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读书心得(汇总8篇)

时间:2023-10-15 19:11:10 作者:字海

通过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学习心得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中国史纲读书心得篇一

张荫麟先生一直不满当时的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着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因此这本名为《中国史纲》的课本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这本教科书,除文笔优美之外,“运思情深意远”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给予的另一评价。这位通史学者认为,只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可以与之媲美。

这本书第一章: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中突破了以往中国史书喜欢从远古时期的炎帝、皇帝说起的做法,而是有理有据的从有文字记载的商代开始记述,商以前的历史仅略述。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大量严肃的语言,不注重考证,也没有大量的引用原文,而是以作者自己的语言描述历史事件。虽然仅仅是简略介绍了商至汉的历史,但是却为我们描绘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简洁明了,可读性强。

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张荫麟先生的历史观点:第一,从价值的角度来看,价值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历史的效益问题,涉及到制约史学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读者。不能伤害历史的科学性。张荫麟说:“一个健全的文化就是能使一切最后的价值都得到和谐的发展,都并育而不相害的'文化。”因此,一个健全的历史学,不但要求真,亦要求美。史学要想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就必须具有艺术功能。第二,张荫麟认为,客观历史本身是史学艺术功能的自然基础。第三,张氏谈到了历史的隐喻问题,即艺术性的修辞手法在史学中的地位问题。他说:以史事为直比或隐喻即狭义之所谓用典。此种修辞之技术若用之而洽切清新,明易不诡,则实足以沟通幻想或现实之美与史界之美,而予一意义以深远而丰富之背景。近人以典故为文病,相戒为用,此实一新式“塔布”,其由来则矫枉过正而昧于历史之美学价值也。

对于这本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如:熊十力说:“荫麟方在盛年,神解卓特,胸怀冲旷,与人无城府,而一相见以心。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则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王芸生称“张荫麟是中国学界的一个国宝。……他的中国文学受教于静庵先生(国维),西洋文学受教于吴雨生先生(宓),……为梁任公先生所赏识。他不仅文史淹博,哲学的素养尤深。”

可惜天忌英才,1942年10月24日凌晨3时,张荫麟在贵州遵义病世,享年37岁。他死后,钱锺书《伤张荫麟》诗中说:“清晨起读报,失声惊子死。天翻大地覆,波云正谲诡。绝知无佳讯,未忍置不视。赫然阿堵中,子占一角纸。”

陈寅恪写有《挽张荫麟二首》,曰“流辈论才未或先,著书何止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

朱自清《挽张素痴》一诗慨叹:“妙岁露头角,真堪张一军。书城成寝馈,笔阵挟夙云。勤拾考工绪,精研复性文。淋漓修国史,巨眼几挥斤。”

张荫麟一生温文尔雅,注重理性对学术严肃批评,受人尊重,不失为我们的榜样。

中国史纲读书心得篇二

中国史纲是一份全面综合了中国历史的文献资源,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中国的历史轨迹。张荫麟先生作为中国史学家的代表人物,对中国史纲有着深刻的研究和探讨。在我的学习中,我也通过学习张荫麟先生的著作,有了很多体会和收获。

第一段:理论研究

张荫麟提出了“我国历史分期四大基本原则”,这种分类法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历史,使得历史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通过基本原则的设定,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影响。

第二段:文化深度

张荫麟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思考也非常值得借鉴。在对中国文化与外部世界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张荫麟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同时呼唤人们珍视和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张荫麟的一系列思考都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国家意识。

第三段:细节刻画

在中国史纲的编写中,张荫麟对历史细节的关注也非常到位。例如他关于元朝在统治时期,对于信仰佛教的劝返和讨伐,都做了详尽的记述。这些历史的细节虽然不及时的反映历史变化,却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细腻的历史场景,从而有利于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第四段:深刻总结

除了对史纲的细节刻画,张荫麟还进行了很多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多维度地解析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这些总结既有其历史背景,又带有其历史进程的启示。通过他的反思和探索,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历史变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

