉党务工作的机关人员担任,具体负责党支部党务工作。针对青年人才党支部的职能定位、任务目标、工作机制等多方面探索工作路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作用发挥,强化工作实效。

二是引好人才,强化凝聚力。在前期建立人才信息库基础上,持续动态摸底管理,健全完善青年人才信息台账,精准掌握人才数量、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行业分布、发展意愿等基础信息,及时收集人才诉求,加强日常联系,把握普遍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不断增强青年人才获得感和认同感。

三是育好苗子,强化战斗力。突出政治功能,认真落实上下联动培养、线上+线下培养、专题培养等立体培养模式,提升青年人才思想认识和专业能力。聚焦创业致富“领路人”这一职能,创新推出“人才+互联网”、“人才+特色农业”、“人才+直播带货”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提升青年人才战斗力和影响力。拓宽人才举荐渠道,党支部综合日常表现和群众口碑,每年单列发展党员计划,择优推荐青年人才作为镇党委重点培养对象,为镇村储备后备干部。

四是搭好平台,强化执行力。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结合青年人才特点,搭建各类成长发展平台,引导青年人才按照“精锐尖兵”标准在自身工作岗位和生产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参与基层党建、产业提升、综治维稳、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重点难点工作,增强人才交流互动,拓宽人才知识领域和视野,引导其提前进入角色,切实当好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带头学习、业务技能的“先锋队”,促进青年人才出成果,担重任。

五是结好对子,强化服务力。压紧压实责任,以党员领导干部帮促带为抓手,严格落实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干部结对政策,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和帮促带工作,在生产生活、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青年人才有效服务和帮助,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农村基层“领头雁”的培养基地。

总之,xx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将精准把握职能定位,围绕实现规范化运行,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努力打造示范性、带动性强的过硬党支部,为激发农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壮大农村后备力量,助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xx村位于xx镇东北部,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村委会距圩镇4公里,距县城12公里、356国道穿境面过、辖10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884亩,林地9650亩、总人口584户1687人,村委干部5人,党员42名。主要产业分别是:传统蔬菜、脐橙、甘蔗、白莲等,本村集体经济收入有20.04万元,来源分别为:光伏资金、烟草返税、店面租金,早稻收入等。对口联系单位为xx银行xx县支行。

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92户374人、“三类人员”8户21人。“三类人员”已消除风险5户17人,未消除风险3户5人。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工作部署,20xx年第二季度,xx村继续保持政策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在持续做好“三业提升”的.基础上,紧扣住房保障这一重点,大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落实责任不敷衍。

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统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成立以驻村领导为组长、驻村干部、村干部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组。落实“包村指挥长”制度、建立每周专题研究调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长效机制。拧紧驻村领导、对口联系单位、驻村干部、村干部多级一体责任链条。

(二)保持政策不脱节。

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保持各项帮扶政策连续稳定。结合村情实际,围绕产业、基础设施等重点积极谋划申报项目实施。

(三)结对帮扶不松劲。

建立驻村领导牵头、驻村干部督导、村干部包片工作机制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委换届新进三名村后备干部严格落实每周五帮扶日制度,推行三段式工作法镇村及xx银行安排18名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实现对脱贫户及三类人员帮扶全覆盖。

(四)狠抓监管不懈怠。

针对镇级每月下发的考评工作要点,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村书记对村干部帮扶情况负责,帮扶单位联络人员对帮扶单位干部帮扶情况负责,驻村领导对全村帮扶工作负责。采取资料集中联审、随即上户抽查等形式,加强日常工作调度。工作不到位,驻村领导对其进行约谈提醒,造成不良影响的,上报镇级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政务处分。同时,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一)三线并行强摸排。

一是农户申报。利用村务公开群、政策宣传栏等载体,加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农户自主申报二维码宣传力度,方便群众自主申报。二是干部摸排。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结合疫情防控、社会综治工作,镇村两级实行网格化全面排查,动态发现重点对象。三是信息比对。针对县各行业部门信息对比分析反馈的预警信息,对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家庭进行上户核实,积极构建群众申报、干部摸排、数据比对“三线并行”监测机制。