第五段:启示

我们可以借鉴张荫麟的这些思考和创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从史学角度切入,从政治、文化、思想、地理、民族等多方面了解历史真相,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在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也应该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进行深思熟虑的反思和完善,使史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

总之,张荫麟先生以其高超的学术素养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为我们打下了深刻的历史基础。我们在学习中国史纲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他的历史研究理论和方法,最终实现跨学科、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以此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广阔的视野。

中国史纲读书心得篇三

封建社会从周开始,终结于秦政,楚汉争霸之时出现过短暂的分封,最后归于豪族社会。封建社会终结的原因是铁器、耕牛、竹简的出现,铁器、耕牛带来了新经济,使君王可以脱离贵族得到更多的资源,而竹简则带来了新人力资源,使君王可以脱离贵族得到人才治理国家。

商周之变,封建初成

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大家应该耳熟能详,周王联合众多国家趁着商朝大军滞留东南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朝歌守军,一举攻陷商都,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了商政权。当时的历史观念是天命归于族,意思就是上天选择这个族做为正统,既这个族是正统,其他族是牲口,正因为此每次商对外征战得到的战俘都是直接用来祭天的。当时商族是大族,所以用这样的方式能够维持他的统治。而周国能够打败商国是众多国家一起合力的结果,而且周国本身并不算强大,那么再用天命归于族的方式,显然就是自寻死路了。周人将天命归于族改成了天命归于周王,然后将辅助周王登上大位的重臣、亲戚通过分封的方式进行拉拢。这个制度在当时的环境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只要对周王有足够的贡献就能够得到分封,世代继承,这样就把所有的人都拉拢到了周王的阵营,大家一个共主。封建社会也就此产生,其分封制下,天下被纳入一种拟亲缘共同体的结构当中,核心是宗法制,相应的形成了嫡庶之制、祭礼、服制等。而中国也从此时开始了正统性延续,直到清朝覆灭。

封建的巅峰

封建社会的发展,天子受制于各个分封的诸侯国,同时也受制于国内的贵族集团,诸侯国则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大家在一个稳态的均衡当中。当时的霸权是通过会盟的方式来确认的,而不是战国时期的灭国。楚国原来并不属于中原,在当时的中原人民眼中,楚国就是蛮夷。春秋之际,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兵锋抵于洛阳。周天子派遣王笋满劳军,楚王竟问到天子之鼎的轻重。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遂罢兵,这说明楚王也接受了周朝的这套逻辑,重礼,并参与到这个体系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原来蛮夷的.地方也接受了周天子的节制,这也为封建王朝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封建社会的奔溃

封建制度需要不断进行分封,所以中央的权力会随着一次次的分封开始日益衰败。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耕牛和铁器的出现,让一地一年一耕成为可能。以前的生产方式是一个人占很大的地,今年用着这块,明年用那块,采用轮耕的方式,因为以前的土地恢复肥力需要几年的时间。而铁器、耕牛的出现,让土地恢复肥力变的更加快,可以每年一耕,这样就养活更多的人,同时君王也通过这些土地得到了更多税收。竹简的出现,意味文字从顶层贵族、皇室手中开始转为一般贵族子弟和运气好的普通人都能学习。同时人口膨胀,无土地的贵族开始变成游士,各国争相招揽。最终这些无土地的游士开始在各国进行变法,最终秦国凭借商鞅变法打下政治和经济基础,统一中国,封建制度到此终结。

中国史纲读书心得篇四

中国史纲是中国历史上最权威的历史纲目,其编写历经四十年,由著名史学家张荫麟先生亲自主持。中国史纲涵盖了自古至今的历史事件,是一部对于中国历史有着深入准确阐述的巨著。本文主要介绍作者通过阅读《中国史纲》的理解和心得体会。

第二段:关于作者对于《中国史纲》的看法

读完《中国史纲》,作者深感中国历史悠久广袤。《中国史纲》中所涵盖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令人叹为观止。作者认为,这部巨著不仅仅是一部学术研究,更是一部承载了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宝库。