(二)三级聚力重研判。

一是村级研判。建立定期调度机,及时上户核实,每周进行一次三类人员情况梳理与研判,拟纳入的按要求上报镇振兴办。二是镇级复核。对摸排发现对象,配合镇乡村振兴办调查组复核,通过上户调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形式,全面摸清重点人员综合情况。三是县级反馈。对县级产业、就业、低保、医保等行业比对反馈信息进行核实,及时准确掌握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符合条件的按程序及时上报,做到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今年以来,全村经过多次研判,目前暂未摸排到需要纳入防返贫监测的农户。

(三)三项举措求实效。

一是明确帮扶干部。村里三类人员统一由驻村领导、村书记、驻村干部具体帮扶,压实镇村主体责任。二是制定帮扶计划。对所有三类人员情况进行梳理,因户施策制定后续帮扶计划,找准帮扶着力点。三是落实帮扶举措。有劳动能力的,落实产业指导、公益性岗位、交通补贴、介绍务工信息等帮扶措施;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依规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开展扶志扶智;对突发严重困难的,落实临时救助、帮助申请防贫保险等。

(一)产业帮扶强根基。

巩固传统优势产业,20xx年发展烟叶40亩、白莲200余亩、早稻304亩。充分发挥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作用,全村6名创业致富带头人累计覆盖带动22户脱贫人口增收,占脱贫户的22%。其中,引导直接发展农业产业涉及脱贫户9户,占总带动数的40%。

(二)就业帮扶激活力。

围绕“就业一人、巩固一户、带动一片”目标,实施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能人带动就业、集体经济吸纳就业五轮驱动。对此,xx村抢抓节日返乡重要时机,通过微信公众号、印发宣传单、上户动员等方式,加大务工政策及岗位宣传力度。积极组织脱贫户及三类人员参与现场招聘会、企业务工环境参观等活动,因人送岗,提升就业。今年来,全村帮扶对象在园区务工24人。并开发环境保洁员、生态护林员、就业扶贫专岗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8人。全村转移就业外出务工人员约68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06人,目前已申报交通补贴87人3.98万元。组织动员农户参与就业技能培训6人。

(三)鼓励创业强保障。结合脱贫户自身条件及发展意愿,做好帮扶规划,鼓励其返乡创业,通过开设店铺、发展特色种养、从事电商新经济业态等方式增加经济收入。借助县农业银行挂点联系帮扶优势,了解基层群众需求,助力银行部门完善金融帮扶政策。大力宣传推广“农业振兴信贷通”,对有发展需求的农户进行全面摸排,通过政府贴息形式,解决脱贫群众发展生产中的资金难题,帮助其增收致富。截至目前,20xx年全村累计发放农业产业振兴贷29户。

(一)全面开展摸排。

提高政治站位,通过镇村干部例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住房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筑牢底线意识。同时,突出防范重点,整合地址灾害巡查员、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驻队村干部等人员力量,下沉一线进行摸排,坚持常态巡查、动态监控相结合,防止住房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突出农民主体。

多方位加强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农村房屋安全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引导工作。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房屋安全意识,提高排查整治房屋安全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以拆促修的方式,鼓励引导农民自主拆除存或修缮在安全隐患的季节性生产用房、杂物间,对新建房屋统一规范面积和房屋风格,突出农民群众在农村房屋整治、环境提升中的主体地位。

(三)抓实问题整改。

对摸排发现的房屋因户施策制定整改举措。一是拆除一批。坚持“一户一宅”原则,对安全等级为d级且无维修加固保留价值的危旧土坯房、搬迁户应拆未拆的老旧房予以全面拆除。二是劝离一批。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要求,对辖区内的“老人住老(危)房”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采取搬进自有安全房、投亲靠友、集体房屋过渡等方式,不落一人进行劝离安置,确保其住房安全。三是修缮一批。对主体结构安全、结构完整的空心房,进行维修加固,并重新进行房屋安全鉴定,确保住房安全等级达到b级以上。四是防护一批。立足赣南客家宗族习俗实际,对周边安全隐患未消除的公共宗祠、厅堂等房屋,设置安全警示牌,督促提醒宗族尽快予以修缮。