第三段:对于《中国史纲》所展示的中国文化精髓的理解

《中国史纲》中所展示的中国文化精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中华民族诸多杰出代表人物的肯定和赞颂;二是对于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详实阐述。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以及百年的近代史洗礼,但却从未失去其独特性和魅力。

第四段:《中国史纲》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的贡献

《中国史纲》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纲目,更重要的是引领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同时它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治保障。这种影响力和深远的历史渊源,令人不得不佩服中国史学家张荫麟先生的无私贡献和辛勤工作。

第五段:结语

《中国史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它不仅是一部学术典籍,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性巨著。如今,我们已经走过了历史的长廊,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从未改变,所以,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民族精神,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史纲读书心得篇五

中国史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科书,每个学过历史的人都不会陌生。而张荫麟是这本书中的作者之一,他的心得体会对于理解这本教科书非常重要。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以五段式的形式,来谈谈我对“中国史纲张荫麟心得体会”的见解。

一、中国史纲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史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份著名的历史教材,它是以较为系统的方式概括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成为了后来的历史学界和教育界的重要参考书。作为学生,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制度的演变以及各种文化流派的兴衰变迁等等,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的贡献

张荫麟是中国史纲的主要作者之一,他在这本书中负责编撰了明、清两个朝代的历史内容,特别的是他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的缘起、转变和发展历程,尤其是以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作为指导,注重了流域文明和民间文化的探讨,并着重强调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他对于中国史纲中这些细节的呈现,为中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资料。

三、中国史纲对于中国文化认识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其思想体系和文化内涵成为了构筑中国人民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中国史纲,是具体而细致地呈现了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让我们对于中国的文化认识更加深刻、全面。他们多角度的阐述,促进了对于历史事件的理性看待,增加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与认知。

四、学习中国史纲的方式和建议

中国史纲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教材之一,他在展现中国历史时期脉络上,贯穿着精妙的结构,需要我们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度探讨。我们需要找到学习历史的灵感,学习历史不是简单的记述事件或年代,我们需要思考那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考虑当时的政策、制度和人物等,这样才能领略中国历史的精妙和拥有融入进中国历史的体验。

五、结语

中国史纲张荫麟心得体会,这部作品是一个深度挖掘中国历史的重要经典。它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并揭示了它们的种种优势,也是人们初步掌握精神知识的有效渠道。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理解中国历史,而掌握这部杰作,可以加深我们对于祖国文化的体验和领悟,也可增加我们对于历史的领略和理解,让我们更好地以理性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历史、文化和未来,谱写新时代的历史篇章。

中国史纲读书心得篇六

内容简介: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亦常作笔名。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写有《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使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梁启超的激赏。后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了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张荫麟与夏鼐、吴晗和钱钟书并称“清华文学院四才子”;被吴宓称为“梁任公第二”;梁启超首次与他相见,也赞叹为“天才”。

张荫麟,除了一本未完成的教科书,张荫麟似乎再没留下什么。这本不到16万字的小册子便是《中国史纲》。但这本薄薄的作品不幸成为作者终生的绝唱。“卢沟桥事变”后,张荫麟不得不搁笔,当时刚写到东汉建立。直至他5年后病逝于贵州遵义浙江大学,《中国史纲》也只是更新了序言部分。

《中国史纲》一书包涵序文、十一章和最后的附录三部分。作为文章主体的十一章,作者着重讲述了自中国史的黎明商朝起,到西汉王莽改制失败与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这一段的历史事件。附录主讲了东汉前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北宋从建立到宋神宗这一时期的一些历史。

在主体的十一章中,作者将大量笔墨(前6章)用于写前秦以前的历史,又将其中的四章用于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个方面。

读后感:

张荫麟先生一直不满当时的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著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因此这本名为《中国史纲》的课本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这本教科书,除文笔优美之外,“运思情深意远”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给予的另一评价。这位通史学者认为,只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可以与之媲美。