截至目前,全村共劝离老人住老房1户,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5户,修缮并张贴标识牌35处。彻底消灭了老人住老房、农户住危房情况。

(一)安全饮水润民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和小型饮水工程,实现全村全覆盖,每年开展水质鉴定,确保水源水质安全,农户安全饮水率达100%。

(二)健康帮扶减支出。落实“四道保障线”和“3+1+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推行重大疾病专项免费治疗和慢性病门诊审批制度。村级卫生室运转正常。

(三)教育帮扶拔穷根。落实义务教育“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确保脱贫学生不辍学。全面梳理脱贫户家庭子女就学情况并建立基本信息台账,全面落实寄宿补贴、“雨露计划”等教育帮扶政策,着力解决脱贫学子家庭教育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助推教育公平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xx年,全村累计落实“雨露计划”11人次3。3万元。全村无因贫辍学现象发生。

(四)兜底帮扶守底线。严格按照“村民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审核、民政审批、公示与发放”程序公平公正精准识别低保对象,推动低保与脱贫成效巩固拓展有效衔接,并建全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应保尽保、一户不少”。xx月份,全村兜底保障农村低保人口47户85人,月发放低保金3.475万元。特困供养对象8户9人。截止xx月,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6人0.232万元。

(五)社会帮扶聚合力。健全脱贫激励机制和反向约来机制,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依托爱心扶贫超市载体,以积分兑换形式引导脱贫户培育良好家风、参与环境整治、实现扶贫与扶志并举,截至目前,开展爱心超市积分兑换评比3次。探索推进消费帮扶、深入排查因疫情影响脱贫户及“三类人员”家庭农产品滞销情况、建立了消费扶贫目录清单,动员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多渠道帮扶销售农产品,20xx年目前累计消费3万元,主要购买脱贫户农产品。

(一)能人带动锻造强劲引擎。

全面落实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千人铸造计划”工作部署,坚持“四个一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三请三回”,把外出的乡土人才请回来;把村“两委”中思路活、劲头足、办法多的干部用起来,积极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辐射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全村培育创业政富带头人6名。

(二)“三个顾问”筑牢人才支撑。

发挥好“法律、技术、财务”三个顾问作用,通过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形式提升普法实效、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提供农业、手工业、旅游业、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政策指导,增强群众致富本领:通过指导村里完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核算、加强资金资源资产管理、增强基层组织内生动力。

(三)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

深化扶志感恩教育,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开展“道德讲堂”、普法宣传座谈会等系列宣讲活动,弘扬文明乡风;组织开展朗读比赛、象棋比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移风易俗,做好“请客不收礼”后半篇文章,倡导“节俭办宴席”。贯彻落实《xx镇开展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发挥党员干部、乡贤在治理厚葬薄养、大操大办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简化丧葬礼仪程序,反对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减轻群众负担。

(四)环境整治建设秀美乡村。

全域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落实了环境整治经费、组建工作队伍。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建立河道综合整治管理机制,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清洁家园”工程,落实“门前三包”,开展“文明清洁户”、“乡风文明模范户”评比活动,建立全民参与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总结

根据《20xx年度郎溪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郎农工办【20xx】55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局坚持贯彻科技扶贫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县域科技扶贫工作,对全县28个贫困村实行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出台《郎溪县科技特派员资金管理暨绩效考核办法》(郎科技经信【20xx】19号),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以奖促升.全年带动贫困户813户,带动贫困户增收228.65万元,引进新品种20个,引进新技术24项,创办科技扶贫基地12个,服务农村合作组织75个,举办科技培训69次,累计培训2470人次.