这本书第一章: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中突破了以往中国史书喜欢从远古时期的炎帝、皇帝说起的做法,而是有理有据的从有文字记载的商代开始记述,商以前的.历史仅略述。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大量严肃的语言,不注重考证,也没有大量的引用原文,而是以作者自己的语言描述历史事件。虽然仅仅是简略介绍了商至汉的历史,但是却为我们描绘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简洁明了,可读性强。

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张荫麟先生的历史观点:第一,从价值的角度来看,价值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历史的效益问题,涉及到制约史学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读者。不能伤害历史的科学性。张荫麟说:“一个健全的文化就是能使一切最后的价值都得到和谐的发展,都并育而不相害的文化。”因此,一个健全的历史学,不但要求真,亦要求美。史学要想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就必须具有艺术功能。第二,张荫麟认为,客观历史本身是史学艺术功能的自然基础。第三,张氏谈到了历史的隐喻问题,即艺术性的修辞手法在史学中的地位问题。他说:以史事为直比或隐喻即狭义之所谓用典。此种修辞之技术若用之而洽切清新,明易不诡,则实足以沟通幻想或现实之美与史界之美,而予一意义以深远而丰富之背景。近人以典故为文病,相戒为用,此实一新式“塔布”,其由来则矫枉过正而昧于历史之美学价值也。

对于这本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如:熊十力说:“荫麟方在盛年,神解卓特,胸怀冲旷,与人无城府,而一相见以心。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则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王芸生称“张荫麟是中国学界的一个国宝。……他的中国文学受教于王静庵先生(国维),西洋文学受教于吴雨生先生(宓),……为梁任公先生所赏识。他不仅文史淹博,哲学的素养尤深。”

可惜天忌英才,1942年10月24日凌晨3时,张荫麟在贵州遵义病世,享年37岁。他死后,钱锺书《伤张荫麟》诗中说:“清晨起读报,失声惊子死。天翻大地覆,波云正谲诡。绝知无佳讯,未忍置不视。赫然阿堵中,子占一角纸。”

陈寅恪写有《挽张荫麟二首》,曰“流辈论才未或先,著书何止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

朱自清《挽张素痴》一诗慨叹:“妙岁露头角,真堪张一军。书城成寝馈,笔阵挟夙云。勤拾考工绪,精研复性文。淋漓修国史,巨眼几挥斤。”

张荫麟一生温文尔雅,注重理性对学术严肃批评,受人尊重,不失为我们的榜样。

中国史纲读书心得篇七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而又线索明晰的史书,从我国的神话时代说起,直至20世纪结束,柏杨历经了十年监狱的艰辛,作者以自己深刻的人生经历来写作此书,于是此书有:“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赞誉。自有深刻和独到之处。

《中国人史纲》之所以定格为“中国人”就在于作者的立场是人民的,他是从人民的立场来梳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的,在中国的三个“黄金时代”,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作者对此称赞不已,而对历史上的动乱年代和大黑暗时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则对人民处境深表同情,这个时候,作者的文字,是对中国那些腐败的统治阶级的控诉……总之,作者以人民的观点来深刻的阐述了历史,以人民的处境来判断每一个历史年代和事件,作者的历史观点是一种人性史观点。他是以一个民主派别的史学家的形象在叙述历史的。他用人民的眼光来考察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形态,作者对酱缸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这使得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糟粕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酱缸文化,我们要排除那些历史上的糟粕。

作者的眼光不仅是深邃的,同时也是开阔的,作者在每一个“世纪单元”的最后,都写了“东西方世界”,这使读者在深入国史知识的同时,可以将之与世界的同步状态进行一个对比,于是,我们为起初中国先进于世界而欢呼,对后期中国落后于世界而悲愤。