一是进一步加强涉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古南丰、柏维力、彩枫农林等企业与江南大学、南京林科院合作进一步深化,古南丰黄酒减少沉淀工艺研究项目、柏维力水溶性vc泡腾片的研究与产业化、彩枫农林“娜塔莎”枫树新品种研究,均取得突破,古南丰、柏维力分别获市科技计划立项.

二是指导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各项工作.宏云制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安徽大学共建黄魁茶病虫害全天候监测站,有效预防了病虫害大规模的发生,并对黄魁茶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解决5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并收购贫困户茶叶.

一是加强宣传,联合县委宣传部、卫计委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向村民宣传科技知识;科技活动周,组织动力源、国肽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对社会免费开放高企研发平台,并组织郎溪科普馆对外开放.二是农技推广.我局连续两年将省支持科技创新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农业农村局,用于共同推广农业新品种、农业新技术.截至20xx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0.55万千瓦.全县机械耕整、小麦、水稻机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99.5%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5%.建设5000亩以上优质专用水稻单品种规模化种植示范点4个,持续推进我县水稻种植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xx村地处xx镇南部,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现有农户298户1592人,其中低保户17户36人,辖1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10亩,林地面积8760亩,现有党员47名。主要有水稻、脐橙、百香果、养蜂、养鸭等产业。20xx年实现整村脱贫,现有脱贫户有39户169人,三类人员2户10人。

完善工作体系,保持奋进态势“不松劲”。

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挂点单位省总工会按照尽锐出战的要求,选派2名业务骨干组成xx县xx镇xx村驻村工作队,设立了xx村乡村振兴工作室,按要求配备了专职信息员,为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和为民办事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由镇党委选派最适合的驻村领导、干部,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抓好结对帮扶,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

全村39户脱贫户均由省总工会驻村工作队、xx镇人民政府干部进行结对帮扶,2户“三类”人员实行了“三个一”结对帮扶。按照县级要求党员干部迅速下沉到村到户,从脱贫户、“三类人员”保障服务跟进措施、产业提质增效对策、就业稳岗增收路子、村容民风共治等方面,用情用力开展走访宣讲、询困解忧,分析研判是否存在返贫风险,及时解决群众“愁难急盼”问题。

20xx年帮扶干部在走访时发现xx村岽下组居民饮水困难问题时,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问题真实情况和解决方案,党委政府积极与县润泉供水公司联系,县委主要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也非常关心群众用水问题,向社会争取资金8万元,将自来水接通到了群众家中,在县委和镇党委的`不断努力下,长期困扰该组群众的饮水用水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落实各项政策,筑牢致贫返贫“防火墙”。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及时掌握监测对象范围,加强监测对象管理,紧盯农户住房、饮水、医疗、教育、产业、就业、人居环境等重点内容,全面清晰掌握底数。20xx年上半年,共为21户脱贫户和“三类”人员申报产业直补,合计补贴43710元;累计申报外出务工交通补贴47人,合计补贴23300元,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了9名脱贫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帮助104人申报各类教育补贴,合计补贴55475元;积极动员脱贫户缴交医保,xx村脱贫户参保率达100%。

发挥纽带作用,搭建帮扶单位“连心桥”。

充分发挥省总工会资源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帮扶村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通过投入资金支持xx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寻求产业发展道路、捐资助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方式全方位助力xx村乡村振兴工作。

抓好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xx村20xx和20xx年县级衔接资金项目共批复745万元,实施了项目11个,建设了xx村岽下组乡村振兴示范点,修建水渠6089米,农田防护堤450米,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项目建设支持村级产业发展;安装太阳能路灯190盏,使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农村的“面子”就是中国的“里子”,只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1、农业产业竞争弱。县内蔬菜及其他农产品拥有一些品牌,但由于规模小、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真正有辐射效应的品牌产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产品宣传力度小,申报注册步伐慢。在产品质量上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有名无牌,有的有牌无名,缺乏市场竞争力。

2、主体作用发挥差。由于多数行政村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农民素质不高,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人翁意识,参与热情不高,出现了“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

3、农村环境污染重。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等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使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部分行政村未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乱排乱倒现象严重,破坏水体生态,危害人居生存环境。