生动和明晰是我给本书下的两个关键词,也是本书的的定义。在生动这个方面,作者的文学功底之深厚,叙述历史的时候文笔朴实自然,而又字字传神,恣意汪洋,对历史上的人和事都娓娓道来。明晰指的是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本历史线索清晰明了的书,作者写作历史是粗线条,却又详略得当,作者以现代的世纪为单元,更加便于读者把握历史的时间顺序,也不会再被朝代的频繁更迭而困扰。事件的先后也是一一阐明,十分清晰。另一方面,作者以现代的名词代替了历史上不断变换的官衔,如用国防部长来写一个职位,在之后又注明当时的官职,这种变换使得我们对历史上的人和事的把握更加真实,最后作者还亲自绘制了众多的地图,地名亦多以现代地名标注,有利于对历史的把握,同时也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

作者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也是在创新的,如作者划分的三个黄金时代(即春秋末期——汉、唐、清)是首次见到的,又如酱缸文化的生动比喻,也是十分充分到位的,又如作者所引入的“瓶颈危机”观念,也是十分深刻的,即开国四、五十年后国家就处在一个瓶颈上,国家能够安全度过则国家将稳定持续的发展,而倘国家没有度过则,又进入动乱之中,这些对中国当代史都有一个观照的作用,也引发一些思考。

柏杨先生已经逝世了(于20xx年4月29日逝世),但柏杨的思想永存。

中国史纲读书心得篇八

柏杨先生是我心仪已久的,柏杨杂文基本上我都读过。后来他进行《资政通鉴》翻译,以及整理跟中国历史有关的几部著作,我也读过。柏杨著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白话文写得真是好。中国文字在他手里像一块泥巴,想抟成什么样子就抟成什么样子,运用自如。

柏杨的著作特别突出“人”的地位,带着激情写出了过去两三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没有尊严的这种状态。评价历史到底以什么为主?是以国家强盛、金瓯一统和皇权强固为主,还是以人民的生活幸福、人民生活得有尊严为主?因为在历史上两者往往是不同步的。

中国历史算起来有两三千年,实际上只是暴君与人民在轮回。新建朝代里第一、二代君王可能好一些,然后再像前一个王朝那样再轮回一次。第一二代君主时代,社会安定,生产有些发展,经济繁荣,但由于统治者没有也不可能有把社会引上长久安定发展的政策,再加上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没有任何监督与限制,早晚还要乱。

《中国人史纲》讲到中国历史上的数次改革,对“变法”极为推崇,这点可以再商榷。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改革有五次:商鞅改革是一次,其他是王莽、王安石、张居正、康有为。商鞅改革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但它建立的只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秦国是强盛了,但老百姓的问题没有解决。中国历史上改革只有商鞅改革成功,张居正改革等于是半成功,其他三次改革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读《中国人史纲》,有一点让我觉得别扭,就是人物的称呼,特别是春秋以前的称呼。春秋以前男子不称姓,女子不称氏,所以周文王虽然姓“姬”名“昌”,但不能叫“姬昌”,周公旦,虽然也姓“姬”,但不能叫“姬旦”。我们惯用的称呼一般都是文王昌、武王发、周公旦等。另外,不称帝王年号而称名字的做法,有点古怪。柏杨先生说,看到帝王年号就反感,就别扭。这有一个习惯问题。比如不称道光,非要称名字旻宁,这也不算错,但大家都不熟悉,特别是普通读者就会觉得有阅读障碍。

柏杨是一个非常有使命感的作家,非常关心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华民族有三千年史,这既是我们珍贵的遗产,也是我们前行的包袱。现在创作历史文学作品蔚成风气,写历史剧可以,以文学的笔法写历史专题报告也可以,但要有一条底线,那就是基本的历史史实应该是正确的,评价历史要有人民观点,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现在有些剧作家发誓要把历史学家气死,写出来的内容百分之九十是不正确的,任意胡说,这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柏杨自己评价《中国人史纲》时说了两句话,第一,我没有说谎,第二,没有失实的地方,没有语句不通。以我看,这个自我评价虽然是谦逊的,但细究起来,做到这两点也是很不容易的。

相关范文推荐