4、三大产业融合程度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迟缓,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农业产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5、乡村文化项目贫乏。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活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打架斗殴、聚众赌博、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乡村文化项目单一,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

6、基础设施欠账多。由于历史欠帐,以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乡村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依然与城镇比、与发达地区比有较大差距,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更有很大差距。

7、实用人才不足。农业技术人才短缺、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干部、脱贫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不足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技术服务不到位制约着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部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近年来承担工作逐年加大,但人员减少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首先,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侧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劳动力内部转移,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民营企业作为全面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型民企投资农村。其次,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各乡镇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

最后,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国家现在对医保这块投入越来越大,可报销比例和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目前还有很多人没有缴纳医保的费用,认为那是花“冤枉钱”。面对村民的不信任,我们要贴心,细心、耐心地讲解医保的作用,让每一位村民都可以享受到医保,不至于“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多人放心看病。

一是实施文明培育工程,促进了乡村文明程度的提高。由县直单位、乡镇政府、各村委会组织开展活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将移风易俗与“我们的节日”、“三下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全县举办“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教活动,通过规范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春节送春联、送吊挂,移风易俗文艺晚会展演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

二是将文化元素注入乡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文化为魂,将剪纸、武术、民歌闽南戏曲、芗剧等传统文化图文并茂地融入到镇村建设中,在基层镇村举办戏剧比赛、象棋比赛、广场舞比赛、农民篮球赛、武术比赛等文体赛事,着力突出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有序推进,“村村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大力发展文化的产业化,提升文化底蕴,让乡村文化真正做到移风易俗。

最大化利用资源,培育新型农业主体。面对农村“地多劳动力流失”的情况,可以形成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于农村闲置土地,一方面应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另一方面应成立种植合作社或引入第三方合作,解决劳动力外出流失的问题。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农民是农村的主体,要扩大农民的参与度,积极引进资源,形成“乡镇企业+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在立足本村优势的基础上,注重产品质量,多元化思考提升产品附加值。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契合点,打造属于本村的特色经济产品。

加强一、二、三产业关联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各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积极了解并顺应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发展中,打破产业之间的界限,形成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开展电商服务,发展“互联网+”模式,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引导农民、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新农人”“新业态”。

着实摸清贫困人口家底,明确扶贫思路。乡镇驻村领导、驻村工作队长和村两委干部开展入户走访,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核对贫困户家庭生活情况,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着力落实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保障贫困户住房问题。镇、村两级通力协作,全力摸排易地搬迁对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督查,督促贫困户加快确定建房地址、抓紧动工、加快建设进度,早日住上新房。着实做好产业扶贫项目,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围绕乡镇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乡镇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育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发展支柱产业,以发展生态养殖、特色种植、办理小额贷款等帮扶模式将“结对”贫困户推上了快速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管理,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强乡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让乡村成为人民向往的美丽家园,实现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切实把加强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日程,组织部、农业局应联合举办乡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大力度高频次培育乡村实用人才,设置创业富民、新型农业经营、大学生村官能力建设、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主题培训班。培训对象的遴选要具针对性,一是重点面向贫困地区,二是遴选村级党组织书记及村“两委”其他成员、大学生村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等。各地高校要负责培养一批内心真正为民生为国家做贡献、做牺牲的毕业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把真正适合农村工作的人选拔进来,在农村这片热土上,留下踏踏实实在基层服务的干事人,留下兢兢业业的逐梦者。

没有完好生态环境的乡村是病态的,不完整的,乡村振兴,应该绿色先行,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开展乡村垃圾治理,抓好建章立制,建立和完善管理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理顺管理机制,制定农村环境管理和督查、环卫设施管理、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相关配套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开展乡村污水治理,各乡镇主动履职、敢于负责、镇村联动、合力攻坚,乡镇政府要主动牵头,自觉履行属地管理责任,齐心协力,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严格执法,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开展村容村貌治理,各乡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集中清理乱搭乱建、乱推乱放、乱写乱画,做好“五清”,提升村容村貌亮化美化。

开展乡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各乡镇要加大畜禽养殖污染的打击力度,切实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坚决将整治落实到位,对违法行为决不能姑息,切实做到禁养区内养殖场所一律取缔;可养区内无证养殖的坚决予以打击,正在办理手续的,一律停办。要狠下决心重拳出击,合力抓好畜禽退养整治工作,做到零复养、零延伸。开展乡村矿山及废弃矿渣整治,持续加大矿山整治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矿山修复、狠抓专项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乡村振兴关乎全国人民的幸福指数,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根据xx流域沿线定位为“康养加休闲,成渝后花园”定位,xx镇作为xx流域重要乡镇,按市“一核七园”乡村振兴规划,xx镇作为乡村振兴核心区域,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居乡村建设、生活水平提高、乡风文明善治”的总要求创新扎实开展工作。

xx镇位于xx市东部,辖15个村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3858户9467人,农村人口2626户8262人,全镇常住人口2。5万人,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xx贸易的主要市场所在地和xx折东地区的经济、交通、物流、文化的中心,s211线康丹公路贯通全境,还与国道318相连。20xx年来xx镇先后获得xx省卫生乡镇、xx市文明乡镇称号,辖区内共8个村获得省级卫生村的称号、11个村获得“美丽xx。宜居乡村”的称号。

(一)聚焦不断推进产业,打造“有保障”的新乡村。

xx镇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整体推进,整村推进,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发展苹果、枇杷、樱桃、仙桃“四个千亩”特色产业。一是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规划”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化种(养)殖,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作用,加快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搞活农村市场。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电商培训,借助电商等方式扩大销售、增加收益,延伸产业链条,确保农民增收。预计20xx底,xx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以上。

(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1、垃圾革命全面落实。

一是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统筹318线及211线5个村垃圾清运,新建临时垃圾中转点1处、农业废弃物回收点20个,完成集镇区150个垃圾桶的更换,街面新摆垃圾箱体16个,新增流动垃圾收集车1辆,在排污排水、绿化亮化、主干道硬化等工程也加快建设,不断完善了集镇功能。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队伍建设,完善农村环卫保洁组织构架,在各村(居)配备保洁员31名,规范保洁员管理制度,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为100%。

2、污水革命全面升级。

我镇共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6个:分别是集镇区1个大型集中处理厂,若吉村2个中型污水处理厂、1个深蓄池,羊厂村全村覆盖化粪池;章古村全村覆盖化粪池。到目前为止,全镇污水处理总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780吨,新建配套管网8公里,完成工程总投资2600万元,全镇污水处理总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780吨,自20xx年先后投产营运以来,累计处理污水124万吨,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村为100%。

3、厕所革命全面加速。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民生工程,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工作思路,建设有独立干净的公共厕所;加大农村户用厕所改(新)建力度,着力解决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数量不足、卫生较差、管理缺失等问题,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如厕卫生习惯,不断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xx镇农村常住户数1613户,使用卫生厕所户数1395户,普及率达86%。

4、乡村绿化全面推进。

按照市上“四片花海、五个十里”总体布局,我镇在公路沿线、乡村小道、小区绿化带等区域大力开展义务种花活动,现已完成种植三角梅10000株左右,玛格丽特小菊花20000株左右,推进了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三)聚焦推进乡村治理,打造“有秩序”的新乡村。

一是切实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通过党员民主推荐和群众信任推进选出村(社区)党组织候选人123名,先后召开党员大会18场次,走访群众1600余人次,打造稳定一支政治过硬、年富力强、扎根基层的农村干部队伍。二是坚持“5+2+1”发展模式,严格执行党员发展计划,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群体里发展和培养党员,今年转正11人,发展预备党员20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人。

(四)聚焦突出人才振兴,打造“有技术”的新乡村。

一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办“农民夜校”300余次,党员干部群众覆盖率达90%以上,组织群众文艺活动15次,各村(社区)共开展自主集中学习50余次,参与人数达280余人,二是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的邀请农业、林业、畜牧专家就作物栽培、林果管理、果树栽植及管护进行专题培训。三是开展就业服务培训,在市就业局的组织下组织开展了林下养殖、生猪养殖、经济林木种植、家政服务、传统刺绣等培训班8期,共培训技能人员近300余人。

(五)聚焦繁荣乡村文化,打造“有底蕴”的新乡村。

一是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全镇共注册志愿者169人。二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建立健全农村三留守关爱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镇范围内覆盖综合文化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开展文明村、五星文明户、星际文明户评选活动,创建州(市)级以上文明村13个,州级文明家庭1户,市级“五星文明户”19户,其中州级文明村5个,市级文明村12个,文明村占比为72%。

一是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组织和引导农户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二是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加快推进特色行政村建设,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建设集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特色村庄。三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大力调整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推动郎鼓村后期产业发展工作,盘活大坝、抗州村土地,巩固羊肚菌、中藏药发展优势,在有机水果、有机蔬菜、康养休闲等项目发展上下功夫。四是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加强乡村治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因地制宜,依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打造乡村文化名片,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总结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在新时代,抓“三农”工作其实就是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就是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在内涵、外延上,在新时代、新阶段基本是差不多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就更不要把它搞成“两张皮”。当前,关键是要真刀真枪干起来,见声势、见行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典型的“条块结合”的特征,不只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领域的具体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总动员,部门和地方齐发力。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落实落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今年还将开展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同时,还要完善市县考核制度,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

把脱贫攻坚探索形成的有效经验做法,根据新的需要,借鉴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来。具体就是结合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去年颁布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从责任落实、组织推动、社会动员、要素保障、考核评价、工作报告、监督检查等方面,推动健全一揽子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广泛动员、集中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同于脱贫攻坚,是持久战,不是攻坚战,是全域、全员、全面的振兴,不能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提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超越发展阶段急于求成,甚至大干快上乱作为,这些都不行。要坚决反对在这方面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乡村发展规律,用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稳扎稳打推进。

目前在中央层面,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三位一体”抓乡村振兴工作,具体这三者怎么分工、界面怎么样?中央农办负责牵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部负责统筹实施,统筹的职责是乡村振兴促进法赋予的,国家乡村振兴局负责具体实施。职能虽然有不同,但不能也不是“一刀切”,大家拧成一股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有条不紊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相关范文推荐
  • 12-24 银行贷款买卖合同(热门17篇)
    银行的基本功能包括储备金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等,承担着资金配置和金融中介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账户选择指南,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卖方:(以下简称甲方
  • 12-24 行业八大心态演讲稿(模板19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一些演讲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这里有一些精心挑选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为自己的演讲添砖加瓦。尽管我们把感恩心
  • 12-24 三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
    自我介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以下的自我介绍范文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创作灵感和写作思路。大家好我叫于瀚博,今年八岁了,在三
  • 12-24 电子厂的辞职报告(汇总24篇)
    辞职报告要简洁明了,突出关键信息,给予对方足够的了解和回应。通过阅读以下辞职报告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行业规范。尊敬的领导:您好!由于个人职业规划和
  • 12-24 线上家长会的发言稿(实用19篇)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的重要平台,能够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信任。以下是家长会会议流程的简要说明,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家长会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 12-24 大学校学生会工作总结(汇总18篇)
    学生会工作总结也是一种对学生会对外交流和对内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共享总结经验,可以提高学生会的工作效率。最后,希望以下学生会工作总结的范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
  • 12-24 科技创新小学生演讲稿(汇总14篇)
    演讲稿的写作过程中,小学生可以体验到思考、准备和表达的力量和乐趣。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小学生演讲稿的案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科
  • 12-24 小学六年级开学第一课班会记录大全(21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写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写作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范文范本是写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它们会给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12-24 广告合作合同印花税(优质18篇)
    合作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互助行为,通过合作可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合作是两个或更多个人共同协作,共同努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
  • 12-24 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实用18篇)
    阅读一本好书后,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展示了一些读后感范文的总结和评价,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